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如來十號」講解(七) /慧深法師講解 弟子王龍童紀錄

七、無上士

  「無上士」的「士」是人。許多人將佛神格化,這樣不對;將佛當成神,將菩薩也不看成人,這都不對。

  我初學佛時,看到佛、菩薩像,認為人之中沒有佛與菩薩,因為佛和菩薩與人的層次分隔很大。這種觀念,可能初學佛的人都會產生。甚至每當聽人家說某某人是菩薩,我們會說:「他只是個人,怎麼可以稱為菩薩?」其實菩薩也有小菩薩,真真實實發了菩提心,開始修菩薩道,好像是個幼稚園的菩薩行者,直到等覺菩薩行者,已經與佛相去不遠了,通通叫做菩薩,這中間有五十個階位,其實何止千百萬個階梯哪!譬如平時我常發脾氣,現在開始發願只說柔軟語,這也可以稱為菩薩,因為已經開始少給人煩惱了。以前我愛胡言亂語,人家說話時愛插嘴,使人煩惱,看到我就害怕,因為人家的好話常被我誤解。現在我們發願修正它,向著覺悟的道路走,直到無上士。已經沒有比無上士還高的階位,就是成佛了。

  無上士是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或者懷疑釋迦牟尼佛已經是無上士,怎麼還有阿彌陀佛或其他佛比他還高?無上是極致,每個人都可以達到,達到這個極致,就稱為無上士,並非只有釋迦牟尼佛可以稱無上士,也不只阿彌陀佛才可稱為無上士,只要我們做到零缺點,沒有負作用,不讓眾生起煩惱,不使眾生受痛苦,都可以叫做無上士。

  各方面都做到零缺點才稱無上士。八萬四千煩惱裡面,減一個煩惱,就有一分向著覺悟前進,就可以稱為菩薩。將八萬四千煩惱都了解到極致,如果還有一點點塵沙無明,譬如十萬平方公尺裡面還有一點沙子,還不能稱為佛。任何污染與無明都沒有了,才可以說它完全乾淨(無上清淨):佛。如果一個人其他都很好,只有煮菜被嫌棄,我們還不圓滿;擦桌子,被嫌棄了,我也不圓滿;說話被嫌棄,我也不圓滿;椅子放地上時,用力一丟,或慢慢放下去,但是發出一點點聲音,也不圓滿。總之,任何事情都做到沒有缺點,才能叫做無上士。

  剛才我就說過,表揚任何人,要將他最好的方面表揚出來。譬如《普門品》說,供養觀世音菩薩,勝過供養多少多少的什麼聖者,豈不是觀世音菩薩最好?說到普賢菩薩時,又說其他菩薩的大願都不及他。這就是將他們最好的地方拿出來表揚,作為代表;希望大家跟隨阿彌陀佛言行時,我就向大家說,世間上找不到像阿彌陀佛這麼好的。佛佛平等,每一位佛都是零缺點,阿彌陀佛可以稱為阿彌陀無上士。聽到某佛某方面好,會以為其他的部分他沒做好,其實,到達無上士的程度,他的任何方面都零缺點。

  今天教我們追隨阿彌陀佛,明天教我們追隨藥師佛,後天教我們追隨彌勒佛,大後天教我們追隨世自在王佛,跟來跟去,最後不知道該跟誰學習。其實,你所追隨的人很好很正確,只要追隨一個就對了。假如我對你說:「你跟隨黃金庫某某居士走最正確!」對呀!他要到寂光寺,跟著他走,就能到達你的目的地寂光寺,跟著他走就是最正確的。又一會兒,這位居士不在場,我對你說:「你不要跟隨別人,跟隨某某人最正確,因為某某人可以帶你到目的地。」如果你們住在台北,我對你們說:「你們在台北跟隨某某人最正確,他常常到寂光寺,跟著他走絕對不會錯。」大家都要達到清淨佛性,跟隨那些完全沒缺點的佛陀,跟誰都完全正確。換成我的話,亂帶路,也許遇到死巷走不通了,還得倒車回來。我經常這麼想:「這條路也許可以走。」一走進去,開車的師父說:「師父!沒路了。」必須開回頭了,本來一個小時會到達的地方,我們開了兩個半小時還沒到。我們眾生都喜歡跟隨那種愛出鋒頭、假裝很行的人,亂帶路、亂走,真能老老實實帶路的人,我們偏偏不肯追隨。追隨阿彌陀佛走,要到清淨覺悟道上,最直最好走的路就是念佛,每個人念佛,就能很快到達目的地,是徑中徑又徑。有人認為這麼容易到達沒意思,偏偏要左轉右彎,到處去參觀。在這裡說說玩玩還可以,生死路途不要彎,生死路真要玩,亂轉亂彎,如果玩到半途沒汽油,走不回家,就麻煩了。眾生喜愛學這學那,認為有意思,只有一句佛號念到底很無聊。結果為了有趣,將自己切要修行的時間玩掉了,迷惑,不能了生死,輪轉在六道之中,這是很危險的。如果在出發地點追隨該地的熟門熟路的人,不同地方的人追隨不同的人,都能順利到達想要到達的目的地。大家絕對不要以為我說某人帶領比較好,可能某某人帶領比較不好,其實,你住在甲地,我一定告訴你追隨甲地某某人最好。道理如此,並不是哪一尊佛最好,其他的佛不好。說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最勝,地方最好,壽命最長,這只是將阿彌陀佛的特點說出來,並不表示其他佛不如他。

