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如來十號」講解(二) /慧深法師講解 弟子王龍童記錄

「如來十號」講解 (二) /慧深法師講解 弟子王龍童記錄

如來十號為「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前面已講完「如來」,接著講「應供」。

二、應供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到寺裡供養佛,甚至供養出家人。為什麼我們對佛和出家人要有恭敬心?很多人認為供養出家人就是供養佛,能夠種福田。其實不只有福田,還有恩田、悲田。父母親養我們長大,於我們的色身方面助益極大,供養他們,也是我們的一個福田,稱為恩田。我們以為「應供」是佛門當中的一個專用名詞,其實不然。對我們有恩的人,我們也會想要報答他,像學校的老師教導我們,家裡有好的東西我們會想拿一些給老師吃。我看過《講義》雜誌裡陳長華寫的文章,提到在小學時代,每次遠足父母親會為他準備兩顆蘋果,一顆他自己吃的,另一顆給老師吃。為什麼以前的家長對老師較有恭敬心?因為家長們想:我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在學校,老師今天教他一些,明天又教一些,日積月累孩子得到很多知識,都是從老師那裡得來的。所以利用遠足的機會不只是拿東西給孩子吃,也要拿一些給老師吃。這是一種恭敬心。現在有些家長送東西給老師,為的是希望老師給他的孩子較高的分數,賄賂老師,這種心態與前面家長的心態完全不同。

  佛能「應供」,他不只應人間供養,還能應天人的供養。我們所吃的東西與天人相差太遠了,人間窮與富所吃的東西就差異很大了,窮人買最便宜的水果,富人買外國進口的水果,天人吃的東西比富人更細緻。供養的東西不限於吃的東西,包含很多。佛曾說過有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四事供養。因為釋迦牟尼佛時代,他認為一生當中所追求的,不只是獲得飲食。他要將一生當中所知道的一切都布施給人。所有的出家人將全部身心用在修行佈教,沒有任何收入,不像一般人從事商業,也不耕種,吃的用的東西從哪裡來?一定要依靠別人供養。有別人布施、供養時,他不必考慮要住哪裡?有沒有衣服可穿?有沒有飯可吃?他不用張羅這些,專心佈教就是了。在家人則要考慮這些,如果一個月當中有二十天跑到寺裡,家裡的鍋子只好高高掛起來,沒飯吃了。學校老師教導世間學問,我們都要交學費,讓老師能夠照顧好家庭,可以盡心力到學校教好書。何況佛了解那麼多事情,教導我們許許多多了生死的學問,我們豈不也應該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如果我三餐不繼了,我可能也要停止弘法的事業,到外頭去拼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我在電台講經四十年中,不化緣而能夠將節目延續那麼久,似乎很不簡單。其實只要我有心,我講的佛法大家願意接受,大家不用再花很多時間看書,二十分鐘裡面能夠吸收很多知識,每次贊助一些費用,節目自然能延續下去。

  為什麼我們要供養?一般人會供養別人,道理就在於別人對我們有一點益處。如果沒有任何益處,我們一定不肯供養別人。「您教我太極拳,老師!這是一點點學費,一個月兩百元給您。」十個人他就有兩千元,如果教十個地方,一個月他就有兩萬元的收入。「我的孩子到你那裡學水電,不能白白的學習,應該要給你一些學費供養。」學佛的人更進一步,接受供養的人不一定只對我們有好處,假如對別人有益處,我們也供養。像建造寺院,我願意拿出五萬元或十萬元,或許自己一年才來一次而已,可是我認為,今天我有能力拿出一些錢幫忙成就這件事情,然後其他的眾生到這裡都能夠得到一點益處。

  建立道場不是供養某某個人,而是供養佛、法、僧三寶。因為有道場,大家才有地方修行,有地方學法。現在我們讀書會的場地也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而是以前有人拿錢出來建造,現在我們才有這場所研討佛法,作好的運用。

