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换儿女做长辈(上篇)            /卢桂樱

去年父亲节当天,我因为不小心撞击,右手小指骨断裂,以致整个手掌包扎了三分之二,用餐时完全无法拿筷子。

之后有一天,全家去餐厅用餐,中餐餐厅只提供筷子,于是大女儿从包包拿出一支叉子汤匙两用的餐具让我用,用完餐结帐回家,隔天才发现餐具没有带回。问了餐厅几次都没有人捡到,表示这一支餐具已经被我弄丢了。我平常总是丢三落四,不过这一次丢的是女儿借我的东西,我真的非常非常懊恼。

看我这样,小女儿说:「妈妈!丢了就丢了没有关系啦!丢东西难免,现在妳年纪大了,换我们做长辈来照顾你。」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相信有不少儿女都很有心想好好照顾父母,不过据我所知,有不少亲子并不是儿女有这个心,父母就都会觉得很满意欢喜。

曾有不少中年或长大的儿女来向我诉苦,他们不知道拿家里的长辈该怎么办?对于这个困境,依照我处理过的个案经验,我得出两个照顾年长长辈的要点。

首先,要很细心的去了解父母的身心状况,从中找出互动的方法,再来,要很有耐心的用适合他的方式来照顾他。其实不管父母照顾儿女,或互换立场,细心与耐心这两种都缺一不可。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一定会想,这个道理这么简单,不是人人都懂吗?请大家先别急!以下我会说很多故事,大家看完之后再想想,这其间蕴藏的道理,是不是真的很简单!?

故事一

有教过年长父母操作电脑或手机的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开始明明很有热诚的,却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两三下,亲子双方就互相惹毛了。儿女抱怨父母,为什么不注意听,是要讲多少次才会懂?才刚讲完又忘记!父母则哭诉,我很用心在听啊,但就是反应不过来,讲那么快怎么跟啊?一下子就那么大声,越紧张越听不懂啊!

其实上了年纪的人反应慢了记忆也变差了,有一句诙谐的话说「总是讲过去,刚讲就忘记」说的就是这一种,长辈对生理自然衰退的无奈。所以儿女如果要照顾长辈,非得要有一种细心的了解与耐心的互动才能圆满。

记得很久之前我刚刚开始必须要跟着大家在群组登记报名,不是没有人教我,但我就是无法理解而很焦虑,后来大女儿改用操作的方式教我。她教我在手机上实际一步一步作,她做一步我跟一步,教完了再复习几次,最后又在我们全家的群组,用例子让我练习登记报名。于是我学会了,现在只要有年长的人需要,我就会如法炮制来带他们练习。

这个例子,我要说的是儿女要能细心的了解父母的困境是什么,然后才能耐心而不必生气的,用适合父母的方式来照顾父母。

有一位妈妈边哭边对我说,女儿数落她是老年痴呆,并讽刺她:「很天才」「你这样子把东西放到电锅不按开关就离开,等一下是要叫大家怎么吃饭啊!」他一气之下竟冲动的到骑着机车烈日当空就跑去大医院想做失智检测,最后当然是没有事先预挂无功而返。我听完替她捏了一把冷汗,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发生车祸该怎么办?

所以儿女空有一颗想照顾父母的孝心,却少了细心和耐心,是绝对不成的。

故事二

今年母亲节我和外子提早去北部为婆婆庆祝,不料才一进家门,婆婆立刻对我们抱怨外劳的事。原来婆婆不满外劳,对她的要求虽然会照做但却总不回应她。外劳说阿嬷重听,回答什么她都听不到,跟她对话实在太辛苦了。

除了之前提到的记性差反应慢,重听又是长辈生理老化的另一个困境。

于是我教外劳,要站到阿嬷看得到的地方,用肢体语言协助,例如表情手势眼神,让阿嬷知道你听到了并且有在回答她。老人家听不到,内心很没有安全感,同时也会有自卑感,这个时候不只要用方法还要有更大的耐心,才能让他安心。

