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養愚齋隨筆》 一張書籤的啟示 /慧深法師

讀小學時,同學送我一張書籤;小小的一張紙上,畫了一隻母雞,帶著一群只有比米粒大的幾隻小雞,旁邊卻有一粒比小雞大好幾倍的鑽石,在炯炯發光,其他甚麼都沒有了,而從抬起頭,有些企望的表情口中引出一句話:這要是米該有多好。

當時我的年紀雖然不大,但是才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老百姓的糧荒,而且父親就被日本人調去做軍伕,一家十幾口的生活都落在母親的肩膀上,才光復不久。所以看到這隻母雞雖然看到價值不菲的一顆大鑽石,但是對於飢餓小雞卻幫不上忙,難怪母雞會嘆息說:這要是米該有多好。

大雪紛飛的日子,你衣衫單薄的走在看不到邊際的雪地上,沒有看到避雪的小茅屋,也沒有可以禦寒的厚衣裳,縱使發現有足夠可以購買千棟華屋、萬擔珍饈的黃金在前,又有甚麼用?

也是在我小學的時候,看到一則小故事:

有個學生,家境很富裕,他又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當然對他寵愛有加,不管飲食、衣著都有異於一般的孩子,所以羨煞了他的同學;因為他家離學校較遠,上下學都需要坐一段路的火車。有一次,火車快開了,他快步終於趕上了火車,火車開動了,可是因為他跑得過快,他腳上的一隻鞋子突然掉到車底下,車子才出火車站不久,開得還不是很快,他楞了一下,毫不遲疑地把另一隻鞋脫下,用力向後方丟過去,站在他旁邊的同學說:「唉呀!你的鞋很貴欸,你怎麼把他丟下呢?」他毫不遲疑的回答說:「我知道鞋子很貴呀!但是我已掉了一隻,剩一隻能穿嗎?而我掉下去的一隻必定會被人撿到,如果我趕快把另外一隻丟下去,他有一雙鞋,仍然可以穿呀!大家都只有一隻鞋,縱然很貴,又有何用?」我被這位同學的當機立斷感動了很久,也對物品的價值不在東西的貴賤有了新的認識。

這張小書籤和丟鞋的小故事,大大的影響了我的這一生:

寒流來襲的時候,當一個衣衫單薄的窮人來到你的面前,你應該先給他一件禦寒的冬衣,而不是一直跟他講「因為過去富有時不肯布施,所以現在窮到沒有錢買寒衣……」的道理。等他吃飽了、穿暖了,你講給他聽的道理他才聽得進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家五十多年,而且在未出家前就參與了弘法的工作,這些年來深深覺得做為一個出家人該負的責任不是法會時帶大家在大殿唱誦,甚至於熟讀經書用嘴巴講講佛法而已,薄地凡夫煩惱無盡,我覺得作為出家人的責任就是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自己和眾生煩惱的習氣,當自己的煩惱起時,能及時觀照,用佛在經中告訴我們的道理斷除自己煩惱,更在眾生有煩惱時,不是只告訴眾生一些空洞的理論,而是能及時給予正確的觀念和作法,讓大家能出迷茫―在大家飢餓時,應該給予米糧,而不是鑽石。

最怕的是,我們研究了一些佛教的道理,當自己碰到一些困擾或有人請教時都用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去指導人家,讓自己和自己教導的人都蹉跎在錯誤的道路上……

記得有一位佛教徒告訴我,她的兒子因為是在佛教家庭,所以發了慈悲心想學醫救人,後來進了醫學院之後發現常常要用活生生的動物做實驗,所以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痛苦。她說幸好有懂佛法的人告訴她一個妙法,她終於可以解決兒子的煩惱了。

我很好奇,她到底用甚麼方法可以解決兒子的困擾和痛苦和煩惱了,方法是:目前在醫學院解剖實習時因為用來解剖的人體或動物不多,所以都是採取幾個人一個小組一起學習,那位教她的人的妙招是:只要每一次解剖時妳的兒子不要動刀,只要在旁邊一面看一面做紀錄就不會犯殺業了!我聽了大吃一驚,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真是和佛菩薩教給我們的道理背道而馳!

第一,如果你不想做庸醫,你必須樣樣都學得精確,才不會誤事,如果學習時你沒有親力親為,以後一定誤事。

我還在讀書時曾經聽過一個真實故事:當時我們學校對面是美軍顧問團的宿舍,有一位美國太太認識了一位從大陸東北來的老師,她吃到美味的水餃覺得太好吃了,她想那麼好吃的水餃回到美國就無福享受了,於是她希望老師教她做水餃;從揉麵粉擀水餃皮、弄水餃餡,到包水餃每次都很用心學習,而且都做得很好。

她的先生終於要調回美國了,這位太太在臨行前要求老師說:我要回美國了,這一次她從備料到做好水餃希望別人不要幫忙,她要自己一手包辦,這樣免得沒有熟手幫忙,她的水餃做不成。老師和其他人真的都沒有插手,而她做的水餃老師也認定及格了。

回到美國,她為了展現她在台灣做水餃的工夫,特別請她的親戚和鄰居及朋友到家裡來,要請大家來吃她用功學回來的水餃。她一早起來趕快上市場,忙了一整天,約定的時間到了,她終於到廚房下水餃,可是當要起鍋的時候,她自己愣住了,因為她的一鍋水餃都成了麵糊……。她覺得很窘,而且再試幾次水餃還是煮成麵糊。

這位美國太太百思不得其解,還是再買了一張機票回來請教老師;老師讓她全部自己重做一遍,也全部沒有錯誤,老師也很懷疑她為什麼煮不好,當時說:「好了,你可以煮餃子了。」她趕忙弄了半鍋水放到爐上開了火,就趕快把水餃放下去了,老師終於發現了美國太太把水餃煮成麵糊的原因,因為美國太太再學習的時候做完餃子就坐下來和大家聊天,等廚房煮好了,她一起和大家享用,難怪不知道煮水餃要等水煮沸了才能下鍋!