  佛為什麼可以受人天供養?《大論》說:「佛諸結使除盡,得一切智慧,故應受一切天地眾生供養,以是故佛名應供。」這裡頭最主要是「諸結使除盡」,所謂「結」與「使」是最大的缺點,結是結住,使我們有煩惱;使是驅使,指使我們去三惡道中輪迴;佛沒有這些。我們先了解道理,不在名相上面求,否則只知道佛沒有貪瞋痴慢疑,字面意義我們知道,但是做不到的事情很多。佛與我們不相同的地方在哪裡?我們生出嫉妒心時他不生嫉妒心;譬如我講經,你們來聽我很高興,如果有一天你們到別的地方聽經,我吃味了,就說,「那個人講經某某地方有問題、有某方面的缺點,你們不要去。」如果我有這種煩惱結,你們跟我學習,不知不覺之中,你們也會染有這種缺點。如果我告訴你們:「你們跟隨我學習,我會為你們打點一切,至於在別處學習的人,如果有錯誤我不會理他們,也不訂正他們的錯誤。」不知不覺中你們就受我的影響,以後你們也會將這種作風流傳下去。

  事實上,在我弘法的生涯中,總希望所有一切眾生都得到佛法的利益。我曾教你們要有分別心嗎?對自己要好些,對自己的學生、子女、徒弟要好好教導,別人的學生、子女、徒弟管他們下十八層地獄?有這種情形嗎?很多學佛的人在學佛期間,因為教導的人有這種缺點,學習者沒發覺,跟隨了以後也染有這種缺點。

  很多媽媽教孩子,其實是害孩子。譬如在一個大家庭中,對子女說:「來來來,趁你的堂兄弟不在這裡,這些東西趕快拿走。你的伯母在那裡,別讓她看到了,我特別拿這個東西給你。」如果有爭執,她說:「照顧好自己的弟弟,打堂弟沒關係!」其實這樣教導,是教他們將來對待晚輩也使用這種方法。教孩子不必恭敬伯母,伯母犯錯可以罵,等於教孩子以後發覺媽媽犯了錯也可以發一頓脾氣。

  記得我讀初中時有個老師對我說:「世間的學校無奇不有,在英國有一所專門教導偷盜方法的學校。」這所學校專門教導怎麼偷盜不容易被發現,那位老師也向學生收學費,應供了,但是他教人家「三隻手」的本事,所以他無法應社會上多數人的供養,更不能應人天之供養。教那批人怎麼做壞事,得短暫利益的是那一批人,對社會、對其他群眾則有著極大的傷害。

  佛所謂的應供是由於「諸結使除盡」。我們知道六神通裡面有一個「漏盡通」;天、人乃至六道眾生都可以有天眼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天耳通,就是無法得到漏盡通。我初學佛時不懂得什麼是「漏盡」,現在我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喻:這個杯子連一個小砂眼都沒有,如果有一點點小砂眼,雖然看不出來,但是它就會漏水,東西放久了就要漏光了,而「漏盡」就是沒有任何小砂眼,不會漏失任何一點一滴,所做的都是有益世間的事情,零缺點,要零缺點就要到佛的境界。

  「某某人真的很好,學問好,度量很大,什麼東西都拿出來布施,唯一的缺點是不能聽人家說別人較好,否則他至少要在旁邊說兩句風涼話。」這個缺點並不是很明顯,但還是缺點,即使是零點零零零零一的缺點,它還是一個缺點。佛的所有「結使」全部沒有,既然如此,不只受人的供養,連要修十善才能成就天人果位,好福報的天人,都應該供養佛。

  我看過一本書提到「大應供」與「小應供」。現在有很多出家人也是應供,問題是人家拿錢給我時,我會不會覺得很不好意思?或許這個人某方面的修持比我好很多,我還有缺點,不是今天我剃光頭髮,穿起出家服飾,他就應該供養我。佛的應供是所有缺點都沒有了,得到一切智慧,所以十法界一切眾生都應該供養他。

  所謂天地一切眾生,從最底下的人開始算起,地獄、餓鬼、畜生實在沒有能力供養佛,天、人、阿修羅、聲聞、緣覺、菩薩,四聖裡面的三聖聖人都要供養佛。為什麼四聖裡面的三聖都要供養佛?到達菩薩的境界,好比現在的碩士,要寫出博士論文就有困難,他要不要供養博士,向他們學習?如果我們把博士當成一百分境界,碩士可能有九十分或八十分,到達九十九分的人還是要供養一百分的人,至少他還有某個方面勝過你,可以指導你。

