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師父的一生 | 求學時期與電台弘法 /弟子整理記錄

二、求學時期與電台弘法

高中就讀省立嘉義商職。師父自述,讀書時期非常活躍,不管在家裡或學校,只要有她在的場合,整個氣氛就很熱絡。師父曾經無數次懺悔,學生時期曾經伶牙俐齒造口業。

以前校長在升旗台上都會教訓學生,口頭禪說:「你們這些小鬼怎樣怎樣…」有一天,師父對校長說:「校長校長,您的小孩多大了?」

「二十幾歲出頭,你問這個做什麼?」校長回說。

「沒有沒有,我只是很好奇,因為您說我們是小鬼,那您的孩子的年齡二十幾,那就是中鬼,您年紀最大,那麼是老鬼,老鬼再來就是死鬼。」

校長聽了氣得要命,旁邊的老師說:「校長啊,您不知道這個孩子牙齒尖尖會咬人嗎?」這個事件讓師父印象深刻,從此說話就很注意。

高中的文筆就很流暢,曾經參加過救國團寫作協會。只是師父的字一直是吃「丙」的。有一次,師父寫錯字,比如文章中寫「外」字,中間發現不寫「外」了,只寫個「夕l」就劃掉了。老師把師父叫過去,問師父說這是什麼字?說即使是寫錯字了也要把字寫完整了再劃掉,不能把字寫一半。

別人寫錯字只罰幾個字,老師要求師父特別嚴格,要多罰寫一倍。

還有一次老師在同學面前把師父所寫的文章丟到地上,說:「大家看看這個字,寫得這麼髒亂!」師父時常提到求學時期有幸遇到嚴格的老師,才得以成就他今天不管做什麼事都很嚴謹的態度。

從小跟著外婆,很早就學佛。高中畢業考完,跟著外婆至嘉義普德寺聽經,從此決定了出家的路。畢業後因為想要出家,師父刻意離開家至虎尾雲林廣播電台任職。新進電台虛心學習,期間有幾位同事同時生病請假,師父一人擔任三人的工作,無怨無悔,沒讓節目開天窗,短期內就取得正式廣播員的資格。

民國四十五年考進正聲公司嘉義台,台長指派當時還是在家身分的李玉主持小說選播節目,師父一口婉拒,有意讓新人挑大樑的台長罵說「不識抬舉」。台長逼問之下,師父回說要講「阿彌陀佛」,也就是佛教節目。從此就開啟臺灣廣播弘法之先河。先後於正聲及中廣電台主持佛教節目。民國七十七年聯合報曾專訪師父,文中說:「三十多年前,正值青春年華的廣播明星『李玉』在電台主持『佛教之聲』每天從空中弘法傳道,她的聲音傳遍全省各地…。」中廣廣播月刊專訪提到:「從那一聲『阿彌陀佛』開始,佛教之聲由嘉義發聲至全省而至海外,無法估計的聽眾信徒,像誦經禮佛般,時間一到虔誠收聽。」

在家還是「李玉」時期,某次到大仙寺拜訪開參老和尚,請教佛法。老和尚一口咬定和她合不來:「原因很簡單,我居山裡,你住城市,山裡每餐只有一樣菜,餐餐都有菜吃;城市裡什麼菜都有,卻沒菜吃。山裡衣服兩套,一套穿在身上,另一套吊在竹竿上,天天有衣服穿;城裡滿櫥櫃的衣服,卻找不到衣服穿。」師父依此提醒自己,不可過於沉溺於物質享受。

