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話不能隨便說 /西方子

最近因日本地震海嘯災難,以及世界大戰在日本被做人體實驗的眾生求解脫,所以寺裡舉辦地藏法會超度受難之所有眾生。師父常常灌輸說,超渡祖先亡靈時不能隨隨便便煮個六碗菜一碗飯(數量太少);或用生的、未經烹煮,連我們都不能吃的生米、生菜來祭拜(我們都不能吃,祖先亡靈一樣無法吃得下) 。因此寺裡每次法會一定準備很豐盛,就如天廚妙供一般。

寺內所有師父也都有這種觀念,請來那麼多亡靈,就好像請客請了一百位,總不能只準備十人份,這樣不但沒有誠意,而且吃不到的客人也會生氣。

有一次法會,有位往生的軍官,帶領了戰亡之戰士來參加法會,這位軍官很有責任,他想不能讓這些戰士吃飯時爭先恐後,沒有規矩,於是先跟大家整隊訓話後,大家才喊著一、二,一、二踏步至齋堂吃飯,結果那天飯菜煮太少了,他們就沒吃到菜。

這次地藏法會,典座師父問我說,召請的飯菜應準備多少,我說應該六盤就夠了吧!剛說完即一陣頭暈,心知說錯話了,於是趕緊修正說,理應準備夠超渡亡靈食用。隔天準備蒙山供品時,我又說了一句話,這些菜應該夠了吧(意思是說不用再多準備了)!馬上又是一陣頭暈,隨即知道又說錯話了,法會圓滿後,整個人很累,躺在床上即呼呼大睡。做了一個夢,夢中顯現有很多人要來吃飯,我因為不知情,所以來不及準備飯菜,看到那麼多人碗筷都擺好了,我很緊張,趕緊要炒菜。可是煮到一半,炒菜鍋被燒了一個大洞,那種心情就好像屋漏偏逢連夜雨…。

話真的不能隨便說!

一句話,眾生隨即感受到。他們害怕東西不夠,沒得吃,所以夢境裡大家趕緊準備碗筷,坐著等吃飯,而我也因為說錯話,讓我煮菜有障礙。

我們每一個心念,每一句話,真的就像廣播系統,馬上即發射至法界,影響整個法界。

我們常常會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主導或左右一些事情。小者造成人家的困擾,大者影響大局。像我的例子,假使典座師父真的聽我的話,少準備飯菜了,那不是有很多來受超渡的眾生沒得吃,這個帳都算我的。

  佛經裡提到有位慕魄太子,出生後至十三歲皆未開口說話,他的父皇母后以為他是妖邪,準備暗中請人把他埋藏,當工人正在挖地洞時他開口說話了:
  「慕魄來到人世,已十三年,而我多生多劫以來的往事,卻如鏡映像,盡在眼前,一無忘失。我對地獄的苦,最為害怕。並且,由口造業,一言失察,萬劫受罪,因此,我自出生以後,就沈默少言。十二年來都是這樣,但是禍從口出,雖是少說話,還不是究竟,不如不說,禍苦才能斷絕。」

「我在過去生,曾作國王,名叫須念,以正法治國,奉行眾善,二十五年來,不曾使用鞭杖,殺人的凶器,更是禁絕不用,使牢獄等同虛設。而惠施仁愛,恩德普周,救濟困窮,無所慳惜。雖有這樣的功行,稍犯了一點過錯,臨終墮在地獄,六萬多年,煎煮剝裂,酷痛難忍,真是求死不得。當此之時,父母親人,雖有財寶,富而且貴,有誰能知,在那地獄之中,受劇大苦楚,又有誰能來分擔我的苦痛呢?」

「而我為何會墮在地獄呢?我以前統治許多下屬小國。廣行慈仁,法令不太嚴苛,結果諸小國內就有人起兵叛變。我以柔克剛,賜以珠寶,加以重爵厚祿,撫恤慰喻,使這些人,返回本土。」

「這樣子過不久,又來攻伐,一而再,再而三,擾累不休。國內群臣,深不以為然,上奏曰:『諸小臣國,愚闇不講義氣,屢次來犯,無所忌憚,使我民驚擾,防備不息,應加斬除,以除寇害』。

