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arch 2019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64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眾鳥「白鶴」、「孔雀」,此次介紹「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

「鸚鵡」:會模仿人講話。你講好話牠也會講好話,你講不好聽的話牠也會學,你念阿彌陀佛,牠也會念佛。經上說「佛佛道同」,古佛今佛所說都是一致,絕無不同的說法。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所以我們要以佛為師,常隨佛學,依教奉行。

「舍利」:此鳥眼光非常銳利、清澈。末法時期的眾生應具備這種眼光,了解念佛是唯一讓眾生解脫生死的法門。

「迦陵頻伽」:中文叫「妙音鳥」。這種鳥兒在卵中還沒有出殼時,就能鳴叫,而且聲音非常微妙好聽,牠美妙的歌喉,超過一切的鳥兒,所以叫做「妙音鳥」。三時繫念佛事「迦陵出殼壓群音」,就是這個意思。佛陀的聲音也稱〝迦陵頻伽音〞,所以唯有念阿彌陀佛的聲音,才能與此鳥媲美,是純善無惡的語言,所以大家要多念佛。

「共命之鳥」:這種鳥有兩個頭,各自不同的心識,共同一個身體,所以叫做共… 閱讀全部

心淨國土淨 心平世界平 /智悅

去年我在寺裡一段時間,直到佛七前兩個禮拜,業障現前,心裏生起極大的恐懼,只想逃離,於是,離開寺,回家。之後,每次回來共修,我看人總是沒啥好感,不快樂極了,好像每個人都是壞人,我心知業障作祟,為了避免惹禍害人,於是選擇孤獨,安於獨處。

在這期間,我將善與惡分開來,惡念起時,鄙棄惡念,不再理會。

積極行善,樂於助人,從絕對的無私的利他行為中,我看見快樂,也得到快樂。

新春三千佛法會,第四天早上,也就是禮佛的最後一天,「看人都像壞人」的這種不快樂的惡感總算消失。在禮佛結束的最後一刻,站在大殿中,面對佛菩薩,我內心充滿歡喜,真希望師父們不要停,帶領大家繼續拜下去,禮佛真好!真希望年初到年尾寺裡多辦幾次,多多益善,那種快樂,就是不想停。

後來,在寮房睡覺時,很少作夢的我,竟夢見服務台的師父,走進寮房,扯著我蓋著的棉被跟躺著的床墊,要把它們拉走,她說:「妳不是喜歡一個人睡嗎?我幫妳換一間。」在夢中,我看了看寮… 閱讀全部

不捨眾生―千呼萬喚始出來,「有人要叫你媽媽了!」 /智盈 (2009年)

幾年前我曾經在妙音雜誌(第29期)寫過一篇文章(jiguangtemple.org/?p=5817),內容大致是我個人的學佛因緣及所受的業果報;如今過了數年,望著手中的孩兒,彷彿就是當年那篇文章的續集,內心的感受也只有弘一大師那句「悲喜交集」差可比擬了。

自從二○○○年十二月那次朝山我與同修一起在冤親債主現前時發願吃素,之後又不斷有許多機會讓我倆知道過去所造的罪業,幾乎十之八九都和小孩子有關,若不是為了賺黑心錢去偷取販賣或調換嬰兒,就是嫉妒別人有小孩而傷害他們,或是幫忙出主意虐待別人母子;所以當我們夫妻渴望孩子的心越切,眾生就越要讓我們感受那種求不到孩子的苦。我和同修吃素、誦經、持咒、念佛、拜佛,幾乎每次寺裡舉辦的法會都盡可能參加了,但就這樣過了六年,肚皮卻還是靜悄悄的……。

我從來沒有一刻懷疑過菩薩的慈悲,然自己障深慧淺,又常常懈怠不用功,這能怪誰呢?為了調理身體,國內外北中南,幾乎是只要有…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63

各位蓮友:

此次釋迦牟尼佛再介紹極樂世界的眾鳥說法。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

這一段是說明阿彌陀佛,為了讓西方極樂世界的聖眾,能常常聽聞佛法,所以就以他的神通妙力,以他的大悲願力,變化了這許多的鳥兒來演說妙法。

其實極樂世界的鳥,種類無量無邊,世尊只是略舉一二。為什麼阿彌陀佛要以他的神力,變化出這許多珍奇異鳥,來為大家講經說法,而不現佛身來跟大眾開示呢?

十方眾生根性不一樣,有時候想要親近佛陀,就到法堂去聽阿彌陀佛說法,有時候想要暫時遠離人群,就可以到樹林去散步。但也沒有錯過聽法的因緣,因為在樹林當中有鳥類,牠也能為你廣宣妙法,所以在極樂世界當中,聽法因緣不一定要依止佛陀,鳥類也可以說法,但這都是阿彌陀佛的威神力變化所作。就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的「普門」示現,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來說法。應以白鶴身得度,就現白鶴身來說法,真是… 閱讀全部

向不可能的任務挑戰 /林能談

今年(2009)年初,家父因突發的心肌梗塞送醫不治,對於這突如其來的遽變,兄弟們均亂了方寸。當天下午六點多了回到家裡,孩子聽到阿公突然往生,就放下碗筷不顧沒吃飽,到佛堂念佛。老家位於阿里山半山腰的一個小村落,因為兒女明天仍要上學,所以,我打算一個人上山,同修則等明天送孩子上學後再回山上,但同修希望跟我一同回山上為家父助念;孩子們也很懂事,催促著我和同修一起回老家奔喪,幫爺爺念佛,他們明天會自行打點,搭鄰居的便車上學。同修考慮我一人尚須與家母商討治喪事宜,恐無法掌握那念佛的最佳黃金時段,所以,當孩子表明會自己寫功課、洗澡、上學後,同修就和我一同返回老家(註一)。

在回山上的途中,同修趕緊打電話向師兄柯經理請教相關事宜,因經理兩個月前,岳母和母親相繼往生,已有處理親人後事的經驗;另一方面打電話向師父求救,師父很慈悲建議,就在寺裡先為家父立一個臨時牌位,而這個做法也改變了家父的一切,師父原本請常住…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