  這是我以最淺顯的方法說明「應供」,應供包含這些意思。假如現在每一個出家眾接受供養時,存有「五觀」﹙「食存五觀」其實不限於飲食方面受供養要生起﹚,想到自己堪不堪受人家的供養?相信自己的精進心和慚愧心都會增長。在家居士也是一樣,今天做一件事情,人家給我的工資,我是不是堪受這麼多的報酬?上班應該上八個小時,報紙拿到廁所蹲兩個小時,然後與朋友喝半個小時的茶,老闆不知道你在那裡偷懶,這樣做堪不堪收取薪資報酬?甚至於所有的人從別人手中取得東西,如果都能有這種想法,就會將事情做得很好。

  比較有慚愧心,絕對不會製作出不耐用的產品,產品一定要求精良耐用。別以為出家人要學佛,在家人就用不著向佛學習,每個人都應該向佛陀學習。能夠好好做事做人,日食千兩金都不會覺得慚愧,否則滴水難消,因為現在吃下肚子裡,以後不知道該怎麼吐出來還人家?

  綁粽子要有繩子,繩子打結才不會鬆散掉。眾生有沒有打結?包含我現在要看書,字太小,看不清楚,我戴著眼鏡,我被眼鏡結住了。大家都不認為這是結,明明戴著眼鏡卻到處找眼鏡,本來可以看清楚字,當時卻看不見字,因為被眼鏡結住了。

  我有個姑姑九十八歲才往生,九十六歲時眼力還很好,我們很久沒見面,我一走進她家,她立即看出我是什麼人,她的眼睛沒打結,耳朵沒打結。有些人戴個助聽器,人家說話還聽不清楚,這是耳朵打結了。走路有困難,明明某處有好看的東西,要坐輪椅或叫人家背去,這是腳打結了,我們被沒腳或沒手束縛住了。有的人因為愚痴造業,而果報又使我們愚痴,更打結了。佛各方面的結都已經盡了,佛的辯才無礙,十號裡頭還有一個正遍知,樣樣都已經了解了。

  佛法說我們有「貪結」。近幾年來有很多經營大工廠的老闆,最後淪落到賣女兒,什麼道理?好好經營他的工廠,一個月可以賺幾十萬,他卻拿錢去賭大家樂、賭六合彩,這就是貪。如果用正當的方法營業,至少不會餓死,可是為了貪,下場非常淒涼。報上刊載,有官位很高、權勢很高,貪而犯法;有經理人員迷上電動玩具,或賭麻將,輸錢了;或者做生意,五萬元的本錢卻賭一百萬的生意,最後逼得走投無路,下策一出,去恐嚇人家。這都由於那些人起初的貪心作祟。

  不只大人貪心,小孩子也貪心,所以「貪結」會帶給我們極大的煩惱。有些小孩子向父母要求吃蓮霧,吃了一個,再要求,又吃了兩個,再要求,他將整盤蓮霧拿走,媽媽打他了,為什麼?他把蓮霧全部吃光肚子疼了,待會兒還得去看醫生,貪的下場可能是大病一場。

  以前小孩子的零食沒有現在豐盛,有個媽媽將糖放在罐子裡面,媽媽准許他自己拿糖果來吃,因為罐口不小,孩子的手伸得去,媽媽准許孩子抓一把來吃,但不能吃太多。孩子把手伸進罐子裡,盡力抓了一大把,結果手卻無法拔出罐口,叫他放掉一些他又捨不得,有趣的事情是,他的手卡在罐子裡拔不出來,結果一顆糖果都吃不到。現在我們取笑那小孩,其實我們沒有這種貪念嗎?我自己就有些貪念沒去除,看人家吃甜的東西,就忍不住想吃。因為我常常坐著,沒運動,沒將熱量消耗掉。抽血檢驗,通常都在一百多到兩百之間,有糖尿病,只是不用打胰島素。有人送東西來說:「師父這東西好吃,又不太甜。」我說:「好啦,我吃一點點就好。」吃了一口,「不太甜,好,我再吃幾個。」有時候徒弟告訴我:「師父,那東西太甜不能吃。」我說:「不會啊!我不覺得甜。」吃過不久,拿張試紙一試,本來是藍色的試紙,卻變成深咖啡色,於是得再吃一粒降血糖的藥丸。假如我的嘴巴再不收歛些,吃藥丸無效,可能就要打針了,必須打針的話,針筒每天都要拿著自己注射針劑,那就很慘了。這是眾生自己貪求的結果。

