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启动自我疗愈力 第二部:「超越死亡」,身心灵平和的开始 /陈怡贝医师

「死亡」一向是忧伤、未知、深藏在隐蔽的角落。人们害怕提及, 因为「死亡」碰触到生物体的敏感神经,陌生无助的议题,贴近人类最深层的脆弱,同时面临着生命碎片的重组。明了「死亡」,帮助我们体会「生」的喜悦、「离」的哀愁、「别」的不舍。唯有深刻地经历,认真的看待才能超脱,从而全盘改变生命的方向。面对死亡的态度不仅能治疗我们的身体,修复既往的创伤,甚至有益生命的再复苏。

每一次的患病经验和生离死别,总是不断地提醒我们生活中一直被忽略的深层感受和精神需求。著名的临终关怀研究学者Elizabeth Kubler-Ross在1969年《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提出临终者面对死亡时内心经历的五种阶段会交互出现:1.否认(Denial)即将面对死亡。2.愤怒(Anger):对于死亡为何会降临自己身上而感到愤怒。3.讨价还价(Bargaining):借着自我欺骗式的约束、否定、祈求及承诺试图改变已预测的死亡时间。4.沮丧(Depression):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感到绝望和断念。5.接受(Acceptance):能以平和之心面对与接受死亡。

对于丧亲者而言,Rando在1996年认为健康的哀悼过程包括:1.觉察死亡:清楚死亡的事实。2.经历再次的失落(Secondary loss),表达哀伤、心痛、懊悔等的情绪。3.再次经验与往生者的美好关系与回忆。4.放下与往生者的依附关系。5.悲伤的淡化,重新回复与周遭人事物的兴趣,允许自己发展新的关系。

人类因为未知而感到不安、愤怒和恐慌,学习看清生死间的核心驱力,能够给予自身或者周围的人们更多的耐心和关怀,确切地相信在最忧伤的时刻,即使经历著无数个「破坏」、「建设」的情感转折,我们依然有「再生」、「更新」、「复原」的力量。

无论是即将往生者或是丧亲者都必须公开且诚实的面对「极度悲伤」,悲伤需要关注才能充分地表达,得到真诚地疗愈,帮助我们转化经验,获得智慧;同时,带来真正的觉醒与生命价值观的转变, 它们可能是:让人们更接受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对待生命更加谦卑、臣服于宇宙更高能量让自己全然交托、增加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降低对物质的追求、更加珍惜拥有的时间与周遭的人事物、亦或对世界更宽容。

生活中巨大的失去带来慈、悲、喜、舍的体悟,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诠释」每一次的失去,重新在「失去」与「失落」中创造正面的意义,自然能找到超脱死亡与无常的内在力量,这份力量带来安定、洒脱、不执著。

生命不是重复老旧的模式,而是在历程中不断挖掘以及尝试新的方法面对我们熟悉的一切。不论自身是否正在经验死亡或者在思考着死亡的意义时,写下一份「生前遗嘱」,重新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己与周围人事物的连结。

以下的几项练习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生」与「死」的议题,以及重新认清自己需要什么才能继续生存:

1. 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将如何为死亡做准备?我希望如何被对待?或者我该如何对待自己来获得安全感?
2. 希望以何种仪式向亲朋好友告别?
3. 生命中的各种关系即将脱离和结束,我该以何种态度圆满关系才能让彼此放松、安心、了无遗憾?
4. 该如何安置有形的物质?如何照顾和妥善生活中的物品或财产?
5. 该如何帮助在生者的情绪?该如何观照在生者的失落?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陪伴或支持彼此度过最后旅程?(将所有问题逐一深度思考,记录下来,结束后,请落实于生活中)

当我们还呼吸著自由空气时,不断地与死亡做练习,彼此熟悉, 渐渐地对「死亡」便不再恐惧,反而更清楚自己的缺陷、幻想和投射,重新调整生活中的焦点,专注在修行之路,从此认知「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终点。「接纳死亡」,需要极大的勇气,而纷乱之心会因此静止,变得清澈明净,「心净则生慧」。

面对死亡,请重新定义它,这将是一种全新价值观的认定,当我们赋于死亡更正面的意义时,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愿逝者安宁,生者平静,世间万物皆祥和,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