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樂當「閒老」 /盧桂櫻

「閒老」,是指身心悠閒的長輩。

在台灣,長輩都很操心忙碌,很少能悠閒。「悠閒」指的是,兒女長大後,長輩可以不要再擔心干涉兒女的種種,而得以身心保持在一種較為輕鬆自在的狀態。

以下所講的每個故事,並不是指任何特定的人物。不過,讀完之後,大家可以判斷自己是不是「閒老」?或者可以更明確的選擇自己要不要做「閒老」。

故事一

甲媽媽有次聽媳婦說,要趁兒子的出差日,自己帶小嬰兒回婆家,給婆婆看孫子。她喜出望外,當天起了個大早,特地去果菜市場挑選了一些大又甜的有機水果,好讓媳婦帶回家。

不料當晚,兒子卻來電質問媽媽,為何給又抱又背的媳婦添麻煩?媽媽百思不解,媳婦為何不拒絕?自己明明是一片好意啊!

換作是「閒老」,她一定知道多數的媳婦,不會或不敢拒絕婆婆的好意,所以她會在事前先問媳婦,需不需要媽媽做這件事?即便沒先問就買了,也會尊重媳婦想不想帶或喜歡帶多少的意願。

故事二

乙媽媽的兒子剛結婚不久,媳婦是醫生,尚未懷孕。

有天,親家母來電,提及她自己全生女兒,擔心基因會遺傳,到時不能給女婿生兒子,該怎辦?乙媽媽一聽,立刻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一份包生兒子的偏方,不料媳婦拉下臉回應她:「我自己是醫生,為何要信偏方?」乙媽媽一頭霧水,明明是為了回應親家母的擔心,她才急著去做這件事,怎麼反而變成自己像鄉婦、雞婆?

換成是「閒老」來處理,他會當下立刻就安慰親家母「生男生女都很好」。因為他了解,現代社會的男女,要不要結婚?生子?生幾個?何時才生?誰幫忙坐月子,帶孩子?年輕人都自有規劃與想法。長輩若能不操心,不干涉,不催促,不搶著做,才真能樂得清閒,做個道道地地的「閒老」。

故事三

還有丙媽媽。她最興奮的莫過於週休二日了,因為娶的嫁的,在這兩天都會應她的要求,回來享受天倫之樂。

這兩天,丙媽媽負責包辦一切,包括買菜煮飯切水果以及事後的收拾,她絕不假手兒孫,她要讓他們回來放鬆純度假。但事與願違,她發現大家並不熱絡,大人小孩都擺出應付,提不起勁的姿態。為什麼呢?他們明明回來除了吃喝玩樂之外都不用做什麼啊?

換成「閒老」,他會想,年輕人也有屬於小家庭自己想要的天倫之樂呀!真要團聚,一個月一次足矣,他會把剩下的時間,拿來安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又充實又開心,完全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故事四

丁媽媽呢?兒子是醫生,婚前,媽媽便固定兩週一次,帶著大包小包去台中看兒子,順便打理兒子宿舍的一切。

兒子婚後,她依然如故,完全聽不出小倆口為了不歡迎她而不得不編出的「家裡會沒人在」的任何藉口。直到兒子有次明說了「這些事我老婆都會做,拜託媽媽不用再來啦」,才突然驚覺自己面臨了「兒子有了媳婦不要娘」的窘境。

如果是「閒老」,他怎麼想?他會想通:「雖然我是好意,但媳婦會怎麼解讀?認為婆婆嫌她不能幹?還是婆媳在爭主權?」

所以「閒老」會識相地退出,她知道小家庭已有女主人,長輩自應拿捏主客的倫理與分寸。其實做客容易做主難,自己何不樂當悠閒的客人呢?

走筆至此,不知道大家看出「閒老」的智慧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