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25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乾陀訶提(不休息)菩薩」,這次講「常精進菩薩」。

常:是「恒常」;精:是「精而不雜」;進:是「進而不退」。

這位菩薩從早到晚,都是專心一意的用功,恆常不斷的為自己為別人,實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所以叫做「常精進菩薩」。

常精進有兩種意義:自利與利他。

自利:利益自己。從自修方面說要修善去惡。時時向好的方面去修持,讓所有的罪惡行為停止下來。佛教有一個術語叫「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此四正勤就是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而後斷惡修善。

利他:要幫助他人,要度生不倦。時時刻刻都要救度眾生,從不會覺得疲倦,不會感覺辛苦。

《寶積經》說:此菩薩為度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曾無一念棄捨之心。這種度生的精進心,可算達到了極點,所以稱為「常精進菩薩」。

《彌陀經》是提倡念佛,求生極樂的淨土法門。念佛,說起來雖然簡單,行起來並非易事。尤其是講到極樂世界種種的殊勝,更是不可思議最為難信,一般人極不容易接受,必須具備很大的智慧,才能發起真實的信心。

因此羅漢是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為上首,菩薩就以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為首席代表。第二位就以位居補處慈悲無能勝的彌勒菩薩為代表。

淨土法門不僅是口頭上講,或是信仰、發願就能夠成就的,最主要的是能切切實實的力行。所以第三、四位就以不休息菩薩、常精進菩薩做為代表。告誡我們只要具備不懈怠,常精進,不休息的精神,一心一意時時刻刻不停的念佛,將來一定能往生極樂淨土。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接引眾生往生淨土,只要具備信、願、行三資糧,確定可以往生西方。四位菩薩正好是三資糧的實行者,所以才特別舉出他們做為代表。

「與如是等諸大菩薩」:除了上面介紹的四位菩薩,還有一切在座的諸大菩薩等眾。阿彌陀佛!

法滿 合十 20180118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