记得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在厨房炒菜开着抽油烟机,孩子在房间有事问妈妈,因为噪音太大,常常形成亲子互相大吼的局面。我常常建议父母,这个时候要么先停掉手上的工作走近孩子,要么关掉抽油烟机让孩子到厨房来讲话。

我印象中听过这样建议的父母都很开心找到方法,多数也发现这样做确实有改善。而现在换成对重聼的父母,不只外劳,连做儿女的,不只忘了方法,耐心也提不起来。

故事三

我有一个好朋友因为有一边耳朵重听,在北部的女儿很孝顺,买了一副非常昂贵的助听器给妈妈,妈妈戴了几次之后觉得不舒服不方便,就搁著不用了。

后来女儿发现了,每一次从北部打电话回家,一定先催促要带耳机这件事,变成妈妈很大的压力。每次接到电话,这位好友内心第一个念头是「警察又来了!」妈妈抱怨说,本来很高兴女儿孝顺,不料最后竟变成逼迫。双方常常因为找不到共识,弄得不欢而散。

每一位不愿意戴助听器的长辈都各有不同的理由,儿女要买时,最好能够事先问一下长辈的意愿,长辈如果同意于先却反悔于后,还是得细心的去了解背后的原因,并耐心沟通,如果长辈宁可忍耐听不到的痛苦也不愿意戴的话,一定有他的苦衷,那么就尊重老人家的意愿吧!

其实只要耐心,一定有很多办法可以想,例如我自己也有一边耳朵的听力较差,家人或贴心的朋友跟我讲话的时候,都会特别站到我听得较清楚的那一边。所以儿女不管想出的办法是什么,只要不是用爱的理由逼迫父母接受的方式,父母一定多少都能够体会出儿女对他的细心与耐心,因而感到安慰与安心。

故事四

除了重聼,父母长辈也还有许多年老力衰的生理困境,例如频尿。我知道许多老人家不爱出远门,正因有这种困扰,有的因此而几个小时不敢喝水,或怕麻烦人家乃至怕看到不耐烦的脸色而憋尿,所以儿女若能细细的观察,耐心并柔和的提醒,甚至给他们一个理由,说「正好给我们一个下车伸伸腿休息的机会」,想想被体贴照顾到的当事人,会有多安心安慰!

记得很久以前,我的婆婆每次来我家小住,我总是不解为何品质再好的昂贵香菇,她从不会去夹,一瓣瓣切好的柳丁,她也只是吸两下,果肉全不吃入口。婆婆是个随时都说「好、好」「没事没事」待人十分客气的长辈,既然问不出原因,后来我就用心观察,才发现原来是牙齿的问题,于是改变方式,例如苹果由切块改成薄片,因此吃的问题才得到改善。

因此全家若带长辈一起出门,到了用餐时间,细心的儿女通常不会只问小朋友,一定也同时会考虑长辈的牙齿、消化及方便如厕等等问题,而决定去哪里吃或吃什么。有些长辈不爱外食或去外面的餐厅用餐,表示背后大概也是有上诉这些问题,他们一定也很希望儿女们在照顾他的时候,能够在这方面细细的思量。

照顾长辈除了上述提到的,他们生理上年老力衰的种种困境之外,心理的状况更需要儿女细心耐心的呵护。

照顾长辈的内心

很多长辈会随着失去了过去工作、家庭上的重要位子,内心也会同时失去安全感甚至产生自卑感,因此常会用反面的方式对外呈现,例如更强的气势、更严肃的外表,有的还会不自觉地对晚辈颐指气使乃至宣示主权,这些如果不是他年轻以来已经养成的习惯个性,那么背后真正的原因,就正是在反映他内心的不安。