當時須念國王說:『為民父母,當以仁德施化,恕人育物,他們就像小孩,犯了錯當憐憫他們無知,逐漸誘導就好。』

  群臣不堪再忍,舉兵討伐,殘殺無數人命。

須念國王雨淚為各小國死亡人民,百方矜愍,撫恤多端,使寡婦孤兒,無一失所。

  諸小國王,看見須念國王,大悲大願,矜念平民,都被感化了,因此衷心降伏,都來輸誠歸附。

  須念國王,欣喜非常,普設珍膳,厚宴賓客。眾人都認為應該烹殺牛羊六畜,才夠盛情,主廚的,就來向國王稟報,王心雖仁慈,但此事情有不得已,於是點頭默許。」

「就是這一點頭,一念之差,入大地獄,種種的毒刑,萬劫苦楚,待罪滿出獄,才又重新做人,但是每一想到,就心驚膽顫,身冒冷汗,真怕再遭遇到,因此想要靜默持戒,永斷苦事,跳出塵網。又想到:閉口不言,被王活埋,恐怕父王將來,也要受這報應,一入地獄,無人救拔,難有出期,所以又重新開口,作為警戒。」 太子於是捐棄王位,不管人事,一心專勤,累功積德,終至成佛。

  佛說:「慕魄就是我,國王就是閱頭檀,母親就是摩耶夫人,而侍僕就是阿若拘鄰等五比丘!」

  因一個點頭默許,造成多少生靈被殺害實噉而墮落地獄受苦。所以有時因我們一句話,而造成整個家庭,或公司,團體的利害關係,怎可不謹言慎行呢!

有位蓮友,平時對週遭的人事較喜好提出批評。曾經有眾生說:「我們看到她一開口,嚇得都趕緊躲開,我們怕她又批評、罵我們!」其實她哪是要罵看不到的眾生,她只是對看得見的人有意見,結果她的話,發射出去,無形眾生就以為在罵他們。

我們學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瞭解因果,不想造業,可是往往主觀的、自我意識生起,一失去覺照就造業了。

有位陳居士,平時很愛看報紙。眾生說:「你不要再看報紙了,你每次看報紙,就開口批評,沒看報紙沒事,一看報紙就造口業。」假使看了報紙能從中得到一些警惕與啟示,那看報紙對我們就有意義,但是看報紙,反增嗔心,又造口業,污染了心靈,那就得不償失了。

文居士在政府機關擔任主管,是一位很熱心的佛教徒。平時帶領一些學佛的菩薩共修,護持道場,出錢出力也不遺餘力。共修的蓮友只要有困難,或婚喪喜慶,他都很熱心幫忙。

這一、二年共修會的蓮友人數,漸漸減少,加上自己父親身體微恙,文居士有些沮喪,來向師父請教。

眾生說:「有位拿柺杖的老公公(地藏菩薩)叫我跟你說,你人雖很熱心,且做了很多功德,但是差在你的脾氣太大,蓮友犯了一點點小事,你就大聲嚷嚷大家雖很感念你的熱心,但都很怕你。所以即使做了很多功德,也都被燒光光,況且你連自己的父親也大聲嚷嚷,別說功德了,地獄恐怕有你一份了!

這就好像一顆摩尼寶珠,外圍充斥著大火,即使再貴重的寶珠,也因火燄太烈,任誰也不敢靠近。嗔恚之火比什麼火還厲害,對自己的父母親發脾氣、大聲嚷,是一種侮逆不孝,要趕緊改過來,否則白做這些功德了。」

張義是個農民,「務本力耕」,可是他很有去惡行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心,每天早上向天懺悔他的過失。老邁生病,恍恍惚惚來到陰府,陰府執事就拿黑簿給他看。黑簿是記載罪惡的簿,做惡是記在黑簿,行善記錄在另一本,應該是紅簿吧!裡面列舉了他一生所做的罪,且每一條都被勾除了,只有一條沒有被勾,一看原來是年少時父親要他去刈麥,他不遵從,不遵從便罷,而且還用眼睛瞪父親,還說了一些違抗的話,就這一件小時候對他父親不孝的事,不被勾銷掉。所以說「不孝之罪,不通懺悔」,表示其他罪可以用懺悔來消除,不孝之罪則不行。

  所謂「彌天大罪,當不得一個悔字」、「上天不咎悔過之人」,但如果是不孝的話,就不能以懺悔來消除,可見孝的果報很大,不孝的罪過懲罰也非常的大。

  可見對長輩一點兒都不能侮逆。《大集經》講的「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原來佛就在我們家中,而且跟我們非常地親,每一天都在一起。所以,對一個念佛人來講,如果好好地盡心孝敬父母,不但阿彌陀佛跟我們在一起,父親佛、母親佛也整天地跟我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