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眾生重要?還是兒子重要? /劉宜喬

端午將至,時序也將進入典型夏季。這「晴時多雲偶陣雨」的氣候變化,令人感到全身黏膩之外,也讓體質敏感的我心悸不舒服;那噗通、噗通的心跳頻率節奏如鼓,更讓人感到煩憂。

向晚時分,一如往常到佛堂上香禮佛;我再也按耐不住一天沮喪的心情對著菩薩說:「菩薩!弟子今天不知為何整天心悸,非常的不舒服……」心裡才說完,突然內在的聲音說:「這跟累劫被我們傷害的眾生,以及在地獄受苦的眾生比起來,這一點苦又算得了什麼?」

當下,懺悔之心油然而起。淚流滿面的念著懺悔文,哽咽的對著菩薩說:「菩薩,您可以不接受我的懺悔,但請您慈悲救渡,過去生被我傷害的所有眾生都能離苦……」會有如此感觸,實在是我心裡還想著,那天在師父會客室裡的那一幕。

◎ 懺悔與精進 應「從心」做起

「有多少眾生因為你們,還在地獄受千劫之苦,你們知道千劫有多久嗎?除了懺悔、念經持咒回向,你們有誰真正想過,他們在地獄所受的苦有多苦呢?別以為光是一天念幾遍佛號、幾部地藏經,幾遍往生咒,就能化解過去生所造下的惡業,你們的心有改變嗎?改變多少?」

於師父會客室,善知識用很嚴厲的口吻問大家,當時空氣凝結,一番教誨之後,也讓大家啞口無言。最直接的當頭棒喝是警惕,同時也是讓我們有機會好好的反省。心情沉重的我,也開始思索這些話的真正意涵。

所謂修行,就是修正行為。除了懺悔與精進用功之外,善知識還要我們問自己的「心」修正了嗎?修正了多少?自己是不是依然愛比較、計較,習慣犯猜疑喜忌妒呢?在社會上立足,貪取了嗎?善知識告誡我們:現在自己不吃動物,以後就不必變動物被人吃。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是一樣,多吃人家一口、比別人多拿一個、甚至多看一眼,都是貪念。

同時還提醒:「如果願意當下認錯、承認自己造的業,已經是在修行,就不用刻意要『修行』。」所以懺悔與精進不能靠表面功夫,應該「從心」做起。

◎ 心有佛 行有法 有法渡 道業成

「你們怕死嗎?」善知識問大家。他還說:「怕死的人會死,不怕死的最後也是死。其實修行人最怕的是『道心』已死。」如何才能讓道心不死?值得我們細細推敲與思量。師父曾說:「道場無『法』,難成道場。」心中除了有「佛」之外,師父也希望我們在行中也要有「法」,唯有行中有「法」才有「法」可渡我們,人人有「法」渡,「道心」自然堅定。

◎ 將眾生看得比親人重要 才能真正的解脫

「是眾生重要?還是妳的兒子重要?」善知識用很嚴肅的語氣,問在場的一位師姊,突然被點名的她,瞬間還真是答不出話來,因而露出忐忑的面容。於是善知識再問:「眾生與兒子哪一個重要,真有那麼難回答嗎?」這位師姊心情更加緊繃,也只好小聲的說:「如果以我的立場,孩子是我生的,當然是兒子比較重要。」

善知識這回換個方式對她說:「好!妳想想,今世妳生的叫兒子,如果過去生不是當妳兒子時就叫眾生;若來生也不是妳兒子時,也是叫眾生對不對?所以妳現在覺得哪一個較為重要呢?」經過善知識這麼一提醒,讓我們更加明白所謂:「眾生皆是我父母,眾生皆是我親人的道裡。」所以這位師姊已經可以肯定的回答:「兩者一樣重要。」

生命,在業力輪軸裡轉動。到底是眾生重要?還是親人重要?過去生曾是我們的父母、親人,當今生不再是親人時,即使見了面也只是一個與我們擦肩而過的陌生人。輪迴,絕對是業力的轉換;誰說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不是我們過去生的親人?如果都能這樣想,是不是能讓所有人願意放下嘴邊那塊眾生肉呢?

到底是眾生重要?還是親人重要?最後善知識也提醒:只有將眾生看得比自己親人還重要,才能真正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