家中如果有这样的长辈,儿女该怎么自处,或如何与他有良好的互动?以下我要说两个故事。

故事一

我有一位年轻的女性朋友,先生是韩国华侨,结婚之后夫妻定居在台湾,公婆留在韩国老家,偶尔会来台湾小住几天。

劳动节是公公的生日,朋友工作实在太忙了,今年竟然忘记了,隔天婆婆来电偷偷告诉他们,公公因这件事很不高兴。

朋友知道之后吓了一跳,立刻亡羊补牢,于是夫妻连忙跟自己的三个儿女拍了一支短片,并用视讯跟爷爷说生日快乐。

据说公公看完,开心得不得了,很快也就不介意了。

像这种例子,在很多家庭的两代之间,可能都上演过。许多媳妇会不悦并想:就这么一点小事,需要这样小题大做吗?太不可理喻了吧?

有人听到这件事,也开玩笑地回应她:你家里这位长辈未免太有威严了吧?不过我的朋友说:不论如何,老人家一定觉得被我们冷落了,他们需要的应该只是我们的重视。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的母亲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一个概念:老人家「怨无不怨少」。多数长辈应该是这种心情吧?所以朋友的公公一下子就释怀了。相信我这位朋友一定很能了解老人的这种心情,才能四两拨千斤用智慧去处理,很快就解决了原本会不愉快的冲突事件。

故事二

还有一位也是年轻的朋友,有次婆婆从北部来高雄看儿孙。

第一天的早餐,婆婆看朋友把烤得太焦的吐司周边硬皮,通通切下来不吃,竟把整盘又硬又焦的吐司皮,推到媳妇的面前说:这些丢了可惜,那就「媳妇仔」(台语发音sim-pu-a意指小媳妇的意思)吃掉吧!

当时朋友的先生想开口劝阻,我这位年轻的朋友却对他使了个眼色,并二话不说,温和的就接过来,配着豆浆全部吃了下去。

曾有几位听到这一件事的人为朋友抱不平,认为朋友这样做未免太委曲求全了吧?

我的朋友事后告诉我,当时她的想法是这样的,她说:婆婆会这样做,可能是婆婆很节俭,这是美德可以接受;但却只要求我,或许是老人内心没有安全感,而在对我宣示主权吧?如果当时我先生开口或我拒绝她的无理要求甚至跟她翻脸,最难堪的应该是我的先生,何况婆婆并不是要来长住,几天而已忍一忍就过去了;要是她真的要来久住,我一定会好好的跟她沟通,表达我的立场以及我家的生活习惯与原则。

现代家庭两代之间相处确实不容易,我的这两位朋友,却都因能细心观察而用耐心修了忍辱的智慧,并化解了两代之间的危机。

劝谏父母怡吾色,柔吾声

我有个朋友的妈妈每次见到我,总是告她女儿的状,说女儿每次回娘家就会给老妈诵一部长长的「金刚经」。我还有个朋友的先生超孝顺,只要一放假,再忙都会安排回乡下去看老妈妈,「可是」这位朋友说:「先生跟婆婆才相聚没多久,很快就会吵架,先生总是带着愤怒回家」原因是因为每次婆婆见到儿子,就把儿子当垃圾桶,说谁谁谁又如何如何了,都是抱怨左右邻居的话,儿子想制止她,于是母子就吵起来了。

长辈内心的不安全感,呈现出来的,除了前一篇文章中两个故事所叙述的状况之外,最明显的就是不接受儿女的劝说、纠正、或是批评。

关于这一点,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早就教过我们了,《弟子规》就提过做儿女的人「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意思是说父母若有过错,儿女基于孝道当然要加以劝解,让父母有机会修正才不至于一直犯错,不过前提是「怡吾色柔吾声」。再来,如果一次劝不成,先适可而止,等到父母开心了再劝,若真的劝不听,即便劝到自己伤心哭泣,甚至因此而惹父母生气被父母责打,也毫无怨言。

这是古圣先贤教孝顺的儿女,怎么劝父母改过的方法。

现代儿女当然很难做到这一个标准。不过我认为儿女如果真的爱父母,一定会想尽办法让父母改过,就像当年我们在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

