Skip to content

新冠肺炎帶來的省思 (二) -散播不確實訊息對疫情的影響 /陳怡貝醫師

「世上的罪惡差不多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的。沒有見識的善良願望會同罪惡帶來同樣多的損害。人總是好的比壞的多,實際問題並不在這裡。但人的無知程度卻有高低的差別,這就是所謂美德和邪惡的分野,而最無可救藥的邪惡是這樣的一種愚昧無知:自認為什麼都知道,於是乎就認為有權殺人。如果沒有真知灼見,也就沒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鼠疫》(La Peste)

數位時代海量的新聞資訊透過媒體、網站和網路社群討論,通訊軟體的大量轉傳,在一個資訊容易取得的環境,人人都有發聲的管道與權利。然而資訊量滿載卻多半無用的世界裡,大多數訊息尚不清楚關鍵問題何在,亦無探究始末和分析觀點的脈絡,一道一道的流言蜚語伺機蔓延,誤導、辯論、紛亂乃至衝突可能隨之展開。清晰易懂的見解成了一種力量,維持視野的清晰並不簡單。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關於疫情相關訊息,應以防疫指揮中心所公佈的訊息為準。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和假消息(Fake news)會讓錯誤的建議快速傳播,導致大眾觀念混淆,容易讓人採取危害自身與公眾的高風險行為,損害他人和社會群體的安全,倘若遺漏重要防疫資訊,誤信來路不明的防疫消息,恐怕讓疫情擴大,屆時社會群體將因秩序混亂而瀰漫著恐慌,人們之間互助與信任感降低。遵循正確的防疫原則,學習正確知識改變行為模式才能落實自我管理,好比了解「戴口罩」之正確時機與方法外,加強宣導「勤洗手」、「居家防疫」、「減少群體聚集」、「境外移入者配合篩檢」、「到醫療院所限制陪病人數」等正確防疫觀念,保護自己及保護他人,當傳染病曲線不再攀升,趨向平穩遲緩時越有利於醫療資源調配,一旦病毒傳播速度減緩,就能讓醫院、藥廠、設備商和研發單位有更多時間作準備,防止醫療體系崩潰。

世界發展至今越來越重視「實際證據」與「真實性」(Facts and Truths)。以醫療為例,醫學講求實證,實證(Evidence)是將最佳研究證據、臨床專家意見、病人獨特的價值觀、因地制宜(國家地區臨床狀況的差異性),畢竟個體之間的差異導致疾病多樣與複雜化,加上醫療人員在處置病患所面臨的問題時有許多不確定性,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以謹慎地、明確地採用目前最佳證據,作為照護病人臨床決策的參考,從病患與疾病之間的流行病學,收集病患資料與檢驗數據,從龐大的醫學資料庫中嚴格評讀,綜合運用統計學分析,找出值得信賴的部分應用於臨床工作中,使病患獲得最佳的照料,從而降低醫療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資源耗損,同時亦能培養醫療人員從問題中開始找答案(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學會獨立思考,透過學習知識與技能,做知識的轉譯及行為改變,提供病人更加安全的醫療照護。

語言,是表達內在想法、心智活動與認知,個人與他人、群體與社會交流,向外觀察與指認事物的能力。言論,無論是有聲的或者無聲的文字,具有個人和社會責任。缺乏事實或者自以為是的散播流言,恣意毀謗,也許有趣八卦好玩,但不求實際的無心與不經意,其背後可能衍生他人生活困擾、家庭失和的禍端,更甚者障礙他人慧命,對於群體的和諧亦無助益。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中-第六品裡詳細開示:「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嘆瞻禮。地藏菩薩形象。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齒笑。或背面非。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如是之人賢劫千佛滅度。譏毀之報…」

清晰的思維,豁達理性,幫助人們成長安撫人心,和緩衝突,深度的知識層面亦幫助人們釐清困惑。發表言論之前的資訊擷取若能多加參考中性與深究的評論、知識或情報,進行不同面向的思索爬梳、累積和消化,詳細記錄問題及尋找到的解答,內在心智產生了什麼感受與洞見,在經歷「釐清虛幻與真實」的過程裡我們會與不同人們邂逅、交流,每一次相遇對這個世界是否又有了平實卻深刻的理解?!如果能夠勇敢揭露曾有的偏見,以及這些偏見如何一次又一次被生命中的人事物境打破,重新塑造新的觀點與視角,最終可以確立並清楚表達內在的經驗,生命將是一趟高品質的終生學習,透過不斷的學習,也會覺得較有實力與底蘊去辨別以及處置生命中諸多的不確定性與無常。自身的經驗、行為,及對世界的觀察與覺知若能纖細的表達,能夠賦予聞者一種與生命歷練深刻的感受與體驗。

