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動物實驗、器官和骨髓捐贈(移植):生物醫學與業力法則的思辨 /陳怡貝 醫師

這幾年回台灣參加法會,善知識菩薩一定會反覆叮嚀:勸導停止動物實驗、器官捐贈,科技發達,有許多替代方案,莫再造業。

當自己多次嚐到醫療行為背後的果報,加上看著沒有醫療背景的蓮友,因無法判斷醫療行為的是與非,對外傳遞錯誤資訊造成的痛苦、悲傷與懊悔令我感受深刻,在與師父多次討論之後決定重新學習,由不同面向探討這些議題的背後我們希望了解什麼,盼望能夠提出更多資訊以供參考。

如果不做動物實驗如何間接了解人體機能?如果不做器官移植,病患如何得救?

佛菩薩給了我很大的家庭作業,挑戰著外界一面倒的「同意器官、骨髓捐贈(移植)」和「動物實驗是常規」的信念與普世價值觀。捐贈/移植,不單單是臨床行為,還包含了醫學倫理(Medical ethics)、道德(moral)、捐贈者與受贈者的個人-社會心理學(personal-social psychology)等不同層面。由於器官、骨髓捐贈和移植牽涉複雜、範圍涵蓋廣泛,前置作業是極度挑戰,除了少之又少的資料,搜尋國際間的醫學資料庫,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台灣的器官捐贈官網中只有移植後的存活率報告,沒有移植後多久產生併發症、移植器官排斥、無病生存率以及整體死亡率的數據。還要反覆比對、研讀資料,消化、整合,確保給出去的資訊是可靠、有證據的(evidence-based)。

於是,我放棄了複雜,回到自身感受,從個人觀點來看這些議題。

從動物實驗來說,善待動物組織(PETA)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宣導,加上醫學倫理制定實驗動物福祉的3R原則:1. 替代(Replacement) 2. 減少(Reduction)3. 優化(Refinement)(資料來源-Wikipedia),動物實驗在未來勢必廢除,尤其研究結果發現動物與人類生理結構、基因、染色體的差異導致許多適用於動物的醫藥是無法平行複製於人體的。科技飛速發達,在人造環境(In Vitro)進行生物體的作用或反應,如幹細胞培養、電腦模擬(3-D)合成生物研究等亦能相得益彰。因此,終止動物實驗不會是個難題。

平心而論,器官與骨髓移植在當代醫療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許多高度複雜疾患例如:先天性膽道閉鎖-新生兒膽汁阻塞,造成阻塞性黃疸、感染,最終肝衰竭;威爾森氏症-銅離子代謝異常、多囊腎、嚴重性再生不良性貧血症、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重型海洋性貧血症等等,器官與骨髓移植在延續生命的確有其貢獻。

對於器官、骨髓捐贈有何看法?同意或者不同意?(個人觀點)

關於移植(transplantation),該由兩大方向下去探討:捐贈者(Donor site)和受贈者(Recipient )

如果以捐贈者(Donor)的角度,我個人是不同意的,因為我不確定自己從骨子裡是否健康,檢查指標看到的是表象,我真的無法保證內在的器官或骨髓裡的DNA進入不同個體時,DNA序列會不會因為不同的環境、飲食因素、情緒而產生突變,讓新的疾病在受贈者體內造成負擔。

器官或者骨髓中的幹細胞(stem cell)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self-renewal), 體外培養(In Vitro)的幹細胞能自主的往惡性程度分化,在不同機體內的幹細胞將會如何發展呢?!

如果以受贈者(Recipient)的角度,一位純素者要接受平時以葷食為主的器官時,內心情緒會不會在既感恩又害怕的糾結中產生壓力?!或者為了活下去,還是會願意接受這份得來不易的器官?!

縱然許多研究報告或者大眾傳媒都指出捐贈器官救人一命,還能遺愛人間,然而我們永遠聽不到很多受贈者的真實心聲:反覆不同路徑的感染、每天服用大量抗排斥藥物、藥物毒性引起的腎臟衰竭(洗腎)、併發症與合併症、生活的諸多限制等等,除了能夠活下來,生活品質是否明顯的改善,家人是否不需再承擔長期照護的壓力?

除了捐贈,也可以不捐(或者同意之後撤銷)。不捐,難道我就不能行善嗎?!

如果,自身的業障未消,會不會將我的業障一併「移植」到他人身上?若是他人又有自己的業障,會不會加重此人的病情?或者,產生不同個體性的「業障排斥」?