其实劝人这一件事,不管对谁,若希望有效,声音、表情都要讲究,何况是对「父母权威面具」已经戴了几十年的长辈?并不是只靠一份孝心就会成功的。所以细心又耐心的儿女还得要想一些办法。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看到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已经将近九十岁的妈妈总是念念不忘某位已经往生很久的亲戚欠钱不还的事,后来他的儿子想出一个办法,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告诉妈妈,曾在梦中见到这一位亲戚,哭着对他说,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太困苦,并不是故意要欠债不还,内心觉得非常的对不起。妈妈听完之后,生起了悲悯心,从此放下就不再抱怨了。

再说我自己,我的个性凡事认真,力求周延,常会不自觉地担起超乎自己身心能力所及的事情,许多人劝过我,我自己也清楚,但就是习气难改。有一次女儿告诉我说:「凡事周延的个性,在年轻是美德,但老了就会致命」我一听恍然大悟,从此就决心要改了。

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可想,还可以换人劝,请父母在意、尊敬的人来劝。例如我的师父上人对老人家特别有办法,我知道很多信徒都曾请出师父上人,最后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陪伴长辈:细心,耐心,趁早

许多老人由于老伴或老朋友都陆续凋零,一生中该忙的事也大多忙完了,如果没有提早培养兴趣、规划退休后想要再做的事,生活就会顿时失去重心,身心变得很孤寂。身心孤寂的老人家通常会有一个习惯,就是想东想西爱钻牛角尖,每天向儿女亲友不停打电话,发泄的多数是抱怨的负情绪。

很多中年的儿女最怕接到这种电话,这个时候就要细心的觉察,长辈应该已经到了需要儿女用耐心陪伴的时候了。陪伴并不是只陪在他身边就好了,还要细心观察他当下需要什么,再依这个需要,跟他一起去做,这样才是会让长辈真正欢喜的陪伴。就一如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你不只是把故事书(现在叫绘本)丢给他,而你却自顾自在旁边做自己的事,而是你要停下手边的工作,专注的跟他一起阅读并玩在一起,这才是真心的陪伴。

分享我陪伴爸爸的两个故事。

记得我的妈妈往生的时候,爸爸正值五十几岁的壮年。他不但要要继续忙工作事业,还要照顾除了已经成家的大姊之外,最小的才刚考上高中的四个儿女,由于向来家中大小事都是妈妈一个人在打理,于是他的生活顿失依祜,不只完全乱了正常的步调,还因为想念妈妈常常一个人躲起来哭泣。

当时虽然我才只是刚大学毕业,进入高中教书的年纪,但我知道这是我该陪伴爸爸的时候了。

于是每天我都提早起床,在上班前抽出时间,和妹妹一起带着爸爸三人,骑车去澄清湖,边走边聊,散步兼运动,这样的陪伴时光,一直持续到爸爸续弦了,才交棒给后来进入我家的阿姨。

直到阿姨变成我们的家人之前,我甚至好几次,陪着爸爸跟着媒人去相亲。

陪丧偶的父母去相亲这件事,应该是多数的儿女不会做也不愿意做的,但当时年纪轻轻的我,却已经能细心的体会到当时环境的现实和父亲的需求,愿意站在父亲的角度来考虑,才能说服自己,抛开儿女想占有父亲的私情,而用更冷静的理性去促成,最后终于圆满了父亲不用度过再接下来将近三十年的孤寂岁月。

我陪爸爸的第二个故事,要从他更老的晚年说起。

我们这一代的长辈,大部分的岁月都花在努力工作、勤俭持家上面,他们很少有个人的需求,一切以照顾家人为生活的重心,所以到有那么一天,终于可以停下来喘口气的时候,也几乎年老力衰了。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至少印象中我的爸爸妈妈就是如此。

