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啟動自我療癒力 第二部:「超越死亡」,身心靈平和的開始 /陳怡貝醫師

「死亡」一向是憂傷、未知、深藏在隱蔽的角落。人們害怕提及, 因為「死亡」碰觸到生物體的敏感神經,陌生無助的議題,貼近人類最深層的脆弱,同時面臨著生命碎片的重組。明瞭「死亡」,幫助我們體會「生」的喜悅、「離」的哀愁、「別」的不捨。唯有深刻地經歷,認真的看待才能超脫,從而全盤改變生命的方向。面對死亡的態度不僅能治療我們的身體,修復既往的創傷,甚至有益生命的再復甦。

每一次的患病經驗和生離死別,總是不斷地提醒我們生活中一直被忽略的深層感受和精神需求。著名的臨終關懷研究學者Elizabeth Kubler-Ross在1969年《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提出臨終者面對死亡時內心經歷的五種階段會交互出現:1.否認(Denial)即將面對死亡。2.憤怒(Anger):對於死亡為何會降臨自己身上而感到憤怒。3.討價還價(Bargaining):藉著自我欺騙式的約束、否定、祈求及承諾試圖改變已預測的死亡時間。4.沮喪(Depression):對不可避免的死亡感到絕望和斷念。5.接受(Acceptance):能以平和之心面對與接受死亡。

對於喪親者而言,Rando在1996年認為健康的哀悼過程包括:1.覺察死亡:清楚死亡的事實。2.經歷再次的失落(Secondary loss),表達哀傷、心痛、懊悔等的情緒。3.再次經驗與往生者的美好關係與回憶。4.放下與往生者的依附關係。5.悲傷的淡化,重新回復與周遭人事物的興趣,允許自己發展新的關係。

人類因為未知而感到不安、憤怒和恐慌,學習看清生死間的核心驅力,能夠給予自身或者周圍的人們更多的耐心和關懷,確切地相信在最憂傷的時刻,即使經歷著無數個「破壞」、「建設」的情感轉折,我們依然有「再生」、「更新」、「復原」的力量。

無論是即將往生者或是喪親者都必須公開且誠實的面對「極度悲傷」,悲傷需要關注才能充分地表達,得到真誠地療癒,幫助我們轉化經驗,獲得智慧;同時,帶來真正的覺醒與生命價值觀的轉變, 它們可能是:讓人們更接受死亡、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對待生命更加謙卑、臣服於宇宙更高能量讓自己全然交託、增加對他人和社會的關懷、降低對物質的追求、更加珍惜擁有的時間與周遭的人事物、亦或對世界更寬容。

生活中巨大的失去帶來慈、悲、喜、捨的體悟,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和「詮釋」每一次的失去,重新在「失去」與「失落」中創造正面的意義,自然能找到超脫死亡與無常的內在力量,這份力量帶來安定、灑脫、不執著。

生命不是重覆老舊的模式,而是在歷程中不斷挖掘以及嘗試新的方法面對我們熟悉的一切。不論自身是否正在經驗死亡或者在思考著死亡的意義時,寫下一份「生前遺囑」,重新審視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自己與周圍人事物的連結。

以下的幾項練習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梳理「生」與「死」的議題,以及重新認清自己需要什麼才能繼續生存:

1. 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我將如何為死亡做準備?我希望如何被對待?或者我該如何對待自己來獲得安全感?
2. 希望以何種儀式向親朋好友告別?
3. 生命中的各種關係即將脫離和結束,我該以何種態度圓滿關係才能讓彼此放鬆、安心、了無遺憾?
4. 該如何安置有形的物質?如何照顧和妥善生活中的物品或財產?
5. 該如何幫助在生者的情緒?該如何觀照在生者的失落?我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陪伴或支持彼此度過最後旅程?(將所有問題逐一深度思考,記錄下來,結束後,請落實於生活中)

當我們還呼吸著自由空氣時,不斷地與死亡做練習,彼此熟悉, 漸漸地對「死亡」便不再恐懼,反而更清楚自己的缺陷、幻想和投射,重新調整生活中的焦點,專注在修行之路,從此認知「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終點。「接納死亡」,需要極大的勇氣,而紛亂之心會因此靜止,變得清澈明淨,「心淨則生慧」。

面對死亡,請重新定義它,這將是一種全新價值觀的認定,當我們賦於死亡更正面的意義時,死亡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重生。

願逝者安寧,生者平靜,世間萬物皆祥和,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