  我們學佛,知道不應該貪的就不要貪。所謂「歸依法,離欲尊」,離欲清淨,非常尊貴。可是像我說的情形很常見,兒子看到父母吃甜食加以制止,父母說:「好啦,我不再吃了。」兒子看不見時,打開罐子,三粒塞成一口,不讓人發覺就好,可是三粒吃下去,糖分就要升高很多。以前有個父親八十幾公斤,兒子與女兒看來也有一百多公斤。因為他們天天吃油炸的東西-漢堡。美國的孩子四分之三自幼就有心臟病,台灣現在也需要由學校勸導減肥。父母親總是要兒女儘量多吃食物,背後有醫生當靠山。我想,請醫生將心臟部位的脂肪割除應該不是容易的事情,可是眾生由於貪念一起,往往造成這種難解決的大問題。

  貪名也會有問題。比如,議員競選時都說要出來為大眾服務,其實有的不是那麼一回事,不是為了服務,只是為了要求名聲,所以甲出來與我競選,我就拿槍對付他;乙要出來,我也拿槍對付他,要不然也要將他家娶細姨或做不法生意的點點滴滴都挖出來。為了貪名,我們不管自己的人格,一直辱罵對方。從來沒有人想到:既然是出來為大眾服務,印一些宣傳單就好,如果有很多人願意我服務就投票給我,根本沒必要買票。有人為了貪名在名下死,名還沒成就已經死了。貪的結使是不是束縛住我們了?!

  以我個人來說,我充實佛法上的知識,講所知道的法給大家聽,這是我的目標與工作,並不要求有人認識我,大家也不要只認定我才來聽佛法,我也不用掛個名牌說法給人聽,不是名字在說法,是我們真正了解佛法才能說法。佛教徒了解這一點,要真正設法讓貪的結使除盡。

  無始劫以來我們的貪念很大,好比抽油煙機一樣,今天炸些油,抽油煙機上面積下一點點油垢,明天再炸,再積一些油垢,幾星期下來,發覺有點油膩,不理會它,等以後再清洗,結果拿刀子刮,還不能清理,油漬竟然多得往下滴。我們有很多人雖然學佛很久,只是學個形式,表面工夫做了而已,結果我們貪的結使多到會往下滴油。這是貪的結使。

  第二種結使是瞋恚心。眾生心中有惱害人的心,專做不好的事情,所以將來會招來苦果,永遠不能解脫。想去除瞋恨心相當困難,我常對人家說:「不要與他計較,何苦生氣呢?」「誰說我生氣?那是他對我不好,我才對付他的!不是我不好,是他惹了我,他不要惹毛我,我才不生氣哩。我說那個經過給你聽聽!……」如果你還會想要說給別人聽,要人家評評理,請問你生氣沒有?一定還生氣。一輩子改不了壞脾氣的人,不但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生氣時,打了人家,自己的細胞也要死了很多。所以有人常常說:「那個人讓我非常生氣,幾乎氣死我了!」那個你生氣的人在那裡安安穩穩的吃東西、在那裡輕鬆的唱KTV,我們卻氣得要命,吃不下、睡不著,到底是誰在氣你?是你對自己生氣,並不是別人使你生氣。

  要我們了卻瞋恨心非常困難。「某某人,請將東西靠這邊放。」我們何不幫他移動一下?卻要氣呼呼的說:「叫你不要放在這裡你偏要放,太過份了!」我們被外面的境界惹得生氣了。山不轉路轉,人家罵我們時,我們面帶微笑,靜靜的聽他們罵什麼,有沒有道理,考量一下該不該改正我們的作為。我們不跟著生氣,吃虧的不會是我們。可是我們往往會想:「你無緣無故罵我,別人都看不起我,我又靜靜的挨罵,這豈不又吃了大虧?」 

