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換兒女做長輩(上篇)            /盧桂櫻

去年父親節當天,我因為不小心撞擊,右手小指骨斷裂,以致整個手掌包紮了三分之二,用餐時完全無法拿筷子。

之後有一天,全家去餐廳用餐,中餐餐廳只提供筷子,於是大女兒從包包拿出一支叉子湯匙兩用的餐具讓我用,用完餐結帳回家,隔天才發現餐具沒有帶回。問了餐廳幾次都沒有人撿到,表示這一支餐具已經被我弄丟了。我平常總是丟三落四,不過這一次丟的是女兒借我的東西,我真的非常非常懊惱。

看我這樣,小女兒說:「媽媽!丟了就丟了沒有關係啦!丟東西難免,現在妳年紀大了,換我們做長輩來照顧你。」

這句話讓我思考了很久,相信有不少兒女都很有心想好好照顧父母,不過據我所知,有不少親子並不是兒女有這個心,父母就都會覺得很滿意歡喜。

曾有不少中年或長大的兒女來向我訴苦,他們不知道拿家裡的長輩該怎麼辦?對於這個困境,依照我處理過的個案經驗,我得出兩個照顧年長長輩的要點。

首先,要很細心的去了解父母的身心狀況,從中找出互動的方法,再來,要很有耐心的用適合他的方式來照顧他。其實不管父母照顧兒女,或互換立場,細心與耐心這兩種都缺一不可。

看到這裡,相信各位一定會想,這個道理這麼簡單,不是人人都懂嗎?請大家先別急!以下我會說很多故事,大家看完之後再想想,這其間蘊藏的道理,是不是真的很簡單!?

故事一

有教過年長父母操作電腦或手機的的人,一定都有這樣的經驗,一開始明明很有熱誠的,卻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兩三下,親子雙方就互相惹毛了。兒女抱怨父母,為什麼不注意聽,是要講多少次才會懂?才剛講完又忘記!父母則哭訴,我很用心在聽啊,但就是反應不過來,講那麼快怎麼跟啊?一下子就那麼大聲,越緊張越聽不懂啊!

其實上了年紀的人反應慢了記憶也變差了,有一句詼諧的話說「總是講過去,剛講就忘記」說的就是這一種,長輩對生理自然衰退的無奈。所以兒女如果要照顧長輩,非得要有一種細心的了解與耐心的互動才能圓滿。

記得很久之前我剛剛開始必須要跟著大家在群組登記報名,不是沒有人教我,但我就是無法理解而很焦慮,後來大女兒改用操作的方式教我。她教我在手機上實際一步一步作,她做一步我跟一步,教完了再複習幾次,最後又在我們全家的群組,用例子讓我練習登記報名。於是我學會了,現在只要有年長的人需要,我就會如法炮製來帶他們練習。

這個例子,我要說的是兒女要能細心的了解父母的困境是什麼,然後才能耐心而不必生氣的,用適合父母的方式來照顧父母。

有一位媽媽邊哭邊對我說,女兒數落她是老年痴呆,並諷刺她:「很天才」「你這樣子把東西放到電鍋不按開關就離開,等一下是要叫大家怎麼吃飯啊!」他一氣之下竟衝動的到騎著機車烈日當空就跑去大醫院想做失智檢測,最後當然是沒有事先預掛無功而返。我聽完替她捏了一把冷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發生車禍該怎麼辦?

所以兒女空有一顆想照顧父母的孝心,卻少了細心和耐心,是絕對不成的。

故事二

今年母親節我和外子提早去北部為婆婆慶祝,不料才一進家門,婆婆立刻對我們抱怨外勞的事。原來婆婆不滿外勞,對她的要求雖然會照做但卻總不回應她。外勞說阿嬤重聽,回答什麼她都聽不到,跟她對話實在太辛苦了。

除了之前提到的記性差反應慢,重聽又是長輩生理老化的另一個困境。

於是我教外勞,要站到阿嬤看得到的地方,用肢體語言協助,例如表情手勢眼神,讓阿嬤知道你聽到了並且有在回答她。老人家聽不到,內心很沒有安全感,同時也會有自卑感,這個時候不只要用方法還要有更大的耐心,才能讓他安心。

