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又見畜生道眾生 /法致整理

梁皇寶懺釋義 卷三顯果報第七
「又見畜生道‧一切眾生‧受諸苦惱‧鞭杖驅馳‧負重致遠‧困苦疲劇‧項領穿破‧熱鐵燒烙。」

上面說到天道的天人福報享盡了,仍舊必須墮落惡道受苦。雖然做了人,投生人道同樣有多種苦,而畜生道更不必說了。

經典上說,畜生道的眾生無自主權力,常常要作為人或天人使役的工具,任由人們騎乘、負重、鞭打,或任隨宰割,供給人們皮毛、血肉齒骨。其被殺害的方式雖有不同,但都是受盡逼迫惱害,種種苦惱。即使自由地生活在曠野中,也須忍受飢渴、寒風及日曬,甚至必須躲避獵人及獵獸的追捕,或為了自身生存而弱肉強食、互相吞噉,隨時戰戰兢兢、戒慎恐懼,稍不留心就性命不保。

畜生道眾生依其業力,住所有海、陸、空等三處。有些晝伏夜出、有些晝出夜伏,甚至深居洞穴永不見天日。形體亦有羽毛鱗介的不同,勢力強弱亦有差別。其壽量長者可達一中劫,短則旋生旋滅。

投生畜生道的業因,《辯意長者子經》說有五件事,作畜生行墮畜生中:

一者犯戒私竊偷盜。

曾經有一位嫁出去的女兒,因為夫家環境不佳,常常回娘家拿母親的東西。有的東西是經過媽媽給她的,有的物品卻是沒經過媽媽的同意,私自帶回家。後來女兒生病了,病得很嚴重,沒多久就往生了。往生後媽媽家的牛欄裡生了一頭小牛,小牛託夢給媽媽說,她生前因為偷盜母親的財物,現投生做牛來償還母親。私竊偷盜往往投生做牛做馬等畜生類來償還。

二者負債觝而不償。

凡是借人家的東西,必須要加以愛護;向別人借東西,不是非不得已,就不要去借;借了之後用完了,就要馬上的歸還;這樣做,別人不會感到煩厭,而自己也無愧於心。至於向人借錢,更是要清清楚楚的償還,現在的人常常借了錢就不還;卻沒想到這個錢不是我的,就算留為己有,到最後錢也是會不見的;只落得徒增債務而已,將來投生畜生道受報而已。

清朝康熙戊午年的秋天,北京居民張元的家裡養了一頭驢,一天能走兩百里的路;但是這匹驢卻喜歡用蹄踢人,而且還會咬人;唯有張元父子三人騎牠的時候,驢就顯得非常的馴服;而別人則是任誰都沒有辦法騎這匹驢子。
有一次,居然有一位姓楊的人,姑且嘗試著借驢一騎,說也奇怪,這匹驢子就非常馴服的讓楊某騎著走;騎回來之後,當晚楊某就夢到一位黑衣人告訴他說:「我是張元家中的那頭驢,我在前生向你借三百錢不還,今生應當補償你;你昨天騎我走了二百八十里,乞求你再騎乘我二十里,那麼我欠你的債也就還完了啊!」楊某就問:「那你欠張家多少錢呢?」黑衣人顯得滿面愁容的說道:「多多多,不可說。」

楊某醒來之後,果然就再到張元家借驢來騎;走了稍微遠了一點,驢子忽然就跳了起來,把楊某摔在地上;楊某計算所走的路程,剛好是二十里,就對這頭驢子益發的感到奇特;於是對驢子很誠懇的說道:「我明白你不讓我再騎你的原因了!但是現在離我家有十里的路,我若是不騎你,那我怎麼回去呢?這樣好了,我騎你回家之後,就用十文錢買草料送你吃好嗎?」驢子站在那裡,看著楊某很久之後,才肯馴服的再讓他騎回家。以後楊某故意試著還要騎牠,只要接近驢背上的鞍,驢子就會用蹄踢他,用嘴咬他,而且還長鳴不已呢!

三者殺生以身償之。

殺生食肉來生要做畜生來償還,《楞嚴經》云:「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藕益大師曾說過一則故事:

有一位專門殺豬的屠夫,有一天半夜他聽到有人在說話,屠夫以為是小偷,拿起屠刀便準備去捉拿小偷。屠夫循著聲音,竟然聲音是從豬欄裡發出的。屠夫聽到二頭豬對話,其中一頭豬說:「唉,我明天要被抓去宰殺,被賣掉給人吃了…。」另一頭豬說:「你過去因為殺豬、賣豬、吃豬肉,所以要投胎做豬七次,這次是最後一次做豬被殺來吃,你快要結束苦難了,而我要投生五次的豬,這次才第一次,我的苦難才剛開始啊!」屠夫聽了豬的對話,從此改業不敢再做屠夫,也不敢再殺生吃肉了。

四者不喜聽受經法。

對佛法及法師不恭敬。由於不敬法及法師,就沒有辦法對善與不善有取捨的能力。因昧於取捨,於是產生錯誤的抉擇而造作種種惡業。也由於此愚癡無知、無明的因由,而感得畜生的果報。

畜生又稱「傍生」,傍生是新譯。佛教以為畜生行走時,不能像人一般直行,而是橫行,橫行霸道投生做傍生。又以為畜生生性闇頓沒有智慧,故稱傍生。《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七十二:「問,何故彼趣名傍生,答其形狀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有說,彼趣闇純故名傍生,闇純者即是無智,一切趣中無有無智如彼趣者」。《雜阿毘曇心論》第八亦稱因身橫行故稱畜生。《立世論》:「由因諂曲業故,於中受生,復說此道眾生,多覆身行,故名底栗車」。

五者常以因緣艱難齋戒施會以俗為緣。是為五事生畜生中。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云: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畜生報。一者身行中惡業。二者口行中惡業。三者意行中惡業。四者從貪煩惱,起諸惡業。五者從瞋煩惱,起諸惡業。六者從癡煩惱,起諸惡業。七者毀罵眾生。 八者惱害眾生。九者施不淨物。十者行於邪婬。以是十業,得畜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