  有的父母親教孩子:「人家打你三下,最少你要打回一下。你真沒用,同樣的錢,抓豬咬輸人家。」所以他的兒子一定要和人打架,表示自己是英雄。沒有人願意教孩子:「我們不要跟他打架,他打我們,我們閃開一點。」因為我們怕同樣的錢「抓豬咬輸人家」,而咬來咬去的下場,可能要到醫院縫好幾針,或到警察局去。目前,就常有這種社會新聞發生。

  請你們試想一種情況,看看你們可以到達這種境界嗎?譬如一個人有理時罵你,沒理時也要罵你,窮追不捨的一直罵下去,追了一公里、兩公里,你忍受了,再追第三公里,別人在旁邊說:「那個人被追著罵呢!」你想:這麼沒面子,大家都看著我挨罵,我學佛了,不理會他而已。人家一直罵我們是「瘋子」,我們會想:再不回應他,人家還真以為我是瘋子呢!於是我們開口回罵說:「你是瘋子,我不是瘋子。」兩個人開始罵起來了。大家試想:假使對方罵了你十個小時,你都若無其事,誰是瘋子?答案很明白,一定會有人發覺罵的人可能精神有問題,被罵的人都不理會,罵的人一定是瘋子人家才不理會。但是我們往往沒有這種涵養,人家說我們不行,我們要頂回去:「誰說我不行?你又不比我好到哪裡去?」人家說我們是瘋子,我們頂回去:「你才是瘋子呢!我又沒瘋你說我瘋,你就是瘋子。」要做到脾氣全沒了,自己有道理也不跟他發脾氣,或者我們真的不好,被罵了,我們就要改進,在這兩方面去思考,如此我們會想:「還好,他是善知識呢,今天他罵我動作粗魯,以後我的動作要輕巧些。」不致反彈:「你行,你自己做做看,看看有聲音沒聲音?」

  優婆離尊者為佛剃頭,佛嫌棄他剃頭時很粗氣,於是尊者越加小心,到最後優婆離尊者入定了,在剃頭的一會兒工夫入到初禪、二禪、三禪。我們就不是這樣,如果有人對我有意見,馬上起瞋恨心:「你嫌棄我剃頭的工夫不好,叫別人剃呀!看看他有沒有比我行?」要不要接受磨練,全看我們自己。我們有缺點,別人指點時,我們就馬上生氣:「讓我這麼沒面子,要說怎麼不改個時機,等沒旁人時再說。」那我們就會繼續造作惡業;本來我在講些沒道理的話,因為有人當頭棒喝,阻止我說下去,後面可能有十句二十句,乃至一個小時不該說的話,我打住沒再說下去,為此應該生出歡喜心才是。佛說話非常圓滿,不會讓人生出瞋恨心,他自己也不會生出瞋恨心,瞋恨心的結很厲害。

  我愛說故事,再來說一則故事。我們的老和尚說過:「妳不要將寺院裡的每個出家人都當成聖人,裡面有菩薩,也有羅漢,龍蛇雜居。」我曾經到過一個道場,有許多位阿兵哥退伍後再來修行,念佛時很端莊,念佛完畢,兩個人到外面打架爭吵。那時候我想:「出家人又吵架又打架,像話嗎?」我忘記他可能出家才三個月而已,習氣仍然在。現在有些在家眾批評出家人:「出家人還有貪心,還有瞋恚心呢!」就像他今天才來學習珠算,要他算加減乘除,怎麼辦得到?有某個寺院的出家眾,走路很粗魯,吃飯也很粗魯,瞋恨心也很大,只要有人誇讚別人好,他就覺得不好受。有個出家人被師父講了幾句話就很苦惱,每次發過脾氣就想:「我實在不應該無緣無故與人家吵架,亂發脾氣。」他的師父說:「你這種人永遠不可能與人家一起修行。別人看到你都覺得討厭。」「好!我一定要修到絕不生氣,再來與人相處。」他躲在一個房間裡修行,人家不嫌棄他,他還嫌外面的人太吵,就搬到山裡去了。山裡還有人來往,就搬到更深的山林,在那裡修行十年,十年裡頭不曾與人吵架,非常好。他想:「最近鳥叫時我也不生氣,現在大概沒有什麼事情會使我生氣,很安穩,我應該可以下去過團體生活,與大家共修了。」他下山後,寺裡頭的老同參看到他,說:「老同參回來了,很好!很好!你修行得怎麼樣?」「我現在都不生氣了!」「真的?你不會生氣了?」他真的不再生氣了。第二天人家又問他是不是真的不會生氣了?他說:「真的呀!我還用一塊板子寫著警語警誡自己:忍辱戒瞋恚。」大家都說:「你如果真的不再生氣,就不必掛那塊牌子,掛那塊牌子不好看。」他說:「告訴你們,我真的不再生氣了。」大家又說:「既然不生氣了就不用掛牌子!」他更氣憤的說:「已經告訴你們我不再生氣了,怎麼不相信我?」被大家一直吵著,吵得受不了了,就把脖子上的牌子拆下來,對準人家的頭打下去,……牌子都打破了。