記得孩子還小的時候,媽媽在廚房炒菜開著抽油煙機,孩子在房間有事問媽媽,因為噪音太大,常常形成親子互相大吼的局面。我常常建議父母,這個時候要麼先停掉手上的工作走近孩子,要麼關掉抽油煙機讓孩子到廚房來講話。

我印象中聽過這樣建議的父母都很開心找到方法,多數也發現這樣做確實有改善。而現在換成對重聼的父母,不只外勞,連做兒女的,不只忘了方法,耐心也提不起來。

故事三

我有一個好朋友因為有一邊耳朵重聽,在北部的女兒很孝順,買了一副非常昂貴的助聽器給媽媽,媽媽戴了幾次之後覺得不舒服不方便,就擱著不用了。

後來女兒發現了,每一次從北部打電話回家,一定先催促要帶耳機這件事,變成媽媽很大的壓力。每次接到電話,這位好友內心第一個念頭是「警察又來了!」媽媽抱怨說,本來很高興女兒孝順,不料最後竟變成逼迫。雙方常常因爲找不到共識,弄得不歡而散。

每一位不願意戴助聽器的長輩都各有不同的理由,兒女要買時,最好能夠事先問一下長輩的意願,長輩如果同意於先卻反悔於後,還是得細心的去了解背後的原因,並耐心溝通,如果長輩寧可忍耐聽不到的痛苦也不願意戴的話,一定有他的苦衷,那麼就尊重老人家的意願吧!

其實只要耐心,一定有很多辦法可以想,例如我自己也有一邊耳朵的聽力較差,家人或貼心的朋友跟我講話的時候,都會特別站到我聽得較清楚的那一邊。所以兒女不管想出的辦法是什麼,只要不是用愛的理由逼迫父母接受的方式,父母一定多少都能夠體會出兒女對他的細心與耐心,因而感到安慰與安心。

故事四

除了重聼,父母長輩也還有許多年老力衰的生理困境,例如頻尿。我知道許多老人家不愛出遠門,正因有這種困擾,有的因此而幾個小時不敢喝水,或怕麻煩人家乃至怕看到不耐煩的臉色而憋尿,所以兒女若能細細的觀察,耐心並柔和的提醒,甚至給他們一個理由,說「正好給我們一個下車伸伸腿休息的機會」,想想被體貼照顧到的當事人,會有多安心安慰!

記得很久以前,我的婆婆每次來我家小住,我總是不解為何品質再好的昂貴香菇,她從不會去夾,一瓣瓣切好的柳丁,她也只是吸兩下,果肉全不吃入口。婆婆是個隨時都說「好、好」「沒事沒事」待人十分客氣的長輩,既然問不出原因,後來我就用心觀察,才發現原來是牙齒的問題,於是改變方式,例如蘋果由切塊改成薄片,因此吃的問題才得到改善。

因此全家若帶長輩一起出門,到了用餐時間,細心的兒女通常不會只問小朋友,一定也同時會考慮長輩的牙齒、消化及方便如廁等等問題,而決定去哪裡吃或吃什麼。有些長輩不愛外食或去外面的餐廳用餐,表示背後大概也是有上訴這些問題,他們一定也很希望兒女們在照顧他的時候,能夠在這方面細細的思量。

照顧長輩除了上述提到的,他們生理上年老力衰的種種困境之外,心理的狀況更需要兒女細心耐心的呵護。

照顧長輩的內心

很多長輩會隨著失去了過去工作、家庭上的重要位子,內心也會同時失去安全感甚至產生自卑感,因此常會用反面的方式對外呈現,例如更強的氣勢、更嚴肅的外表,有的還會不自覺地對晚輩頤指氣使乃至宣示主權,這些如果不是他年輕以來已經養成的習慣個性,那麼背後真正的原因,就正是在反映他內心的不安。