  這裡說到人中最勝,在人之中他已經最殊勝,稱為無上士。《涅槃經》曾說一個譬喻:人之中,頭最高,與手、腳不同。頭不只是最高,當腳斷了一隻還不大要緊,手斷了一隻也不大要緊,甚至手和腳全沒了也不大要緊,一旦頭沒了,一定活不下去,假如沒頭還活著,就是天下大奇聞。這比喻著佛是三寶中最尊貴、最上,佛與法、僧不同。其實,法本來就存在,只是我們沒發現這樣最對而已,並不是有佛才有法,佛能夠將法了解到最極致,講到最極致。有這些法,佛能覺悟,我們不能去覺悟而已。

  僧也跟隨佛學習。現在有很多出家人,包含我在內,有時會假裝很行,胡亂說法,說了以後,發覺說錯了,想解釋卻沒機會,想收回那些話也不能。佛親身體驗以後才教我們,絕對錯不了。

  佛的覺悟到了極致,明行都已經足了,當然就是無上士了。

  《涅槃經》又說:「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有所斷,就是還有不好的習氣要斷除。有些人說他會說髒話,現在十分鐘才說兩次,以前一分鐘說三次,雖然進步了,仍然有所斷,仍然有進步的空間,不能稱為無上士。還是有缺點、有煩惱、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不能稱為無上士。

  以前我剛開始學佛,有一位居士與我聊天,我說我的肚子裡沒學問,缺少東西,他說:「無學才好,如果還要背著書包上學去,還有所學,還沒到達究竟,妳如果已經無學,不必再學習,就是每種事情都會了。」有所斷,還是凡夫,無所斷,才能叫做無上士。

  《會疏》說:「業惑淨盡,更無所斷,於三界天人凡聖之中,第一最上無等,故號無上士。」業是有所造作,惑是心中不明白,是無明。業與惑都沒了,不必再斷除業與惑,在三界天人凡聖當中,已經是最好的。如果有十個人同時做得到這一個境界,這一世就有十位佛,假如這裡坐著的每個人都到達這個境界,這裡就有幾十位佛。可惜我們都還會轉彎路旅遊,還是會有處理錯誤的情形,還沒能成佛。

  我未出家時,有位法師對我說:「李小姐!我說妳是佛,妳承認嗎?妳如果承認,我馬上向妳頂禮。」被那位法師這麼一說,我頭暈了。我說:「如果說我也有佛性,我承認;如果說我是佛,我不敢承認。」他說我不敢承認我是佛,我沒勇氣,不敢承擔。其實這話是錯的。在一大堆金礦裡面混有砂子、石頭與污穢,不可否認,裡面有金沙,如果能將其中九百九十九車的雜質去除,剩下一車的金質,它就是純金。臺灣有金礦,因為去雜質的工作成本很高;花蓮那裡有河流,裡面含有金子,大家都懶得去篩取純金。其實,每個人都要努力地將性命中的雜質去除,如果不肯將雜質去除,黃金永遠不能顯現。人家做了,一天所得的黃金賣得三十幾元,也可以拿來買一條苦瓜吃,可是我們都不做這個工作,就永遠得不到黃金的利益。所以說我們有佛性,將來我們可以成佛,這種說法我們可以承擔,但能承擔並不等於我們就成佛了。

  現在有很多學某種法門的人,說他們要學習的是即身成佛。這非常危險。可是他們很驕傲,每次看到淨土宗的行者,就說:「你們學習那種法做什麼?幾輩子也成不了佛!我們持咒成就,今生就成佛了。」我曾經看過兩位法師,真正是這樣,他說:「某某人,妳還是來學這個法,我為妳灌頂。」我說:「頭頂上怎麼灌?」他還說他每天拜佛要拜十萬大拜。他們真的天天去大拜,拜的地方,下面是存放骨灰的塔,兩個人每天拿幾個饅頭就去那裡拜。拜到後來,兩人都患脹肚子的毛病,脹大到受不了,後來才知道肝有了毛病,沒幾年才在中年就往生了。這兩位修行人要走的時候,都非常痛苦。其中一位才三十幾歲,兩位法師都非常有才華,但是因為執著即身成佛,每天猛拜,沒有體悟佛法,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實行,才有這樣遺憾的下場。