所以在爸爸往生前的那几年当中,虽然已经有阿姨照顾陪伴,我还是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光,带爸爸到处看看走走。

儿女要做这件事情,其实并不容易,除了之前我提过的体衰的缘故,很多老年人由于长期勤奋工作惯了,生活中并没有休闲的元素,因此儿女面临的,可能会有许多来自他们想要拒绝的借口,例如花钱、太远、身体很累,或不方便啦等等。

细心的儿女,若能倒带回想,以前是如何连哄带骗把自己家的小小孩带出门的,就会想出不只一百个办法,也能把长辈带出门。

虽然不容易,但一旦带动了第一次,就好办了,这当然需要极大的耐心,不过如果老人家能够因为你的细心跟耐心,而体会到他们一生中没经验过的快乐与幸福,就很值得了。

记得经过几次之后,爸爸甚至于会三不五时打电话来给我说:樱仔!这个礼拜想带爸爸去哪里玩?

有一次我带他去台南的将军郷,那是他自从青壮年离乡背井数十年之后,都不曾再回过的故乡。记得那天他下车踏上故乡土地的那一刻,我猜一定是太激动了,老人家突然失去声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件事情离他往生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这中间还有一段我带他跟着师父上人学佛的经历。刚开始的时候,我以每一个月需回寺带读书会,一个人去没伴为借口,半撒娇半要求,请他跟我作伴一起去,他因此而有许多接近上人并聆听上人开示了解佛法的机会。

记得那段时间,父女两人留下来过夜,隔天清晨用完早餐,我们会一起在附近的山间小路散步,爸爸会分享他昨天参加读书会及聆听师父开示的心得或他的童年往事等等,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真的是这一生中,父女最甜蜜幸福的独处时光。

我的大姊曾经罹患巴金森氏症长达十年,这十年正值我在南台湾推广读书会、亲职教育最忙的时候,不过我都会一个礼拜抽出一天,跟妹妹带着姐姐三人出门,或聚餐或郊游,我们把它称为姐妹日。回忆起来虽然有对大姊因生病生理行动不便的不舍,但每一次相聚完,她不只非常的满足与开心,还很期待下一次的相聚,现在想想还好当时有陪伴到。

我没有陪伴到的是我的母亲。她逐渐生病的时候,是我刚大学毕业,进入教职生涯的第一年,由于每天忙着教课,还需处理我当班导只小我六、七岁的四、五十位高一学生的各种问题,我完全无法甚至忽略母亲想要儿女陪伴的需求,一心只顾著自己的工作,当时照顾她的只有大妹一个人,想想当时妈妈跟大妹两个人一定觉得非常的无力无助吧!

母亲病得很重的时候,有一个周末,我从凤山跟着回家拿换洗衣物的妹妹到屏东基督教医院去探望妈妈,或许她已事先知道我会去,所以我跟大妹两人抵达的时候,只见她倚傍在医院的门口等待,不知道已经向外张望我们到底有多久了?以后每每想到这件事,内心就会现出地藏菩萨本愿经「利益存亡品」中的这段经文: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引颈期盼的画面。

正因为如此没有陪伴到所带来的遗憾,母亲往生之后经过非常漫长的岁月,每每在梦中梦见母亲,我都会哭到醒来,泪水沾湿了枕巾。

爸爸学佛之后,每一次寺里有大法会,我们会带他去参加,但都把老人家「放著」,我们就回家了,走前还哄骗老人家只要抽得出时间我们会再来,但通常连着七天我们就不见人影了。总要到圆满的最后一天才又会去把他接回家,看到我们他总会说:「这七天每炷香结束,我都会站在护法亭,高高的望向一楼的山门,等著看你们会不会出现?」

爸爸晚年虽然我有陪伴到,但这个让老人家望不到儿女的画面,现在想来仍然非常不舍后悔莫及。

走笔至此,最后我最想说的话就是:照顾父母要细心耐心,而陪伴父母要更趁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