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师父的一生 | 求学时期与电台弘法 /弟子整理记录

二、求学时期与电台弘法

高中就读省立嘉义商职。师父自述,读书时期非常活跃,不管在家里或学校,只要有她在的场合,整个气氛就很热络。师父曾经无数次忏悔,学生时期曾经伶牙俐齿造口业。

以前校长在升旗台上都会教训学生,口头禅说:「你们这些小鬼怎样怎样…」有一天,师父对校长说:「校长校长,您的小孩多大了?」

「二十几岁出头,你问这个做什么?」校长回说。

「没有没有,我只是很好奇,因为您说我们是小鬼,那您的孩子的年龄二十几,那就是中鬼,您年纪最大,那么是老鬼,老鬼再来就是死鬼。」

校长听了气得要命,旁边的老师说:「校长啊,您不知道这个孩子牙齿尖尖会咬人吗?」这个事件让师父印象深刻,从此说话就很注意。

高中的文笔就很流畅,曾经参加过救国团写作协会。只是师父的字一直是吃「丙」的。有一次,师父写错字,比如文章中写「外」字,中间发现不写「外」了,只写个「夕l」就划掉了。老师把师父叫过去,问师父说这是什么字?说即使是写错字了也要把字写完整了再划掉,不能把字写一半。

别人写错字只罚几个字,老师要求师父特别严格,要多罚写一倍。

还有一次老师在同学面前把师父所写的文章丢到地上,说:「大家看看这个字,写得这么脏乱!」师父时常提到求学时期有幸遇到严格的老师,才得以成就他今天不管做什么事都很严谨的态度。

从小跟着外婆,很早就学佛。高中毕业考完,跟着外婆至嘉义普德寺听经,从此决定了出家的路。毕业后因为想要出家,师父刻意离开家至虎尾云林广播电台任职。新进电台虚心学习,期间有几位同事同时生病请假,师父一人担任三人的工作,无怨无悔,没让节目开天窗,短期内就取得正式广播员的资格。

民国四十五年考进正声公司嘉义台,台长指派当时还是在家身分的李玉主持小说选播节目,师父一口婉拒,有意让新人挑大梁的台长骂说「不识抬举」。台长逼问之下,师父回说要讲「阿弥陀佛」,也就是佛教节目。从此就开启台湾广播弘法之先河。先后于正声及中广电台主持佛教节目。民国七十七年联合报曾专访师父,文中说:「三十多年前,正值青春年华的广播明星『李玉』在电台主持『佛教之声』每天从空中弘法传道,她的声音传遍全省各地…。」中广广播月刊专访提到:「从那一声『阿弥陀佛』开始,佛教之声由嘉义发声至全省而至海外,无法估计的听众信徒,像诵经礼佛般,时间一到虔诚收听。」

在家还是「李玉」时期,某次到大仙寺拜访开参老和尚,请教佛法。老和尚一口咬定和她合不来:「原因很简单,我居山里,你住城市,山里每餐只有一样菜,餐餐都有菜吃;城市里什么菜都有,却没菜吃。山里衣服两套,一套穿在身上,另一套吊在竹竿上,天天有衣服穿;城里满橱柜的衣服,却找不到衣服穿。」师父依此提醒自己,不可过于沉溺于物质享受。

师父对于治学的态度非常谨慎,深怕讲错佛法,常常为了一句佛学名词,找遍工具书,自修苦读或请教大陆来台的师父,就为了把某句话弄明白,深入浅出说给大家听。

「法师,如何避免犯太岁?」

「每天做好事,就没『太岁』。每天都有警察,各地都有监狱,只要不做坏事不犯法,即使警察监狱在旁边,也跟你无关」

「师父,如何消灾免难?」

「上高速公路只要不飙车,不超速,就不用怕发生车祸。不喝酒酒醉,就不怕酒后乱性做错事…。」

原本千言万语还解释不清的玄机,师父三言两语为之破解,小比喻大道理。再错综复杂,纠葛不清的问题,师父总能一语解千愁,四两化千斤。所以无数的听众信众,无奇不有的问题,让师父忙于「心理咨商辅导」,以佛法之药方,让皱着眉头进来的信众眉开眼笑离去。

师父在当时是用播音员身份宣扬佛法第一人,可说是轰动全台湾省。不管大小法师,甚至海外法师,都知道有一个「李玉」。师父虽然很有名气,但却很低调。每天就几套干净的衣服更换,时常二、三条菜豆仔煮稀饭就度过一天,从年轻至今,师父对自己一直不注重物质享受,为了弘法,一天不吃什么东西也无妨。

民国五十四年,在台北召开世界佛教华僧会第一届大会,出席的华僧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有十一个单位,代表与观察员两百三十多人。当时的李玉便受邀当大会司仪,颇受当时副总统陈诚先生好评。

俗家排行长女的李玉,有意出家后,很早让双亲有心理准备。从学佛到想出家,这之间蹉跎了十年,终于在完成大弟婚娶后三天,民国五十五年在嘉义佛教会依止煮云老和尚出家。同年至台北松山寺听道安老法师讲唯识。道安老和尚为了让师父能更深刻了解佛法,特别为师父个别讲课。师父时常提及跟随道安老和尚学法一段故事。

某次道安老和尚受邀至凤山明善堂应供,因明善堂当时是如拆船公司等富有人家请客之地。师父随行,搭车时因为只有老和尚是男众,师父与另外的师父是女众,所以坐在后面。师父随口夸这家餐厅菜色很好。当时老和尚回头,顿喝:「混帐东西,讲究吃,回去做你的电台小姐好了。」师父由在家时期以来,原本就是一、两条菜豆仔煮稀饭就能过一天的人,怎么可能讲究吃?不过师父随即忏悔,就是心念里面还有这个好那个不好的念头,认为老和尚棒喝得好,从此师父时时提起这件事,作为自己日后修行的警诫。

师父虽然有很多人给他东西,但是他经常为了让来访的信众彻底了解佛法,经常是三餐做一餐吃。信徒供养很多东西,再多的东西放在他面前,他也不会想说两餐之间自己拿来吃。

有一次,有人拿水果食品来,这些东西不能久放,我想说这些都是信徒特意要给师父吃的,所以在两餐之间连续准备两、三样东西想给师父吃,师父斥责我说:「你是要让我堕落饿鬼道吗?整天吃都不用修行了!」师父也没有让自己养成喝咖啡或茶的习惯,如果没有信徒,几天不喝咖啡或茶都没有关系。

还有一次,师父的好道友圆聪法师感冒,两人相约用走的由松山寺走到六张犁看病,沿路两人还很高兴摘野菜回来。道安老和尚听说这件事,把师父叫去斥责,「为何没有坐计程车,让一个生病的人走路走这么远。」师父说,一位这么有名气又忙碌的老和尚,居然会注意一个小小来挂单的出家人,可见老和尚的慈悲与平等心。

师父一生一直把这些老和尚的行谊用来落实在他的生活上。师父常跟我们出家弟子说,「即使是一个摘几根自种的菜来布施的老菩萨,我们也要心存感激与珍惜,或许那是他的一餐,他把他那一餐省吃俭用拿来给我们,滴水之恩,必须涌泉相报。」所以他一直觉得亏欠信徒太多,所以每天战战兢兢弘法度众以回馈十方信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