誠如《梁皇寶懺》開示:「語善則人天勝果。述惡則三途劇報。二事列世。皎然非虛。而愚惑之者。多起疑異。或言人天是妄造。地獄非真說。………不知推果尋因。妄搆此惑。若遇善知識則其惑可除。遇惡知識則其愚更甚。因疑惑故墮三惡道。在惡道中悔何所及。」

人世間的紛擾,往往源自狹窄的視野,老舊模式不適用於現在,錯誤的方式看待事物,為瑣碎小事而過度反應,導致僵固自我防衛,無法說出內在既脆弱又真實誠懇的感覺和想法,便無法預期他人能夠理解,語焉不詳容易導致孤立與寂寞。因此不要害怕學習新知帶來的挫折和屈辱,也需無懼承認自己的不確定性以及好奇心。在能洞悉事物之前,我們需要透過不斷的學習,學習正確的知見,有機會接觸善知識,或者學習佛法,即是機會尋找足以轉變自己生命的問題,而問題一直都不是外在的,最後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是自身想不想解脫?!

的確,面對自己是最難最難最難的功課,可是若沒有這樣的覺知與自省,很難從「內在獲得力量,讓自己獨立」!這一股內在的力量,遠比身邊有好多個厲害的幫手還要有效的多!生命的歷程中,每一個人都會走過一條很長很長的路,畢竟依靠任何外在人事物,終有一天會因為時間、空間的不同而改變,這或許就是因緣!在邁向心靈成熟的過程,從外界的人事物境帶來的痛苦,繼而發現內在的力量才是最令自己安心的,內在力量無非就是溫柔,像海綿一樣。走的越深刻體會越深,同理心越足,懺悔力道的提升,也許才能碰觸「業頭」安靜地轉化它,「化業力於無形」。

人身難得,留著一個法身慧命,請善待與呵護自己。

當疫情蔓延之時,整個大環境的動盪勢必攪動人類對於基本生存的焦慮,為了預防疫情擴散採取有形(出門帶口罩,勤洗手,居家檢疫,社交距離,在家工作,產業停歇等)以及無形(自我心智約束)的制約,一下子的轉變的確觸動人們的焦慮不安,遙遙無期的防疫帶來的不確定性難以言喻。然而,安靜下來換一個角度,也因為疫情的關係,讓人們停下來思考,這一場生態浩劫裡人類與疾病、飲食、生活方式、動物、社群、環境,以及地球的關係為何?!與其執著於疫情帶來的災難,不如去洞察疫情帶來的困境要學習的功課及成長潛力是什麼,同時在安全的順境中不失去平衡或者變得過度自私與自負。

凡事一體多面,動盪的時刻裡,疫情雖帶來恐慌、死亡和不安,世界卻也因此稍微暫停,全球對抗疫情的過程中不難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非常珍貴,許多會面看似毫無關係,卻有著累世靈魂緊密的連結,業網牽纏,因緣引導著有緣的靈魂在看似巧合的時空交匯碰撞,珍惜每一次與任何人事物境的相遇,將能從中看見更深的隱藏價值。

當疫情蔓延之時,「戴起口罩,善護口業」,保護自己與他人,「一念生譏毀者…」,「一念之間」的驅力能製造事端禍源,破壞群體和諧,亦能使人向上向善。諸法唯心造,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牽動著身(行為舉止)、口(語言)、意(想法、認知、思維模式),連帶著會影響我們的對待人、事、物、境的結果。生命無非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學習,或許直到洗空微細罪愆,才能成就無邊福利。

在此,向過去、現在、未來因錯誤知見誤導致傷害的眾生,以自身主觀意識兩舌惡口毀謗致身心受折磨的眾生,因綺語、妄言、輕浮言語致未受尊重所傷害的眾生,真誠的求哀懺悔,深深的道歉。

祈求諸佛菩薩慈悲救助因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和被錯誤知見所傷害的眾生,以及因散播不實資訊謠言迷惑之眾生,增長福慧,圓成善根,同證無上道。

願疫情早日緩和,阿彌陀佛

延伸閱讀與參考資訊:

  1. 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https://www.cdc.gov.tw/
  2. 卡繆《鼠疫》(La Peste)
  3. 《地藏菩薩本願經》
  4. 《梁皇寶懺》
  5. Science Audiences Misinformation and Fake New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9 Apr 16.
  6. Coronavirus COVID 19 The Spread of Misinformation. BMC Med 2020 Mar 18. Comment
  7. 《慈悲三昧水懺-卷下出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