家中如果有這樣的長輩,兒女該怎麼自處,或如何與他有良好的互動?以下我要說兩個故事。

故事一

我有一位年輕的女性朋友,先生是韓國華僑,結婚之後夫妻定居在台灣,公婆留在韓國老家,偶爾會來台灣小住幾天。

勞動節是公公的生日,朋友工作實在太忙了,今年竟然忘記了,隔天婆婆來電偷偷告訴他們,公公因這件事很不高興。

朋友知道之後嚇了一跳,立刻亡羊補牢,於是夫妻連忙跟自己的三個兒女拍了一支短片,並用視訊跟爺爺說生日快樂。

據說公公看完,開心得不得了,很快也就不介意了。

像這種例子,在很多家庭的兩代之間,可能都上演過。許多媳婦會不悅並想:就這麼一點小事,需要這樣小題大做嗎?太不可理喻了吧?

有人聽到這件事,也開玩笑地回應她:你家裡這位長輩未免太有威嚴了吧?不過我的朋友說:不論如何,老人家一定覺得被我們冷落了,他們需要的應該只是我們的重視。

說到這裡,我想起我的母親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就告訴我們一個概念:老人家「怨無不怨少」。多數長輩應該是這種心情吧?所以朋友的公公一下子就釋懷了。相信我這位朋友一定很能了解老人的這種心情,才能四兩撥千斤用智慧去處理,很快就解決了原本會不愉快的衝突事件。

故事二

還有一位也是年輕的朋友,有次婆婆從北部來高雄看兒孫。

第一天的早餐,婆婆看朋友把烤得太焦的吐司周邊硬皮,通通切下來不吃,竟把整盤又硬又焦的吐司皮,推到媳婦的面前說:這些丟了可惜,那就「媳婦仔」(台語發音sim-pu-a意指小媳婦的意思)吃掉吧!

當時朋友的先生想開口勸阻,我這位年輕的朋友卻對他使了個眼色,並二話不說,溫和的就接過來,配著豆漿全部吃了下去。

曾有幾位聽到這一件事的人為朋友抱不平,認為朋友這樣做未免太委曲求全了吧?

我的朋友事後告訴我,當時她的想法是這樣的,她說:婆婆會這樣做,可能是婆婆很節儉,這是美德可以接受;但卻只要求我,或許是老人內心沒有安全感,而在對我宣示主權吧?如果當時我先生開口或我拒絕她的無理要求甚至跟她翻臉,最難堪的應該是我的先生,何況婆婆並不是要來長住,幾天而已忍一忍就過去了;要是她真的要來久住,我一定會好好的跟她溝通,表達我的立場以及我家的生活習慣與原則。

現代家庭兩代之間相處確實不容易,我的這兩位朋友,卻都因能細心觀察而用耐心修了忍辱的智慧,並化解了兩代之間的危機。

勸諫父母怡吾色,柔吾聲

我有個朋友的媽媽每次見到我,總是告她女兒的狀,說女兒每次回娘家就會給老媽誦一部長長的「金剛經」。我還有個朋友的先生超孝順,只要一放假,再忙都會安排回鄉下去看老媽媽,「可是」這位朋友說:「先生跟婆婆才相聚沒多久,很快就會吵架,先生總是帶著憤怒回家」原因是因為每次婆婆見到兒子,就把兒子當垃圾桶,說誰誰誰又如何如何了,都是抱怨左右鄰居的話,兒子想制止她,於是母子就吵起來了。

長輩內心的不安全感,呈現出來的,除了前一篇文章中兩個故事所敘述的狀況之外,最明顯的就是不接受兒女的勸說、糾正、或是批評。

關於這一點,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早就教過我們了,《弟子規》就提過做兒女的人「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悦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意思是說父母若有過錯,兒女基於孝道當然要加以勸解,讓父母有機會修正才不至於一直犯錯,不過前提是「怡吾色柔吾聲」。再來,如果一次勸不成,先適可而止,等到父母開心了再勸,若真的勸不聽,即便勸到自己傷心哭泣,甚至因此而惹父母生氣被父母責打,也毫無怨言。

