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如來十號」講解(一) /慧深法師講解 弟子王龍童記錄

佛經的研讀與一般課程不同,無法有個固定的進度,總要清晰了解意義才可以往下研讀。所以我講經四十年了,經常是費了很久時間討論相同的問題,希望大家確實了解意義,這比死硬的規定進度還好。以前很可憐,讀書或聽講經,法師講完了我還是弄不懂意思,自己摸索多年。現在就用我個人的感受,將經文的意義說出來。假使我只是依照書本來讀出﹁如來十號﹂的意義,這沒多大意義,我能讀,你們也能讀,只是稍作解釋實在不可能明確的體會十號涵義。

  只明白「如來」二字夠嗎﹖容易嗎﹖其實「如來」二字包含著整部藏經的所有涵義,佛四十九年說的法只是「如來」二字,也是「應供」二字,要做到如來,要做到應供,需要注意因和果,怎樣才能如來﹖怎樣才能應供﹖怎麼才能正遍知﹖說的是如來二字,其實也要講因果。

  一、如來

  很多人平時念佛,尤其在晚課會念到「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老實說,我學佛的第一年就開始跟隨做課誦,早晚都做,對於如來、應供、正遍知等等十個名號,能夠像孩子念三字經一樣,念得滾瓜爛熟,可是每次找尋如來的意義,對於書中的解釋真是越鑽越進了牛角尖,不能真真實實的體會,所以自己開始慢慢思索:為什麼稱為「如來」﹖十號裡面有的是以他本身的修為:報身來立名。三身有報身、應身、法身。什麼是法身﹖就以醫師來說,將內科、外科、婦產科……等都已了解清楚,我們看到醫師還是跟一般人一樣,兩個眼睛、一張嘴、兩個耳朵、一個鼻子、兩隻手也都各有五隻手指頭,可是他於醫學上面對人體的生理構造研究得很透徹,有很深的造詣,才被稱為法身。有人鼻塞咳嗽,他知道可能不是感冒,罹患的或許是別的嚴重問題,鼻咽癌與感冒完全不同,病症卻又相似,會判斷錯誤的是我們凡夫,能夠立即正確判斷的是具有法身的人。我們各有法身嗎﹖「某人真有奇怪的本事,剛才看冰箱已經找不到菜了,沒多久他竟然煮出一道美味來。」他對烹飪法了解很清楚,現有的菜雖不多,他卻能夠調配幾道菜來煮,調配出很好的菜色,這是他的法身。這個法身是因為天天去學習所得的果報;醫生會了醫術,能為人診斷病症,為人治病,然後開診所或到大醫院服務,這時的醫師是應化身;研究醫學到了學士或碩士乃至博士學位。有了學位,就稱為學士、碩士、博士的報身,這是現應化身,如果是學士能為人治病的範圍較狹窄;到了博士學位,對於生理、病理各方面就了解得更清楚,跟學生的程度相差更多,所以換句話來說,煮菜的人也有法身、報身與應化身,因為他知道煮菜的方法;做裁縫的人也有法身,不論綢布、牛仔布或帆布,都了解布質剪裁的方式,這是有了法身;每個人本身就具足有法身。具足有法身從哪裡來﹖各行各業的人儘量從事研究,就有成果,所以他的醫師身分、裁縫師身分、烹調師身分……等都是報身。什麼叫做應身﹖學會以後,將它應用到眾生身上,就是應身。現在如果社會上某些公司、某些部門欠缺某些人才(就是具有法身的人)就登報徵詢醫師、設計師、理髮師、美容師……等,然後就有具有這些才能的人(有報身的人)來應徵,一旦被錄取,他就成為醫師、設計師、律師……等,去執行他的工作,這就是應身。以前我不能了解,慢慢倒映到日常生活中就了解。

  說到如來,這是以我們的立場看佛才稱為如來,站在我們的立場看那位向我們講經,領導我們修行的人。為什麼稱做如來﹖如來的後面還有一句「如去」。例如:女孩子在高速公路休息站上洗手間,口袋沒衛生紙,上小號還不要緊,如果本來要上小號,進去以後臨時起意而上了大號,不敢出來了;假使有人發覺她進去太久了,想到她可能缺衛生紙不敢出來,就將幾張衛生紙遞進去,她順利的解決問題,出來了,說:「妳真是菩薩!我在裡面想不出怎麼辦的時候,妳正好伸出援手,太感激了。」及時給與需要的人東西,這是觀察入微,能夠知道他的需要。有些孩子一直哭泣,他的父母親不明白孩子哭什麼,家裡樣樣都有,都可以給他,還在哭泣是什麼緣故﹖其實孩子可能因為沒伴侶而哭泣著,只要坐在他旁邊看著他玩,說:「不要緊,爸爸在這裡陪你,媽媽在這裡陪你。」孩子心安了,就不再哭泣了。父母親是孩子當時的如來。在孩子還小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陪著孩子維護他、照顧他、牽著他,到不需要再牽著孩子的手時,就可放手離開。

