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唯有诚心忏悔,才能真正和解 /卢桂樱

有个住在北部的好友跟已读大学的儿子,长期关系一直不好,最近几年他学佛了,有心想要改善,曾数次试着要跟儿子好好谈话,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却都失败,不得其门而入。

他很无奈,我教他试着对孩子表达爸爸想了解他的心意,并请他帮帮爸爸,朋友一听,竟毫不思索的回绝,他说:「这样岂不变成我在求他,哪有这种道理?」

我想他一定是拉不下身段,于是便进一步鼓励他说;「想要了解儿子的是你,想要改善关系的也是你,如果你能试着放下身段,不计较谁在求谁,相信你在学佛的路上,会跨出一大步!」

但是情况并没好转,朋友只能感叹说:「没办法啦!小时候对他犯下的错,长大后竟这么难弥补!」

原来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因为创业忙着考证照,老是心浮气躁,对孩子很没耐性,他记得孩子小一时,只是为了教不会他好好握笔写字,就曾好几次甩孩子耳光;孩子更小时,有次因走路不稳摔了一跤,他又疼又气,也打了孩子,孩子摀著被打红了的双颊哭求爸爸说:「我的嘴唇已经流血了,爸爸不要再打了。」

「又有一次」,他接着回忆说,孩子读国中时,有次他载孩子要去上学,父子两人一前一后坐在摩托车上,车发动前,他转身要拿侧边置物箱内的东西,孩子看爸爸转身向后,立即举起手来护住自己的头脸。「我只不过是要拿个东西,他竟以为我要打他」,说著说著,朋友的眼眶跟着红了起来。

我听了一时也为之语塞,心也跟着酸楚起来。

后来他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他打算在暑假找个两、三天带全家去做一次花东之旅,然后好好跟儿子道歉,为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求忏悔,并要我教他该怎么说才好。

可惜花东之旅被连续几个台风打乱,没有去成。

暑假快结束时,我因治疗五十肩去北部就医,有次便趁机去拜访他,他们全家请我去餐厅用餐,聊天途中,朋友趁我也在座,便鼓起勇气突然转向孩子说:「你小时候爸爸因为工作压力,缺乏耐性,又没有学习怎么做父母,所以用很多不好的方式对待你,你一定受到很多伤害,爸爸现在跟你道歉忏悔,儿子,对不起!」

爸爸说完,孩子愣在那儿,整桌的气氛一下子僵住,似乎连妈妈都不知如何回应才好。

我于是开口提醒孩子,爸爸正在跟你说对不起,接着又对他说:「你的爸爸曾跟我提过你小时候的这些事,我听得出他很后悔也很心痛,爸爸真的很诚心在反省跟忏悔。」

孩子听我讲完,还是沉默了一阵,接着才慢慢的开口说:「我都忘记这些事了,没关系啦!爸爸!真的没有关系了。」

这一幕,至今已好几个月了,现在只要一想起,画面仍十分鲜明,历历在目。

之后过没几天,朋友打电话来,说儿子跟同学去郊游,竟买了一盒他爱吃的凤梨酥回来送他。「素的喔!他知道我吃素,特地买素的喔!」接着又强调一句,「这种事从没有过喔!」

在电话那头,朋友又接着说:「过去伤害孩子那么多,所积的怨一定也很深,我知道光是忏悔道歉一次是不够的,我会继续努力。」

真的,这种亲子和解的滋味,若不是亲自走过,怎能体会呢?

《慈悲三昧水忏》有一段经文说:「夫论忏悔者,本是改往修来,灭恶兴善,人之居世,谁能无过…但智者先觉,便能改悔,愚者覆藏,遂使滋蔓,所以长夜积习,晓悟无期,若能惭愧,发露忏悔者,岂惟只是灭罪,亦复增长无量功德。」

我的朋友在学佛后,觉知犯错之后,随之而来的果报障碍(亲子疏离的痛苦…等等),唯有透过反省忏悔,方能消除,因此他将佛法放到亲子关系中实践,终于体悟出忏悔的重要与大和解的喜悦。

我自己也曾尝试过许多次,因为诚心忏悔而得到真正和解的美好滋味,希望大家也能跟我一样,尽量在这一生,努力解冤释仇,让亲子、手足、亲族乃至其他人际,不要再有遗憾。

岁末新春,愿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