這是古聖先賢教孝順的兒女,怎麼勸父母改過的方法。

現代兒女當然很難做到這一個標準。不過我認為兒女如果真的愛父母,一定會想盡辦法讓父母改過,就像當年我們在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

其實勸人這一件事,不管對誰,若希望有效,聲音、表情都要講究,何況是對「父母權威面具」已經戴了幾十年的長輩?並不是只靠一份孝心就會成功的。所以細心又耐心的兒女還得要想一些辦法。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看到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已經將近九十歲的媽媽總是念念不忘某位已經往生很久的親戚欠錢不還的事,後來他的兒子想出一個辦法,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他告訴媽媽,曾在夢中見到這一位親戚,哭著對他說,是因為自己的生活太困苦,並不是故意要欠債不還,內心覺得非常的對不起。媽媽聽完之後,生起了悲憫心,從此放下就不再抱怨了。

再說我自己,我的個性凡事認真,力求周延,常會不自覺地擔起超乎自己身心能力所及的事情,許多人勸過我,我自己也清楚,但就是習氣難改。有一次女兒告訴我說:「凡事周延的個性,在年輕是美德,但老了就會致命」我一聽恍然大悟,從此就決心要改了。

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可想,還可以換人勸,請父母在意、尊敬的人來勸。例如我的師父上人對老人家特別有辦法,我知道很多信徒都曾請出師父上人,最後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陪伴長輩:細心,耐心,趁早

許多老人由於老伴或老朋友都陸續凋零,一生中該忙的事也大多忙完了,如果沒有提早培養興趣、規劃退休後想要再做的事,生活就會頓時失去重心,身心變得很孤寂。身心孤寂的老人家通常會有一個習慣,就是想東想西愛鑽牛角尖,每天向兒女親友不停打電話,發洩的多數是抱怨的負情緒。

很多中年的兒女最怕接到這種電話,這個時候就要細心的覺察,長輩應該已經到了需要兒女用耐心陪伴的時候了。陪伴並不是只陪在他身邊就好了,還要細心觀察他當下需要什麼,再依這個需要,跟他一起去做,這樣才是會讓長輩真正歡喜的陪伴。就一如我們的孩子小的時候,你不只是把故事書(現在叫繪本)丟給他,而你卻自顧自在旁邊做自己的事,而是你要停下手邊的工作,專注的跟他一起閱讀並玩在一起,這才是真心的陪伴。

分享我陪伴爸爸的兩個故事。

記得我的媽媽往生的時候,爸爸正值五十幾歲的壯年。他不但要要繼續忙工作事業,還要照顧除了已經成家的大姊之外,最小的才剛考上高中的四個兒女,由於向來家中大小事都是媽媽一個人在打理,於是他的生活頓失依祜,不只完全亂了正常的步調,還因為想念媽媽常常一個人躲起來哭泣。

當時雖然我才只是剛大學畢業,進入高中教書的年紀,但我知道這是我該陪伴爸爸的時候了。

於是每天我都提早起床,在上班前抽出時間,和妹妹一起帶著爸爸三人,騎車去澄清湖,邊走邊聊,散步兼運動,這樣的陪伴時光,一直持續到爸爸續弦了,才交棒給後來進入我家的阿姨。

直到阿姨變成我們的家人之前,我甚至好幾次,陪著爸爸跟著媒人去相親。

陪喪偶的父母去相親這件事,應該是多數的兒女不會做也不願意做的,但當時年紀輕輕的我,卻已經能細心的體會到當時環境的現實和父親的需求,願意站在父親的角度來考慮,才能說服自己,拋開兒女想佔有父親的私情,而用更冷靜的理性去促成,最後終於圓滿了父親不用度過再接下來將近三十年的孤寂歲月。

我陪爸爸的第二個故事,要從他更老的晚年說起。

我們這一代的長輩,大部分的歲月都花在努力工作、勤儉持家上面,他們很少有個人的需求,一切以照顧家人為生活的重心,所以到有那麼一天,終於可以停下來喘口氣的時候,也幾乎年老力衰了。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這樣,至少印象中我的爸爸媽媽就是如此。

