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素食不杀生的利益

  在《十善业道经》里,佛说:「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

  无畏,是无所畏惧,畏惧就是骇怕,无畏就是不骇怕。一个常常杀害生命的人,就有一种杀生的习气,若在宿世即曾造过杀生的恶业者,必会将此习气带着转轮回,纵然从地狱里出来,转生了人道,众生见面,总是会骇怕的。

  从前有一次,世尊正在和比丘们说法时,有猎人在外面射鸟,忽有一只斑鸠,为了逃命,乃怆惶飞入世尊说法的讲堂,停在一位罗汉比丘的身上,但这斑鸠,仍觉恐怖,没有安全感,慌慌张张,又再飞到佛陀的肩上,此刻就觉得非常的安稳,不惊不恐的停了很久很久。后来比丘们问佛,这是什么原因?是何道理?佛说斑鸠先到他身上的那位比丘,宿世曾为杀生者,尚有杀生的习气未断,故斑鸠仍生恐惧,觉不安全;飞到佛陀的肩上,就泰然不怕了,因为佛陀是大慈大悲的无上正等正觉者,慈光普被一切众生。佛与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是普施无畏者,故能永断烦恼。

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

  假如一个有杀生习气的人,见到一切众生,很不容易生起慈悲心,若见细小的动物,如蝴蝶、蜜蜂、泥虫、蚂蚁之类,会在无意之中,随意弄死。倘若杀生习气不除,贪、瞋、痴三毒无明现前时,杀、盗、淫的恶业即产生,强奸了妇女,也会毫无顾忌的,杀死被他强奸的妇女,如弄死一只花蝴蝶一样。

  如果是已断尽了杀生习气的人,对一切众生,时生慈悲之心,有了慈悲心如佛菩萨者,见一切众生,就生怜悯爱护心,度化善导众生心,自然永离一切烦恼,成就菩提。

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

  凡是众生之打斗伤害,乃至于杀害生命,都是瞋恚心的表现,瞋恚成了习气,在不自觉知时,极易冲动,极易犯罪;如果不杀生,连细小的动物如蚁虫蚊虻者,都注意不去伤害它,只要修学菩萨,慈心增长,常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渐渐就可做到永断一切瞋恚的恶习,远离烦恼。

四、「身常无病」。

  人们的身体会生病,除了饮食及寒暑不调,或传染等外在的因素之外,大多数都是因为自己的贪、瞋、痴、慢、疑、爱、憎、怨、恼等心理的因素,而影响身体生病招灾,诸多痛苦,假如永断一切瞋恚习气,时刻都在慈悲的心情状态中,一定身常无病。

五、「寿命长远」。

  世人多寿夭,是因杀生害命的果报,或因天灾人祸,或是因病不治而死亡,若常持慈悲心,不杀生,无灾厄,无病苦,自然得长寿,离寿夭之恼。

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

  「非人」乃对人而说的,包括了天龙八部,及鬼神等,一切冥众,都叫非人。一个人如果养成了慈悲心,不但不会杀害众生,反而爱护救度一切众生,如果多生累劫,广行慈悲之道,早与非人众生结了善缘,只要是经常行诸善业,永断诸恶,离去一切烦恼,就可感得常为非人之守护。

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世人如心不净,为非作恶,良心受损,寝食难安;如果是一个不杀生害命的人,身、口、意三业清净,日夜寝觉,不做恶梦,身心自得快乐。

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

  世人之所结怨难解者,多因贪、瞋、痴,杀、盗、淫,一切恶业因缘,与人过不去之所招致;假若是一个行菩萨道的人,不杀害众生,而且利益众生,三业清净,一切怨恨,自然不生,不生即灭,众怨不结,而自解除。

九、「无恶道怖」。

  怖是恐怖,在这三界火宅之中,有六道轮回之苦,学佛的人,目的在超三界,离轮回,出苦海,纵然不能达此最高的目的,若行善业,则生三善道中;如果杀生害命,作诸恶业,必堕三涂恶道。若慈心不杀,不种恶报之因,将来就不会遭受恶道的果报,而且今世即可得到清凉安稳,没有三涂恶道的恐怖心。

十、「命终生天」。

  杀生害命的人,死后必堕三涂恶道;慈心不杀,行诸善业的人,死后必定生在天上,享受天上快乐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