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April 2008

朝暮課誦綸貫 總結 出自<重訂二課合解>

朝暮課誦綸貫 總結

問:此圓妙不思議觀,唯與上根,中下之根,復當如何?答:但當一心自聽,字字分明。或直觀其文而不昏散,所觀所聞雖有生滅,能觀能聞如境不遷。楞嚴云: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正斯謂也。

問:用功時欲息反亂,以何對治?答:任他想起,只消當念提醒,注心不移,如貓捕鼠,曾無一念放鬆。設又散去,當念挽回,挽回不已,綿綿密密,自成一片。楞嚴云: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從此處漸次深入,以至忘境忘心,及忘亦忘,至於寂滅,而證法性。

問:乏力及病,或遇善惡曾盛之境,前念雖是,後念即非,經年累月,不能攝念,如何?答:夙障濃厚,智不得力,須發勇猛,投誠懇切,禮大懺悔,要待障滅,智方得力。是以古人肯死心踏地或終身,或數十年,刻刻不離當念,故明心有期。今人下手未穩,便欲成工,啟易易哉?!

良由無始業習,如滿法界,若非久遠精勤,曷克身心,如湧泉四十年尚有走作,香林四十年方成一片,古人尚非易易… 閱讀全部

暮課綸貫 出自<重訂二課合解>

暮課綸貫

早以心精通曶(註一)為要,暮則直取淨土為宗。

良由人多夙業,工用稍進,即有魔障,若非精心陰發豈易除障驅魔。故於境寂心清之時,咒則易靈。暮應總攝眾善,歸趣淨土。可謂造功於始,歸德於終。

故於暮時,首念彌陀經,使悟極樂依正之妙境,特勸專持名號之正因。正欲眾生厭離娑婆之極穢,欣取樂邦之全淨。

往生咒,即希彌陀來住我頂,拔除業障根本,證我果決往生。雖然行人心雜,障非易除,必依懺悔文發願云: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乃至願與法界眾生,同得菩提。

禮誦八十八佛,懺悔無始業根。普賢願偈,重廓前願。得二諦融通海印三昧。已而設放蒙山,廣濟幽冥。(註二)般若心經,使悟罪福無主,人法雙亡,了達實相。往生咒,重蒙彌陀舒光灌頂護念,六道變為淨土,有情即證十地。然後念佛回向,以取實證,終結三皈。從始至終所有諸善,一一消歸自性三寶,當願法界眾生,發無上心,同圓種智,二時祝讚,祈禱韋馱諸天,伽藍等神,擁護三寶,禦侮以安正道。

註… 閱讀全部

永不殺戮 /網路文章

我曾見過一場異常悲壯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的震撼了我,我從此不願再傷害, 哪怕再微小的生命……。

那是在一次圍獵班羚的過程中。班羚又名青羊,形似家養山羊,善於跳躍,每頭成年班羚重約30多公斤,性情溫馴,是獵人最喜歡的動物。

那次,我們狩獵隊嚴密堵截,把一群60多隻羚羊逼到布朗山的斷命岩上,想把牠們逼下岩去摔死,以免浪費子彈。

約莫相持了30分鐘後,一頭大雄班羚突然吼叫一聲,整個班羚群迅速分成兩群;老年班羚為一群,年輕的為一群。我看得清楚,但弄不明白牠們為什麼要按年齡分出兩群?

這時,從老班羚群裏走出一隻雄班羚來。這隻班羚頸上的毛長及胸部,臉上褶皺縱橫,兩支羊角已殘缺不全,一看就知道牠已非常蒼老。牠走出佇列,朝那群年輕的班羚「咩」了一聲,一隻青壯的班羚應聲而出。一老一少兩隻班羚走到斷命岩邊,又後退了幾步。 突然,青壯班羚朝前飛奔起來,差不多同時,老雄班羚也揚蹄快速助跑。青壯班羚跑到懸崖邊緣,縱身一躍,…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