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见闻分享之十

甚么叫「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功夫?

清朝有一位冬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欢吃冬瓜,人们就称他冬瓜和尚。

冬瓜和尚他是杭州人,在华严庵出家,出家以后,专修念佛法门,邻近庵有一位慧照法师和他同参,两人是很好的同参道友。冬瓜和尚吃饱就跑出去街上走,在杭州街上走来走去。走到晚上就回来,晚上继续念佛,每日都一样,都是在街上走。他的同参慧照法师感觉到,冬瓜和尚好像不太肯修行,看他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但是也不敢对他说什么话,因为他的习惯就是这样。每日吃饱就到街上走,晚上就回来,回来又有在念佛,这样的生活,经过了十多载。

就在他要往生的前一年底,见到同参慧照法师的时候,他就对慧照法师说:「老同参啊!我正月初六就要去西方,你正月初六要来送我!」慧照法师把他说的话当作他在开玩笑,想他一天到晚都在走街路,说他要往生,实在不太相信。但是口不敢说,于是就回答说:「好啦!好啦!你若要往生,当然我会来送你!」冬瓜和尚说:「我一旦话说出来就标准!不要忘记!」「好啦!好啦!我不会忘记!」

年过了,正月初六,那日早上冬瓜和尚就去法慧庵,受人供养吃饭。冬瓜和尚还没回来的时候,慧照法师就已经来要送他。看冬瓜和尚不在,就知道可能是在开玩笑,连他自己都没有在准备,还说他会往生,哪有这一回事?但已经答应了,就在里面坐,坐到冬爪和尚吃过午饭回来。

冬爪和尚回来见到老同参慧照法师坐在那里,就问说:「你来做什么?」

慧照法师说:「你告诉我说,你正月初六要往生,叫我来送你!你却问我要来做什么?很奇怪?」

「真的!我有对你说过,你若没有提起,我也忘记。这样,好!现在我要去了!」

冬瓜和尚马上就去沐浴换衣服。海青、披衣已经穿好,就去拜佛。拜好,就坐着,向他的同参说:「这样,我要去了,但是我有一首偈颂,请你写起来。」

「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

偈颂念好的时候,就念一声「阿弥陀佛」,静静的坐在那里,他的同参见他静静坐着,就为他念佛,念了念,就看他,他都没有动,没有表示。再过一段时间摸他,他已经没气了,果然是走了,非常自在。

冬瓜和尚的偈颂就说:「终日走街坊」,说我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来走去,做什么呢?「心中念佛忙」,我虽然是走街坊,没有一日闲空,不是在逛街,我是在念佛!我借着走街坊这个动作训练自己念佛,利用街上很热闹的地方来训练念佛。「世人都不识」,世人都不知道他在修行,也许还以为他在闲逛呢,「别有一天堂」,我心中有天堂,他心中没有烦恼就是天堂了嘛。这就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功夫。

虽然大街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但那些人不论做甚么、说甚么、穿甚么、吃甚么,都不会影响我念佛,因为心都是在定中,眼睛没有攀缘,鼻子没有攀缘,耳朵也没有攀缘,这就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功夫。

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功夫,你在念佛的后,孙子问你:「阿嬷你吃饱了吗?」「吃饱。」「阿公现在几点?」「八点十分」。然后「阿弥陀佛」就变成「八点十分」「八点十分」……。有没有可能?

我们的心可以不受到外境的干扰,如果你有这种功夫,你就可以在办事情的时候有空档念几句佛号。但是要这样的功夫是一年一年,或者几辈子的训练才有可能达到的。因此如果我们时常受到外境干扰就分心的人,劝大家不要这样。我们一定要有定课,也让我们的家人知道我们在做功课的时候,尽量不要来干扰我们,因为我们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你储存的佛号,每一句都是散乱心的,或是利用空档的时候才念的,到临终的时候,你每一句佛号力量都很薄弱。所以,你一定要有静中修才有动中修,而静中修是正餐。

佛法讲如是因如是果,我们为了让我们所念的佛号发出强大的力量,我们就要自己把不必要的事排除掉。

所以,你必须一天至少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静下心来专心地听你佛号的声音,跑掉再拉回来,跑掉再拉回来。你一天要储存一些高质量的佛号在里面,或多或少。在我们的仓库当中,你一天至少要有半个小时储存那些高质量的佛号。你不可以一天当中都在散散乱乱的空档,储存一些低质量的佛号,这样我们的莲花也会软弱无力(软绵绵),软绵绵的莲花没有办法载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低质量的佛号没有办法让我们的冤亲债主得到真正的利益。

所以,念多少的数量不是重点,重点在质,怎么样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摄心地念。所以憨山大师才会讲,你如果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啊,这个是重点。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一直记那个数字,越多越好,计数器计不够,有用笔记本记下来,不然就是念几句后,就看看手掌中的计数器已经念多少了,我就是这样。

我自己曾经这样做过,我为了凑足到东北的往生咒的功课,不管有没有好好观想所念出来的往生咒,只要能从头到尾念完的都算一个,当洗衣服或做其他手里不能拿计数器的工作时,你们知道我怎么计数吗?「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 毗迦兰多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利莎婆诃1。……2……3……4」,就这样凑足所要的数目。有一次师父就对我说:「有人为了赶数目就念阿弥陀佛1、阿弥陀佛2、阿弥陀佛3,这是没有用的。」我也知道那是在说我,但当时就是认为先把功课交出来再说,也没有想到念这样的佛号对众生是没有用处的。

举这个例子告诉大家是希望大家不要只重视念佛的数目,这个都失去重点,光有那个数量没有意思,因为每一句佛号的质量不够,所以要重质不重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