所以在爸爸往生前的那幾年當中,雖然已經有阿姨照顧陪伴,我還是希望能夠在有限的時光,帶爸爸到處看看走走。

兒女要做這件事情,其實並不容易,除了之前我提過的體衰的緣故,很多老年人由於長期勤奮工作慣了,生活中並沒有休閒的元素,因此兒女面臨的,可能會有許多來自他們想要拒絕的藉口,例如花錢、太遠、身體很累,或不方便啦等等。

細心的兒女,若能倒帶回想,以前是如何連哄帶騙把自己家的小小孩帶出門的,就會想出不只一百個辦法,也能把長輩帶出門。

雖然不容易,但一旦帶動了第一次,就好辦了,這當然需要極大的耐心,不過如果老人家能夠因為你的細心跟耐心,而體會到他們一生中沒經驗過的快樂與幸福,就很值得了。

記得經過幾次之後,爸爸甚至於會三不五時打電話來給我說:櫻仔!這個禮拜想帶爸爸去哪裡玩?

有一次我帶他去台南的將軍郷,那是他自從青壯年離鄉背井數十年之後,都不曾再回過的故鄉。記得那天他下車踏上故鄉土地的那一刻,我猜一定是太激動了,老人家突然失去聲音,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件事情離他往生十多年之後的今天,回想起來仍然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這中間還有一段我帶他跟著師父上人學佛的經歷。剛開始的時候,我以每一個月需回寺帶讀書會,一個人去沒伴為藉口,半撒嬌半要求,請他跟我作伴一起去,他因此而有許多接近上人並聆聽上人開示了解佛法的機會。

記得那段時間,父女兩人留下來過夜,隔天清晨用完早餐,我們會一起在附近的山間小路散步,爸爸會分享他昨天參加讀書會及聆聽師父開示的心得或他的童年往事等等,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真的是這一生中,父女最甜蜜幸福的獨處時光。

我的大姊曾經罹患巴金森氏症長達十年,這十年正值我在南臺灣推廣讀書會、親職教育最忙的時候,不過我都會一個禮拜抽出一天,跟妹妹帶著姐姐三人出門,或聚餐或郊遊,我們把它稱為姐妹日。回憶起來雖然有對大姊因生病生理行動不便的不捨,但每一次相聚完,她不只非常的滿足與開心,還很期待下一次的相聚,現在想想還好當時有陪伴到。

我沒有陪伴到的是我的母親。她逐漸生病的時候,是我剛大學畢業,進入教職生涯的第一年,由於每天忙著教課,還需處理我當班導只小我六、七歲的四、五十位高一學生的各種問題,我完全無法甚至忽略母親想要兒女陪伴的需求,一心只顧著自己的工作,當時照顧她的只有大妹一個人,想想當時媽媽跟大妹兩個人一定覺得非常的無力無助吧!

母親病得很重的時候,有一個週末,我從鳳山跟著回家拿換洗衣物的妹妹到屏東基督教醫院去探望媽媽,或許她已事先知道我會去,所以我跟大妹兩人抵達的時候,只見她倚傍在醫院的門口等待,不知道已經向外張望我們到底有多久了?以後每每想到這件事,內心就會現出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中的這段經文: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引頸期盼的畫面。

正因為如此沒有陪伴到所帶來的遺憾,母親往生之後經過非常漫長的歲月,每每在夢中夢見母親,我都會哭到醒來,淚水沾濕了枕巾。

爸爸學佛之後,每一次寺裡有大法會,我們會帶他去參加,但都把老人家「放著」,我們就回家了,走前還哄騙老人家只要抽得出時間我們會再來,但通常連著七天我們就不見人影了。總要到圓滿的最後一天才又會去把他接回家,看到我們他總會說:「這七天每炷香結束,我都會站在護法亭,高高的望向一樓的山門,等著看你們會不會出現?」

爸爸晚年雖然我有陪伴到,但這個讓老人家望不到兒女的畫面,現在想來仍然非常不捨後悔莫及。

走筆至此,最後我最想說的話就是:照顧父母要細心耐心,而陪伴父母要更趁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