  也有很多人這樣,說:「佛菩薩在前,弟子非常懺悔,昨天罵人家一句話,今天牙齒痛得無法吃東西,我不再罵人了。」不罵人了,但是面子問題還是深深的執著著。所以要去除瞋恨心到完全淨盡,非常不簡單。台北有個陳居士因去除瞋恨心,救了四十條性命。他的太太參加里長的競選,很多人替她跑腿宣傳,雖然落選,他還是打算慰勞工作人員旅遊,要到廬山的天廬大飯店過夜。出發之前曾為大家投保旅遊平安保險。旅遊前一晚,一個替他太太助選的女孩子,平常對他和太太很恭敬,卻不分青紅皂白,對他吼著:「你跪下來!」在佛祖面前打他巴掌,還罵三字經。那時候我對他說:「這有原因的,連我她都敢搥胸膛,你不要生氣。」大家想想,他在市公所任職,被市長倚重的一個人才,當著大眾面前,被人不分青紅皂白的打了兩個耳光,還要跪下,你們想,他的面子掛得住嗎?他聽我說了那些話,說:「好,讓她罵,明天不去。」說話說到一半,突然那位小姐用手肘撞他胸部,罵他是雜碎,沒用的人。這時候他忍不住了,認為很沒面子,大聲說:「妳叫我不去旅遊,我明天偏偏要去。」我說:「不要這樣,稍微忍耐一下。」那個女孩子立即流下眼淚,說:「你明天如果出去旅遊,我們就多了四十個朋友,我已經找人在那裡要修理你們了,要撤回那些人已經來不及了,如果你們去了,下面就多四十個朋友。」旅遊保險是他太太辦的,他不知道參加的人到底有多少,他打電話回去查問人數,正是四十人,所以要他太太打電話緊急喊停,原訂第二天早上五、六點就要集合出發了,必須個別通知參加的人取消行程。那次如果成行了,保險公司可能要賠光財產。隔天中午十一點半新聞報導時,我正好在台北的仁愛路,報導南投山崩,我想可能是到廬山的半途山崩。結果再過兩天新聞報導,看到當時的林源朗縣長搭直升機運送救濟品,因為山路不通。陳太太來找我求懺悔時,說:「師父,我們要住的天廬飯店,那天中午滑落到山谷,房間、餐廳、停車場全都不見了,您說我們和車子如果正在那裡,還能活嗎?」所以一個瞋恚心控制下來,就救了四十條性命,很多人根本看不出其中的厲害處,本來有福報,人家好意來勸阻以避開災難,因為一個瞋恚心起,福報消失了,業障現前了。你們想想看,這是不是很可怕的事情。

  瞋恨心最好完全不生出來,而不是最好不生瞋恨,很多人都說能改儘量改,戒菸也是能戒就儘量戒,戒葷也是能戒儘量戒,無法戒就吃方便素,我們總替自己說好話,但是業障從不容許任何人說好話,這是第二個瞋恚結。