師父對於治學的態度非常謹慎,深怕講錯佛法,常常為了一句佛學名詞,找遍工具書,自修苦讀或請教大陸來台的師父,就為了把某句話弄明白,深入淺出說給大家聽。

「法師,如何避免犯太歲?」

「每天做好事,就沒『太歲』。每天都有警察,各地都有監獄,只要不做壞事不犯法,即使警察監獄在旁邊,也跟你無關」

「師父,如何消災免難?」

「上高速公路只要不飆車,不超速,就不用怕發生車禍。不喝酒酒醉,就不怕酒後亂性做錯事…。」

原本千言萬語還解釋不清的玄機,師父三言兩語為之破解,小比喻大道理。再錯綜複雜,糾葛不清的問題,師父總能一語解千愁,四兩化千斤。所以無數的聽眾信眾,無奇不有的問題,讓師父忙於「心理諮商輔導」,以佛法之藥方,讓皺著眉頭進來的信眾眉開眼笑離去。

師父在當時是用播音員身份宣揚佛法第一人,可說是轟動全台灣省。不管大小法師,甚至海外法師,都知道有一個「李玉」。師父雖然很有名氣,但卻很低調。每天就幾套乾淨的衣服更換,時常二、三條菜豆仔煮稀飯就度過一天,從年輕至今,師父對自己一直不注重物質享受,為了弘法,一天不吃什麼東西也無妨。

民國五十四年,在台北召開世界佛教華僧會第一屆大會,出席的華僧代表的國家和地區有十一個單位,代表與觀察員兩百三十多人。當時的李玉便受邀當大會司儀,頗受當時副總統陳誠先生好評。

俗家排行長女的李玉,有意出家後,很早讓雙親有心理準備。從學佛到想出家,這之間蹉跎了十年,終於在完成大弟婚娶後三天,民國五十五年在嘉義佛教會依止煮雲老和尚出家。同年至台北松山寺聽道安老法師講唯識。道安老和尚為了讓師父能更深刻了解佛法,特別為師父個別講課。師父時常提及跟隨道安老和尚學法一段故事。

某次道安老和尚受邀至鳳山明善堂應供,因明善堂當時是如拆船公司等富有人家請客之地。師父隨行,搭車時因為只有老和尚是男眾,師父與另外的師父是女眾,所以坐在後面。師父隨口誇這家餐廳菜色很好。當時老和尚回頭,頓喝:「混帳東西,講究吃,回去做你的電台小姐好了。」師父由在家時期以來,原本就是一、兩條菜豆仔煮稀飯就能過一天的人,怎麼可能講究吃?不過師父隨即懺悔,就是心念裡面還有這個好那個不好的念頭,認為老和尚棒喝得好,從此師父時時提起這件事,作為自己日後修行的警誡。

師父雖然有很多人給他東西,但是他經常為了讓來訪的信眾徹底了解佛法,經常是三餐做一餐吃。信徒供養很多東西,再多的東西放在他面前,他也不會想說兩餐之間自己拿來吃。

有一次,有人拿水果食品來,這些東西不能久放,我想說這些都是信徒特意要給師父吃的,所以在兩餐之間連續準備兩、三樣東西想給師父吃,師父斥責我說:「你是要讓我墮落餓鬼道嗎?整天吃都不用修行了!」師父也沒有讓自己養成喝咖啡或茶的習慣,如果沒有信徒,幾天不喝咖啡或茶都沒有關係。

還有一次,師父的好道友圓聰法師感冒,兩人相約用走的由松山寺走到六張犁看病,沿路兩人還很高興摘野菜回來。道安老和尚聽說這件事,把師父叫去斥責,「為何沒有坐計程車,讓一個生病的人走路走這麼遠。」師父說,一位這麼有名氣又忙碌的老和尚,居然會注意一個小小來掛單的出家人,可見老和尚的慈悲與平等心。

師父一生一直把這些老和尚的行誼用來落實在他的生活上。師父常跟我們出家弟子說,「即使是一個摘幾根自種的菜來布施的老菩薩,我們也要心存感激與珍惜,或許那是他的一餐,他把他那一餐省吃儉用拿來給我們,滴水之恩,必須湧泉相報。」所以他一直覺得虧欠信徒太多,所以每天戰戰兢兢弘法度眾以回饋十方信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