  如來與如去相當重要。當別人需要我們時候,我們立即參與,當別人不需要我們,我們還要一直參與,反而讓人家覺得絆手絆腳,很煩人。該消失的時候,我們能夠立即離開,不出現在他們的眼前。金剛經說:「如筏渡者,筏尚應捨,何況非法。」渡河時候非常需要一艘船或竹筏,渡過了淡水河,進入台北市區,駕駛著一部賓士轎車,後面還要拖著剛剛協助渡河的功臣──船或竹筏嗎﹖如果我們以為船或竹筏不應該放棄,否則再度渡河就沒辦法了。其實,三年裡或一輩子都不會再過那條河流,那再拖著船做什麼﹖上岸了,不該再拖拉著那艘船,這就是「如去」。

  如來,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對人觀察入微,非常體貼,對方很口渴時,給他一杯水,太好了;假使他已經灌了五六杯茶了,我們再拿著一斤一萬元的茶泡給他喝,他喝不下了要等一下再喝,我們卻硬要他趁熱喝,這就錯了。處理每一件事情都有正確的方法,具有智慧,我們就是如來。當人家很需要某些東西時我們適時供應就叫如來,比如如果人家需要的是藥,而我們卻給黃金,就不能稱為如來。如來是以我們的立場看對方,看釋迦牟尼佛,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不是阿彌陀如來﹖如果我們欠缺優美的環境,他為我們適時提供出最好的環境,他所提供給我們的正是我們需要的。所以,如來是以我們的立場來看教化我們的人,稱他如來。

  「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就是說照過去諸佛所說的一種,完全沒有改變,怎麼不變﹖諸佛講的是在人家需要的時候給與,包括慈悲二字都是如來。需要拔苦的時候,真正在那個時候拔除對方的痛苦,別人需要快樂的時候適時給他們快樂;但是不需要的時候,譬如已經吃得很飽了,還硬要對方吃下兩顆饅頭,就沒做到「如去」。如來的後面要加上「如去」,一般人都不了解如去。孩子吃豆漿就夠了時,還要他一天喝下幾杯牛奶,錯了。以前維他命是貴族吃的,家裡有能力買維他命,規定一天只能吃一粒,卻給孩子一天吃三粒,已超量了,孩子中毒了,不只不能讓孩子健康,反而把身體弄壞。所以如去就是做事情非常適當、適時、適量。該給就給,不該給就是不該給,這才是「如來、如去」。能確實去做,就是沒有改變。

  一個醫生學成行醫時法身、應身、報身三身具足;談論他對於某一科很精通,這是說他的法身;說他得到醫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這是說他的報身;說他幾點到幾點為人治病,這是應身。三身的分別要看講的人當時的立場而定,其實佛是法身、報身、應身三者具足,佛沒有具足法(身)怎麼能顯現應身﹖報身是果報修行後的證果,一個人所學多少,程度差別,報得不同。所謂小學畢業,中學畢業,這就是報身。

  如來在我們非常需要的時候會適時給與我們所需,甚至讓我們無所畏懼,如同觀世音菩薩是施無畏者,我們加以稱讚如來和菩薩,以後看到某人孤單無伴時,我們會說:「某某人別怕,我來和妳作伴!」因為主動與人作伴的人被稱讚了,我們自然會想向他們學習。例如現在研讀「一百分媽媽」,每個人將自己做的說出來,我們將每個人做的好方法經常拿出來稱揚,這也是一種修行,是一種德。

  人家需要時候伸出援手給與所需,這是如來;但是給與時心動了,有做了布施的想法,可是有分別心,產生眾生相,這就不是如來了,因為已經執相。他已經在做著,但是不著這種相,眾生需要就給與,沒有誰我願意給予,誰我不願意給予的分別心,而做了以後卻如同未曾給與一樣。又回到很清淨的心境時,他也不認為很清淨,他不著任何相。他不是不做善事,去做,但是不著相。
             
  這是以佛本身來說能夠如如不動,書裡頭也作了解釋,這是以私人來說。「我幫某人看家,幫他洗了兩個碗,大家不肯清理垃圾桶,都是我清理的。」有這種種執著的念頭就錯了,看到垃圾桶髒了,清理乾淨後就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或許你會幫某人做了某件事,但在你需要他幫忙時他卻袖手旁觀,你也不為此起煩惱,因為這些事情如同鏡子裡面的影像,只是因像所生,所以根本不用計較,佛的智慧怎麼被稱為「大圓鏡智」﹖請問圓鏡裡面有沒有東西﹖鏡光本淨,鏡裡面沒東西,拿來一個杯子來照鏡子,鏡子裡有沒有東西﹖有,杯子拿走了,鏡子裡沒有杯子了,如果還有杯子,就不可能再照見其他東西。我們再拿塊抹布到鏡子前,鏡子又照出抹布。佛的心裡就像大圓鏡一樣,本來就空空無物,一切都是鏡中的影子罷了!