  我們確實都有佛性,包括你我,包括現在正在地獄受苦的眾生,大家都有佛性。墮在地獄中的人,好比金砂裡面加入許許多多垃圾,本來篩選幾畚箕,就可以得到一些黃金,因為垃圾加入許多,結果取不到黃金,反倒是加入更多垃圾污穢。人道中的我們,有些許聰明,有時候知道掃無明掃塵埃篩去雜質,有時候自己不能把持,又丟進垃圾,因此永遠不能使佛性顯現。那兩位法師太有自信,以為今生立即可以顯現佛性;真正有成就的人卻不自誇,到走的時候,人家才發覺真有本領的人走了,想親近也已經來不及了。這種人表面上看來不起眼,再平凡不過,我們都認為他是凡夫,沒什麼了不起,不肯向他學習。他憑什麼教人家怎麼走路?怎麼坐?眼睛不可以怎麼?其實他只是將平時容易疏忽,有失威儀,或使眾生煩惱的行為說出來,警惕大家改進而已。以眼睛的威儀而言,瞪眼或斜視,使人家覺得討厭是必然的,可是有人被勸告時,會反駁說:「你管我!我的眼睛就是要這麼看人!你不要看我就好了。」這樣的想法與行為就錯誤了。

有一次,有一位遊遍全世界的旅行家,他有兩位朋友想出國旅遊,那時候已秋末冬初,一位想去新加坡、馬來西亞旅遊的朋友說:「你說我該帶一些涼爽的夏天衣服,對嗎?」這位旅行家說:「對!對!記得帶幾件薄衣服替換喔!」(因為東南亞長年溫度都在攝氏三幾度)另一位朋友說:「你叫我要帶幾件禦寒的夾克和大衣嗎?」這位旅行家說:「當然當然,否則你會受不了!」(因為這位朋友是要到冬天有時候會下暴風雪的東北亞∣北海道,氣溫有時到攝氏零下六、七度至十度)一位從來沒有出過國的朋友就問這位旅行家說:「他們兩個一個說要帶薄衣服,一個說要帶厚衣服,到底哪個對?」旅行家說他們都對!這個從未出過國的人還是滿臉狐疑,而旅行家卻了然於心,而且絕對不會指導要去熱帶地區的人帶冬天的衣服,更不會叫去寒帶地區的人帶冬天的衣服,當然也不會建議照臺灣的天候準備衣服就可以了。

  《智度論》說:「涅槃法無上,佛自知是涅槃,不從他聞。亦將導眾生令至涅槃。如諸法中涅槃無上,眾生中佛亦無上。復次,持戒、禪定、智慧,教化眾生,一切無有與等者,何況能過?故言無上。」涅槃就是要了生死,了生死就要做到零缺點。譬如我和某人相處,平時我都很照顧對方,某天他自顧自享受,卻不照顧我,若因此而生出煩惱,放不下,這就是還沒了生死。所謂了生死,就是不再生死輪迴。怎麼能不再出生?我們造作了業,必然被業牽引來出生。但是,死是臭皮囊死,我們的心真正如如不動,你吃就吃,我不動念,他大吼大叫,隨他去,我也不動念生氣,能夠完全不起心動念,就是佛的境界。眾生在那裡爭論不休,這個對,那個不對,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佛都不起念時,到底要說佛是對還是不對?過去有個弟子問師父:「師父,我這樣對嗎?」師父說,「你對!」另一個又進來,說:「他說那樣應該不對,我這麼說才對呀!」師父又說:「你對。」後來他的侍者問:「到底哪個對?」師父說:「兩個都對。」凡夫一定覺得很懷疑,因為佛的心都已清清楚楚的明白。涅槃法無上,佛對世出世間的一切都已有正確的了解,自己知道是涅槃,不需要別人印證,也不必聽人家說。所以對別人的疑問都能正確的回答,因為我們不知道,所以要從別人那裡求得印證,甚至於對兩個不同的疑問認為都對,更不能明白。佛了解自己做的已經到了極致、圓滿,而且他能引導大家做到這個極致、最圓滿的境界,這等於是所有一切法中,涅槃最高無上。

  涅槃是不起生死念。我們一念之間,說這花很漂亮,可是茉莉很香,玉蘭花更香,一念之中生死不斷。你喜歡的茉莉花被拿走了,你起煩惱,雖然茉莉很便宜;你想坐的椅子被坐了,拿別張椅子讓你坐,你也煩惱了。念頭的生死,念頭起起落落最是可憐。

  眾生指十法界眾生,眾生當中,佛就是最高無上。這位無上士,他持戒,他的禪定,他的智慧,乃至教化眾生的能力,沒有人能比得過他,沒有人能超過他,所以說是無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