學醫之初,更不能只看到別人動手,不去體會吧?

再者,我們不能為了怕殺生自己要受多病短命的果報,所以把殺業推去讓別人承當。

佛在本生經中「割肉餵鷹」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在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成道之前,有一世是護念眾生、慈悲為眾的國王,名叫薩波達。有一天釋天王化作一隻老鷹,追趕撲殺一隻鴿子,鴿子飛到薩波達國王的腳下要國王保護,老鷹抗議說,你保護了鴿子,我會餓死呀!不然你就提供其他的肉讓我果腹,國王認為我不能為了鴿子喪失其他動物的生命,於是他毅然地告訴老鷹,我為了保護鴿子,我願意割我身上的肉來換取鴿子的活命,老鷹說,那可以,只要鴿子有多重,你真要割等重的肉給我,那才公平。薩波達國王認為一隻小小的鴿子,就算他割身上的一些肉應該就可以救鴿子的命了,殊不知把鴿子放在一個天秤上,自己的肉放到另一個天秤中,割盡了自己的肉,重量還是不及鴿肉。這時帝釋天所化的老鷹就故意問國王說:「怎樣?你為了救一隻鴿子割盡全身的肉,現在應該會很痛苦很後悔了吧?」薩波達國王說:「為了救眾生的命,我縱算把全身的肉割盡,我也絕不後悔…」這是何等的菩薩心腸,既然不願讓鴿子給老鷹吃掉,寧捨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拿其他的生命替代!

佛經中教了我們很多的道理,但是每一個道理都是要落實到我們的生活中拿來應用,而不是只尚空談。

四十多年前,高雄一位洪居士告訴我一個小故事,雖然是一件小遺憾,可是這件事卻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事情是:

洪居士少年時並不是很富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奮鬥,事業有成,有了富裕的生活,他發願只要自己有能力,他要盡力去幫忙生活拮據的人。

洪居士在天氣寒冷的某一天開車經過高雄一條熱鬧的大街,那時天氣非常寒冷,他自己都穿上了厚厚冬衣,卻發現在百貨公司的騎樓下有一對衣衫單薄的母子哆嗦著摟在一起。他下車關注了一下,覺得那一對母子很可憐,決定要想辦法幫忙那對母子。他摸了一下口袋,還有幾百元,雖然夠他們母子吃幾餐飯,但是他想除了有得吃,在那麼寒冷的冬天,應該還要有保暖的衣服和可以蓋的氈子。於是他告訴那個媽媽說:你們別走,我去去,馬上回來。

他的家住左營,他從高雄的七賢三路開車回到左營,多拿了些錢,也拿了禦寒的毛氈和衣服,到達那個騎樓下,那對母子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他再仔細的尋覓也找不到那對母子。他很懊惱,那麼冷的天,要那對母子在寒風中等他,又不知他是否真的會回來,而且七賢路到左營來回還要一段時間,他很氣自己怎麼那麼笨,當時如果只把口袋的錢留下來,那對母子最少可以買很多餐的東西,少餓很多天的肚子……。有了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學到了做善事要及時,不應該計算數量有多少,才不會再發生像洪居士那樣的遺憾。

也差不多在那段時間,我聽到一個人意外受傷,送去醫院治療要花一筆很大的費用。他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如今重傷,不但家中的老母和幼兒的衣食都有問題,更無法支付醫療的龐大費用。我當時聽到這個訊息,決定撙節精舍的一些費用,請人把錢趕快轉給這位告訴我消息的人送這位受傷的人去醫院治療。

當時有位在某慈善機構幫忙募款的人士正好在座,她對我說:「法師,你可不可以把你要幫忙的這筆款先捐到我們那裏,我們很快做個訪談,再把錢轉給他,我們不會拖很久的……」他一直強調,只是轉個帳,讓這個機構有個成績,我還是以爭取時間為由,婉拒了。

實際行善與為名行善,真的有一大段的差距。

最近,有一位經常參加佛教國際活動的人士,告訴我某個大團體的領導人,帶領一批學佛的企業家,常常跟他講佛法,也常常參加佛教活動,領導人當然全部茹素,但大部分參與活動的企業家卻選擇葷食,很多人看來身體都不健康,聽說這位領導人非常慈悲,看到那些常常跟隨他的企業家身體都發生了很多問題,就發願說:這些人都在護持道場,如果他們吃眾生肉,那些眾生因痛苦而起瞋恨心的話,我願意以身受報……。果真,這位領導人從此以後身體就有病了…

我真為這位領導人扼腕,這一團企業家口袋中多的是鑽石,缺的正是不殺生的正確觀念;就像對一個常常酗酒鬧事的人唯一的方法是讓他戒酒,而不是每次出事的時候,你去警察局替他作保或幫他繳罰款就了事了,否則等他造成憾事,想要救他就來不及了。

請記住,當別人口渴的時候,該給的是水,當別人飢餓的時候該給的是米,而不是鑽石。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