疾病的成因很複雜,所謂的正統醫學,只能看見疾病的「框架」,卻無法深入「核心」了解真正的病因。世界上,為何許多疾病無法「治癒」,因為太多的無法解釋,無論科學研究如何探索,即便已經微小到奈米科技、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比DNA更細微的)、微嵌合(microchimerism,母體胚胎幹細胞對子女的影響)到客製化的精準醫療(Personalized and Precision medicine) 都無法100%療癒我們的身心靈,將我們的病痛與煩惱連根拔起。

我並不是在批判正統醫學,相反地是看見更多努力的空間與方向。現今醫學的先進無法有效的改善病人和照護者的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QOL),慢性疾病與癌症不斷在增加,是不是我們的方向錯誤了?!

當我們回到原點,從患病者與照護者的生活品質(QOL)下去思考、著手、改革。醫-病-家屬共同參與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

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 center),在醫病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醫師、病人、家屬三方共同參與,醫師提出各種不同處置之實證資料,病人則提出個人的喜好與價值觀,家屬從旁協助,彼此交換資訊討論,提供病人所有可考量的選擇,達成共識,支持病人做出適合自己的醫療決策,並由臨床人員和病人共同參與醫療照護。這麼做,會不會對自己的人生更有主導權,活得更自在、更無懼死亡。

我的能力有限,無法給予更多,但在學習佛法的過程,卻讓我反思生命還有許多可能性可以行使。

也許,「捐贈/移植」不是重點,而是佛菩薩希望教導我們從這些議題延伸出更多生命不同的面向,促進人們善用智慧去思考。

每個人做決定都有自己的因緣果報,沒有智慧或者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業力牽引,做出不一樣的決定,得出不同的結果。

面對疾病與痛苦,無論如何回到內心,問問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未來和生活,自身該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和努力讓生活品質日漸卓越。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擁有更多選擇,而非只有一種可能。

這個世界原本就允許不同聲音存在,在不同的價值觀當中彼此和諧共處,或者面對衝突時可以心平氣和的討論各自觀點,嘗試在不同觀點之下能否找到共同之處,而這些共同之處是大家能夠同意,願意一起努力改善和進步的,相牽相拔出苦海。

的確,器官/骨髓捐贈與移植在其必然的存在中亦有醫學倫理上的爭議,爭議之下勢必有所傷害,宣導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缺乏了解、過度偏激或者不斷合理化某些行為造成人們困擾與不解。我想,在每個議題上有其偏好,也可以有其不偏好的權利,一切應當建立在「尊重個人意願」的基礎。

一直以來,醫學訓練均是透過動物實驗、細胞細菌培養、抗生素研發、大體解剖、人體臨床實驗(Clinical trial) 來教育我們。若非如此因緣,透過諸多善知識菩薩的提點與教導,才驚覺原本所認知「以生命為基礎」的醫學,其實與「生命」本身是相互衝突的。當我們自認在拯救生命的同時,卻也無知愚昧的殘害與犧牲著更多的生命,「功過無法相抵」,方向錯了還繼續前進,永遠也找不到出口。

在此,誠摯地向累劫累世因缺乏智慧,無法明辨是非,錯誤宣導,造成身心受創所傷殺害的眾生及其至親眷屬深深地懺悔。

祈求佛菩薩慈悲救助,醫治痛苦的眾生,願所有的眾生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祝 平安 健康 圓滿 阿彌陀佛

參考資料以及延伸閱讀:
1. 世界衛生組織-人體器官移植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uman organ transplantation)
2.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等候/捐贈移植統計;存活率統計
3.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
4. Cancer mortality among recipient of solid-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Ontario, Canada. JAMA Oncology. 2016;2(4)463-469. (加拿大整合各大醫院所做的報告,包含實質器官移植的存活率、移植後合併症、移植後腫瘤復發率以及原因分析)
5. Factors influencing mortality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with bloodstream infection.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2015;21:1104.e9-e14. 【器官移植術後造成病患30天內死亡原因為:(1)敗血性休克:以革蘭氏陰性細菌為主的院內感染,而院內感染中血行感染是主因;(2)移植後服用抗排斥藥物導致的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3)六個月內器官移植的急性排斥反應。】
6. Conscientious Objection (CO) to deceased organ donation by health professionals. Journal of the Intensive Care Society 2018 Vol. 19(1)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