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釋懷陰霾 學習感恩 /王晴雯

記憶當中,我自認為是被媽媽遺棄的孩子,打從弟弟出生後更成為受虐兒,無論有無做錯事都得忍受一陣毒打與責罵,甚至被趕出家門,直到夜深人靜時爸爸才能偷偷開門讓我回家。

回想學齡前的我除了無助外,還多了憎恨和自卑,在一年之中說不到十句話,外人與我對話時,我只會點頭與搖頭,完全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家人都無法理解為何媽媽的行為如此怪異,我更無法接受自己怎麼會有這樣的媽媽,所以當爸媽協議要結束此婚姻時,我比誰都還來得高興!

當時烏雲籠罩著這破碎的家庭,原本打算移民國外的爸爸在因緣際會之下認識淨蓮念佛會的法滿師父與性定師父。師父也非常有慈悲與耐心,運用智慧將我們全家引入佛門,就這樣一晃眼,我就在淨蓮念佛會、寂光寺順利長大了。

就讀護理系的我,畢業後曾擔任精神科護理師,對於生心理的疾病比一般人更為了解,在協助醫師治療病人時游刃有餘,但當自己成為主角時卻無法忘卻幼時的陰霾,心中對於「媽媽」感到非常不悅,甚至直呼她的全名,「媽媽」這個詞語至今讓我很難脫口而出,說實在,我好痛苦!

某日閒逛網路時意外發現一本書《擁抱不完美:認回自己的故事療癒之旅》周志建著。在這本書裡,作者說了很多關於自己不完美的母親、不完美的自己的故事。從這些故事裡可以看見自己,也願意開始說故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進而把自己的不完美給認回來。故事療癒在於讓我們得以重拾生命中每個碎片,然後把它們拚起來,使生命變得完整。這個歷程,就是自我接納,就是你與自己的不完美「和解」的過程。

讀完此書後,我也試著運用心理學技巧,將自己的意識(受外在行為改變)、潛意識(原始最真實的感受、不受外界影響)分開,去回想當時被毒打的情景。第一次體驗,僅感受到我恨媽媽;第二次體驗時,原來我恨媽媽千倍,甚至想致她於死地,我恨所有家人,為何當時都不來救我,不幫我說情;第三次體驗時,加入佛法觀點,原來這就是因果循環,我願意歡喜甘願受!

經過三次的體驗,我的心也釋懷了。明白當時自己無法「接受、承認」最原始的感受,只能不斷地偽裝堅強、獨立;此外,從小被教導要「孝順」,與我的內心產生矛盾,為何她對我如此差勁我卻要孝順她?在這樣心理不平衡的狀態下,導致我時常無意間頂撞家人,殊不知又再造業,真是慚愧啊!

雖然釋懷陰影,但卻無法心甘情願地為母親做功德以報答父母恩。在二○一四年的佛七法會某位善知識問我:「割傷和心理創傷如何治療?」我答:「割傷屬生理疾病,只要將傷口清創乾淨、敷藥、保持傷口乾燥,約十天傷口癒合即可;但心理創傷則要先面對、接受,若一直逃避,即使過了五十年,傷口仍好不了。」又問:「了解因果的妳,未來還要繼續牽扯嗎?」我答:「不要了!因果歷歷不爽,此生甘願受果報,且要報答現世父母恩,我願意做功德迴向給現世父母和累世父母師長。」回答完我轉頭看佛像,似乎感受到佛菩薩欣然地對我笑,我的心也踏實許多。

心理學的知識是普及化的,但鮮少人加入佛法的因果教育,我真的感到很幸運,將兩者併用治療自己的心理創傷。最後感謝我的母親十月懷胎辛苦地把我生下來,也因為與母親的爭吵事件,讓我才能認識師父並學習佛法;感謝傷口,讓我親自體驗才能印象深刻,時時警惕自己凡事要小心謹慎。學佛,是我此生最大的福報,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