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你需要知道的事實

1. 瓶裝水並不比自來水更安全 《本文轉摘自聯合新聞網》

水源難確定 瓶裝水安全難無虞
純水不純、鹼性變酸 瓶裝水標示多不實

  消基會過去陸續檢測一百廿多種瓶裝水,卻發現部分純水不純,號稱鹼性的海洋深層水卻驗出酸性,還有礦泉水添加莫名奇妙的礦物質,甚至驗出製造原子彈的放射性元素鈾。 礦泉水、純水、冰河水、蒸餾水、深海深層水等各種名稱不同的水,充斥瓶裝水市場,宣稱所含成分更令消費者「霧煞煞」。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指出,過去針對瓶裝水進行多元掃瞄的結果,竟發現部分品牌添加多達41種元素,其中還包括放射性元素鈾,「飲用過量不僅易引發白血病在內等多種癌症,還會造成遺傳變異,對身體負擔更高」。吳家誠表示,部分瓶裝水錳含量過高,會影響適飲性。還有部分鈉含量太高,可能導致水腫、高血壓,若飲用過量且未與鉀平衡,可能導致心臟病,「需控制鹽分的慢性病患者要小心飲用」。消基會提醒消費者別迷信高價才能買到好水,調查發現有些售價偏高的瓶裝水含致癌物質砷,還有部分鈉含量超過衛生署每日建議值。吳家誠認為,在挑選包裝水時,微量元素含量越少、導電度越低,對身體都較好。自來水的水質穩定,檢測也符合飲用水的標準。民眾飲用家用自來水時,煮沸後需開蓋沸騰7到10分鐘,對健康比較有保障。

2. 瓶裝水是浪費金錢 《本文轉摘自聯合新聞網》

美國會報告:高價瓶裝水 比自來水貴1900倍

  美國國會8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瓶裝水製造商讓千百萬人相信,他們的產品比自來水純淨,但消費者並不瞭解,比起普通自來水,瓶裝水更欠缺規範,而且最貴的瓶裝水比自來水貴上1900倍,生產時消耗的能源與運輸費用比自來水高出2000倍。美國國會稽核處(GAO)這份報告發現,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毫無權限規範瓶裝水安全,即使有權規範瓶裝水安全的州政府,也將重點放在規範自來水安全上。國會稽核處報告指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縱使發現不符合標準,FDA也沒有具體的法律權力,要求瓶裝水使用認證實驗室水質檢驗或公告檢驗結果。」環保團體「環境工作小組」成員胡里漢(Jane Houlihan)交付委員會的另一份報告指出:「很多人以為,比起普通自來水,瓶裝水是較健康與安全的飲料。部分的業者鼓吹瓶裝水健康及無數字依據的純淨度,好引誘消費者不飲用自來水。」

3.瓶裝水對環境有害 《本文轉載自「台達環境電子報」》

瓶裝水的罪惡,你喝不出來

  會議正討論著企業間的碳排放交易,與會者陸續轉開了瓶蓋,尖銳的膠膜碎裂聲,像暗箭般在會議室裏四竄。兩個小時後會議結束,6瓶水中開了4瓶,開封的水全都沒有被喝完,喝剩的水一如往常地將被沖到下水道去。我們真的需要飲用瓶裝水嗎?

瓶裝水市場成長飛快

  全球去年售出1億5000多萬噸的瓶裝水,若把水全倒在一起,需要3個澄清湖水庫才裝得下。而光是支撐這個產業,每年就必須消耗1800萬桶原油,以及1300多億加侖的水當原物料。而以自來水生飲管線十分普及的美國為例,光是去年,平均每位美國人仍消耗了167罐的瓶裝各式飲料。其中關於瓶裝水的需求,在這30年來竟成長了20倍,超越了咖啡、啤酒等飲料,幾乎和碳酸飲品並駕齊驅。不過,瓶裝水在美國熱賣,並不是因為這幾年美國缺水,純粹只是行銷手段的成功。像是Aquafina、Dasani、Perrier、Evian等這些大牌子,把瓶裝水塑造為健康、清新、甚至是時尚的象徵。像歌手凱莉米洛在巡迴演唱時,瓶裝水廠商甚至還出了一款紀念瓶。追逐時尚,卻讓環境付出了代價。

每瓶水碳足跡驚人

  生產1公升的瓶裝水罐,製程中至少需要17.5公升的水。瓶裝水出了生產線後,還需要運送、上架、冷藏等。根據估算,從歐洲運送1噸的Evian礦泉水到澳洲雪梨,會排出84公斤的二氧化碳,而光是去年,澳洲人就消費了1億5000萬公升的瓶裝水,等同排放了約1萬2000多噸的二氧化碳。除了運送水會造成污染外,後續空瓶處理也是一大問題,在美國,使用過的塑膠瓶,最後只有2成被回收。這些講求設計美感的PET製品,最後多半是成為垃圾掩埋場裏,千年不壞的現代化石。不過,喜愛喝瓶裝水的歐美先進國家,也不是完全不知反省,最近關於瓶裝水的論戰,就是先由美國開始。包括紐約市長、舊金山市長、鹽湖城市長等,在參與6月舉辦的美國市長論壇時,就已經共同發表反對瓶裝水的立場。之後,紐約市還大作廣告,推銷城市自己的自來水。此外,全美銷售第一的瓶裝水 Aquafina,在環保團體的壓力下,7月時公佈了瓶裝水的水源。結果環保團體竟發現,該牌瓶裝水內竟有24%是混著自來水,其他牌瓶裝水推估也有同樣情形。這可讓舊金山市市長紐森大為光火,立刻下令舊金山市政府開會時,不再另外提供瓶裝水。據估計,若舊金山的公僕以後通通改喝自來水,一年就可省下公帑1650萬新台幣,約可以支付3600多名學童的營養午餐!

  回到台灣,我們對於瓶裝水的浪費程度,和美國相比不遑多讓。台灣的自來水普及率超過9成,而台北市的自來水品質也已達到生飲標準,不過由於輸水管線及用戶端儲水設施多屬老舊,使得民眾對生飲自來水有疑慮。即使如此,在台灣因煮水或濾水的成本並不高,多數民眾不難取得乾淨的飲用水。不過在此同時,市面上卻仍出現愈來愈多的瓶裝水,不論是天然的礦泉水,或是後天濾淨的包裝飲用水。現在瓶裝水更成了台灣的商機,像是當紅的海洋深層水、能量水、電解水,甚至連自來水公司,現在都打算出自己品牌的瓶裝水。喝進這些水到底能不能延年益壽,目前還沒有案例能證實,但卻已有國際智庫警告,PET瓶恐怕會分解致癌物質到水裏。此外,瓶裝水從製造、運輸到掩埋,一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將為地球帶來暖化的惡果,這也直接關係到我們子孫的生存問題。

回收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

  台灣的官員雖對外宣稱,我們的回收率已接近100%,每年大約回收了46億支寶特瓶,另帶來了約20億的再製商機。但這個數據也同時意味著,台灣人每人每年得為200支寶特瓶對環境造成的業障,一同付出代價。不過,在台灣,一罐最低價的瓶裝水需要18元,但同樣容量的自來水,卻連一塊錢都不到,消費者難道不能拿這中間的價差,去做其他對環境更友善的事?況且,全球有10億人其實連乾淨的水都喝不到,每天平均有3000位兒童因喝到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如果瓶裝水真正是為人類的需求而生,應該是送去給這些需要水的地方,而不是在自來水普及的地區畫蛇添足。

資料來源:SodaStream Taiwan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