  第三個結使是慢-我慢心,仗著自己比較優勢,欺壓別人。眾生因為我慢心會造作很多不對的事情,所以有苦的果報。

  我慢心很容易產生。我慢有很多種,一種是:「怎樣?我比你行,你差我一大截。」真的比對方好,很容易生出我慢心:家境比人家好,也會生出我慢心;長得比人家漂亮,也會生出我慢心;較有人緣,也會有我慢心。大家可以觀察,機關首長大多很謙虛,反而是在他身旁的人往往說話嗓門很大,不知不覺我慢心很容易起。這些是由於條件比別人好,而生出的我慢心,於是在無形中得罪了很多人。我們有時會聽人說:「不要看他得意,有什麼好驕傲的?有一天他就知道厲害了。」就是這原因引起的。另外一種情況是彼此相差不遠,不比另外一人行,也不輸給他,誰都不肯恭敬誰。第三種是「增上慢」,其實人家比我們好,我們還生出我慢心:「你行,卻不比我好到哪裡去,有時候你還輸給我呢!」明明比不上別人,硬要說自己比他們好,就是我慢心。在座的諸位,包含我自己,每一個人只要還沒到成佛的地步,真的都會生出我慢心。

  還有一種人,在這方面不能與人家比較時,在別的方面也要勝過別人,反正要找出自己好的地方,藉著它來增長我慢。我慢心、嫉妒心造成我們眾生極大的傷害,有的人不知不覺之中生出我慢,說件真實的事情:有兩個人一起為某寺的佛前插花,有一個人學插花,並取得了證照(日本人學成插花藝術,都會得到一塊匾額,上面烙了名字),她看著花材沒說話,另外一個人就說:「來!我教你插花。」那位會插花的人默不作聲,拿起剪刀剪著玫瑰花,剪得比較長些。旁觀的人說:「你剪這樣錯了,應該怎麼剪才好,我每次都是怎麼剪怎麼插的。」行家不說話,外行人卻是嘴巴講個不停-我慢心起。後來我就提醒那位不斷指導別人的人說,「妳知道她是插花老師嗎?」我們眾生通常不肯靜靜的看人家做,這種我慢心很容易發現。稍微學幾天寫字,就要教人家寫字;會煮菜的人不說話,才學幾天烹飪的人卻急著教人家,看到人家將菜切成方塊就說:「我煮菜煮了幾十年,從來不這麼切,你要怎麼怎麼切才對。」意思是他要教人家,算是對人家很好意。會做衣服的人看到人家剪布,說:「你的剪刀拿錯了,我都是這麼裁!」這都是一種我慢心的表現。不知不覺之間,我們念念不忘自己在某方面較好。

  有時候我覺得眾生非常悲哀,今天我們請教這個醫生,聽了他的話,請教第二位醫生時,醫生要他服用什麼藥,他就說:「你這個藥方完全錯誤,聽你的一定會拖延治病的時機。」兒子娶媳婦叫四個擇日師看日子就更慘了,擇日師也會有我慢心。鳳山有個信徒,獨生女兒出嫁,親家只有一個兒子,結果女婿挑的日子拿過來,她認為只有這個女兒,不能不注意她的幸福,再去複看挑的日子好不好。想不到擇日師說:「唉呀,怎麼挑這個日子?對妳家有很大的傷害。妳女兒嫁過去,不久就會遭受厄運。」於是她向親家表明日子不好,要求更改,親家反過來要求她挑,第二個擇日師挑了另一個良辰吉日,親家拿著新挑的日子請第三個擇日師看,結果那個日子也不好,沖到女婿也沖到公公,不能採用。於是只好找第四個擇日的人,最後就到我這裡哭訴了,她說:「慧深師幫我想一個辦法!」我怎麼想辦法?難不成我要出家兼看相,還得會排八字?其實這些我都不會。她哭成那個樣子,我過意不去,到她家走了一趟。那一天,我忽然心血來潮對她說:「妳請那幾個看日子的相命師過來。」我要他們說明白為什麼挑那個日子,而不同意另外的日子?他們在那裡開始辯論起來了。我說:「你們都很行,但是我們只看到一小部份而已,你們敢打包票說那個日子都很好嗎?你們每個人這樣拼來拼去,以後你說他的壞話,他說你的壞話,將來對你們都很不利。」要他們兩個人當場挑個好日子,結果挑不出一個兩人都同意的好日子,兩個人都要佔上風,我也想不出辦法,只好說:「唉!請佛祖看日子吧!」我的意思是,挑個星期天,所有的親友都能參加,當天拜佛上個午供,用佛教婚禮,不是很莊嚴很隆重嗎?我還真大膽,打包票說:「他們要是在佛祖那裡結婚,以後會生男孩子。」老菩薩說:「慧深師妳說得很好!」好在那時候老和尚-上煮下雲老和尚在世,老和尚也向她說了好多話,後來真的生了兩個兒子。我說:「你們到佛祖這裡,又不要看某一天圓房,某一天要做什麼,這些都不必拘泥。」還好佛祖真給我面子,保佑他們沒事情,不然我若有鬍鬚大概也被拔光了,沒鬍鬚大概頭髮也保不住了。