  佛能夠成為如來,就是幫忙過需要幫忙的人以後,他不常常掛在嘴邊。我們凡夫已經發心向佛學習,今天熱心幫人,明天也熱心幫人,起初一切都不計較,如有人需要他幫忙,不管錢或物資,他盡力去幫忙別人,從來不計較;但是有一天他的錢花光了,又沒有房子住了,找以前曾經幫過的人援手,大家卻都不肯招待,他護持別人十年,一旦他沒錢了,大家都怕他,親戚朋友與兄弟姊妹都怕他,怕他向他們借錢,這時候他的心如果還沒動搖,他沒有煩惱。如果他會起怨恨心說:「以前他們欠缺時都來住我這裡,要的東西都在我這裡拿,等到我沒錢時,你們看,他害怕我了。」他有這種想法,他就不是如來。如來是無論如何付出,心都不會動搖;自己遇上困難,別人都不理會時,他的心也不動搖。人家需要的時候就給與,自己沒有那些東西就無法給與,不論給或不給他的心都不動搖。凡夫與聖人的差異就差在這一點。前幾天有個人向我說她住在某某地方,小叔回家鄉都住她那裡,現在她先生去世了,沒錢了,小叔們看到她就害怕,寧願住在汽車旅館。她心裡很怨嘆:「我做了這些,他們做的又是那種事情,差太多了吧!」當然以別人來比較,她做的算是很好了,但是心還有痛苦,對待別人好,別人對待她不好,她還有煩惱生出來,著相了。如來是就個人來說,不是對待別人能夠如來如去,是自己對於別人要有如來如去的心。不論幫人家多少忙,天底下的人後來連理會都不理會我們,卻能想:「沒關係呀!本來就是那時我有這個力量,所以幫忙他們。」這個如來才真正是如來。如同某居士說的,個人方面要如如不動,在飛黃騰達時候如如不動可能很容易,有幾千萬元,捐出一兩百萬元,不必計較,但是在自己沒錢,甚至負債時候,還能夠對於過去所行的善行未受到接受幫忙的人幫助還要如如不動,例如親友有東西好吃,剩的不肯布施給我們,還拿去倒掉,我們的心也不生出怨嘆,心中一點點痛苦也沒有,這真正是如如不動,才見真工夫。

  有人曾問到佛的十號,後面的註釋算計卻有十一號,如來特別挑出來,世間自在王是一個號,底下共有十個名號,合起來有十一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另外說世間自在王是別號,如來以下十號是通號,通號就是對每尊佛的尊稱,不限於釋迦牟尼佛,這個別號是什麼意思﹖

  譬如學校裡頭有二十位老師,都可以被稱呼為老師,老師是通號。林老師、王老師、盧老師、張老師這是對某個老師的個別稱呼,別號。釋迦牟尼佛可以稱為佛,藥師佛也稱為佛,有時候我們稱呼「藥師琉璃光如來」。為什麼稱為如來﹖如來與佛相同。盧博士與盧醫師其實是同樣的人,只是稱號不同而已。如來的十號是以他與我們常人不同的長處來稱呼,共有十種。怎麼有十號﹖老師的小孩子不稱呼他為老師,一定稱呼為爸爸或媽媽,他弟弟不會因為哥哥的兒子稱呼爸爸,就跟著叫他的哥哥為爸爸,一定稱呼他為哥哥,哥哥的學生一定稱他為老師,父母親不稱哥哥為老師,叫的是兒子或他的名字,十個人在十個角度來看他,有十種不同的稱號。佛為什麼有十個稱號﹖就是佛對任何事情都了解,就稱佛為「正遍知」;如果以福報來看,稱佛為「應供」,他以前修的福報很多,現在人人都對他很好,有什麼好的東西都恭敬供養他,所以稱為應供;佛對事情了解得清清楚楚,也做得非常圓滿,知行合一,就稱佛為「明行足」討論任何問題時發覺佛都了解,還確實做出來了,就有「明行足」的稱號,像現在研討的「做一百分媽媽」,我們了解了,可是做到了幾項﹖也許只做到了一點點,了解了一些道理,行做的更少,不足,就不能稱為名行足。十號是以十種不同的角度看佛,拿十種不同的稱號來稱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