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拜懺真有那麼好?(三) /盧桂櫻

如同過去兩年,今年我也趁同修和大女兒的表演團隊去大陸巡演時,提早在五月下旬,安排時間自己在家裡先拜梁皇懺。

由於這已是連續的第三年,覺得一次比一次更專注與熟練,不只時間花較短,讀錯的地方減少;而且全程長跪不曾坐下,腰與膝都比之前兩次更輕鬆安適。

拜完懺後的一個月內,我因皮膚出狀況,精神其實不挺好,卻在做每月的例行健康檢測時,發現並未受病、藥影響,「免疫力指數」不減反增,而且升高很多,表示拜完懺後我的身體變得更好。

這又再一次印證師父所說的「禮佛消業障」,愈拜愈健康的道理。

不過這次最大的心得是懺文對我的啟發。經文有段是這樣說的:「又復無始已來,至於今日。依身口意,行不平等。但知有我身,不知有他身。但知有我苦,不知有他苦。但知我求安樂,不知他亦求安樂。但知我求解脫,不知他亦求解脫。但知有我家,有我眷屬。不知他亦有家,有眷屬。」(梁皇寶懺卷一懺悔第三)

說到眷屬,各位,當我們在用餐時,你們想過畜牲道也有眷屬嗎?眷屬間也會相愛,也有「愛別離」苦嗎?

記得我在寂光寺出版的《妙音》雜誌第41期,所寫的「為母則強」一文中,提到有隻母鴿在我家窗台下蛋,為了守護鴿蛋中的骨肉,母鴿所表現出來的,令人動容的無所畏懼以及耐飢耐渴的精神。

其實在小鴿誕生的前後,便有隻公鴿每天數次來探望,每次都會叼來少許枯枝乾葉或羽毛,想築可以孵育孩子的窩,不過很快就都被風吹走,一直沒有築成。母鴿也只好更努力的孵,把蛋壓在自己的腹下保暖保安,日夜不分離。

那段時間我常看到這一對鴿子夫妻並排,一起分享我提供的咒水、米粒(我沒有飼養之意,只希望母鴿有體力可以養子),而且不時的互相咕嚕來咕嚕去的聊天畫面。

可惜這種溫馨時光並未太久。母鴿開始出現異狀,不吃不喝,每天壓著小鴿或偶爾嘴對嘴餵食外,常常一動也不動只是凝視著遠方。我才注意到,原來好幾天不見公鴿來了,最後才輾轉聽說,有人用農藥給頂樓的鴿群下毒,公鴿應是被毒死了。

我真的好難受!!終於明白而且深刻體會,母鴿正在受的「愛別離」苦。

還好沒多久,又多了隻母鴿來相伴並分享食物,鴿媽媽開始稍稍恢復原氣,不只能飛來飛去,而且會悠閒地旁觀小鴿學走學啄的動作。
看來這一家,又有一番新氣象了。

寫到這裡,我很感慨。其實眾生平等,而且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本無不同。但我們就是因無法不分你我而犯許多錯並受許多苦。因此覺者在經文中又說:「以不平等故,起彼我心,生怨親想,所以怨懟徧於六道。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並且教我們要「今日懺悔,願乞除滅」。(出處同前)

師父常說,要做到平等與懺悔,唯有靠同理心。最近在北捷發生的鄭捷殺人案,許多人說那些「鄭捷們」缺乏的正是這種心,請問,孩子如此,父母有沒有責任呢?

最近我常多次在安靜的餐廳,看到一些年輕父母只顧忙著拿手機自拍,無視孩子在嬰兒車上哭鬧;或放任稍大一點的兒童,在餐桌之間穿梭嬉鬧。這些父母絲毫不能體會孩子哭鬧背後的感受,也完全不管別人想要寧靜用餐的需求。

這樣的父母養大的孩子,將來若因此而變成所謂的「鄭捷們」那樣造業受報了,各位想想,這些家庭中的大人小孩,又如何能真的起懺悔心,來認錯道歉呢?

兩千多年前覺者就深知眾生各種造業的根源與來龍去脈。的確,眾生無論造何種業,還真千古不變,前世今生,戲裡戲外,劇情樣貌也都大同小異。寫到這裡,我還是要由衷地讚嘆覺者的大慈悲與大智慧。

一心頂禮諸佛菩薩!!阿彌陀佛!!

寫於2014寂光寺梁皇懺法會前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