  對於我慢心,為什麼要囉嗦講許多?實在是我們眾生有這種結。佛沒有這種結,我們有了我慢心、瞋恨心、愚痴心,起初比較容易壓制下來,十萬分被壓成六萬分,起初的成效容易發覺,修改到最後的塵沙無明就不容易去除,需要較長久的時間。

  第四是嫉-嫉妒。眾生希望得到利養,再多也不厭足,看到別人比我們好,嫉妒心就生起。嫉妒心生起的情形,像過去的宮廷,三十六宮、七十二院,人家生個兒子,我們不生兒子不行,於是「狸貓換太子」;佛教的《梁皇寶懺》,就是梁武帝請高僧為超渡皇后郗氏所造,梁武帝疼愛其他的嬪妃,郗氏想辦法摧殘她們,傷害她們,死後就墮落了。蘇昭興錄了一卷錄音帶:他的太太月美的過去世是皇宮裡面的公主,蘇昭興赴考,考上狀元,她不理會人家已經娶了媳婦,硬要嫁給他。原配夫人找來了,她將原配夫人害死。這就是嫉妒心,結果她不只害死丈夫的前妻,而且宮女惹她生氣,就順手拿皇宮裡面的花瓶:磁器外表鑲著金和銀,她用這種花瓶打人,宮女頭破血流,鼻血也流個不止而死。所以他們夫妻倆到北京時,突然打一通電話回來對我說:「師父!我快要死了!」因為我幫過她的忙,她想找個花瓶送我,當她看到一支花瓶,卻嚇得全身顫抖不已,開房門時好像被電觸擊。她向我說這個情形時,我問她到底是誰?想不到她竟然說是皇宮裡面的宮女,說蘇太太來到北京被她們找到了,不讓她活著回到台灣。因為嫉妒心使她們遭受到極大的傷害,一般人很難想像得到。

  一個家庭裡面,妯娌爭寵、爭財產、爭取公公婆婆的好感,也會生出嫉妒。我聽說過元配陷害細姨,或細姨陷害元配,把貓弄到內褲裡抓咬,害得下體全部腐爛才死的情形。孩子也從小就有嫉妒心:三、四歲時再生個弟妹,原來父母親的愛全部放在他身上,弟妹出生後,將父母的愛瓜分了,於是勒死在搖籃裡的弟妹,國外曾發生這種情形。所以我們的嫉妒心,會使我們生生世世受果報。

  第五是慳結-吝嗇。好的自己要,買到好東西回來,留下來自己吃,比較差的才給別人,所以我們生生世世永遠都很貧窮。聽說有一個人有十兩鴉片,也有抽鴉片的牌照。本來他一天抽二兩鴉片,朋友來訪,抽掉了一兩鴉片,他認為自己少抽了很多,心疼不已,趕快多抽三兩。這就是我們慳心,有好東西想留著明天再吃;或者衣服漂亮留著以後自己穿,結果東西三年都沒吃,衣服吊六年都沒穿過,把錢浪費掉,東西壞了還得僱人載走丟掉,這都會讓我們有煩惱、纏縛。愛茶壺的人,有了一百把好茶壺,他還永遠欠缺一把茶壺。人家沒茶壺泡茶,向他要一把,「不行!這一把茶壺是獨一無二的!」他永遠做那把茶壺的奴才,永遠捨不得使用那把茶壺。愛好收集骨董的人很慳吝,一支竹子做的菸斗,根本沒什麼用途了,還是不肯送給人家。慳貪心讓我們收集了很多垃圾,甚至因此造業的情況很多。

  眾生因為「結」與「十使」等等壞習氣,造作了很多煩惱業。今天我們了解這些,為什麼佛可以應天人供?這五條去除淨盡就很了不起了,大家盡力修持,看看修到什麼時候才能去除這五個結,我看需要努力再努力!﹙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