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稽首本然净心地

有一位小朋友说,每次他做错事情都会被老师骂或是处罚,他们班上其他人如果犯错都没有被骂也没有被处罚,他因此很不开心。

问他,为什么被老师骂很不开心?他说因为不喜欢被骂。又问,如果你做错事,老师都不理你也不管你,你觉得这样很开心吗?他点点头说,对。

不只是小朋友,我们每个人大抵都有这样的心态,不外乎是认为「拜托,我怎么可能做错!」要是真有发现,「阿没关系啦,这也没甚么大不了,也没有人知道!」如果又被人知道,「没差啦,他知道了也不能对我怎么样。」如果有人好意提醒,「这人未免也管太多了吧!他自己又做得多好!」再不然,就是说,「唉,他不知道啦,我会这样做是没办法的,是有不得已或是很充分的理由的……。要不是对方先那样,我也不会这样…。」

如果很愿意要修行,我们可以来检讨看看,以上思维心绪,您中了几个?要是至少有中一个,就具备了修行的条件。

有一位莲友因为做错了某件事情,师父跟他提醒了之后他欢喜的说,「好感恩!师父好久没这样跟我说话了…」这样的心情,除了他对师长的恭敬,也可以体会到他对师长提携叮咛的欢喜信受,以及他能够欣然正视自己做不好的地方。

我们对愿意出苦心苦力订正我们的人,怀抱甚么样的看法心态,其实源自于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缺失过患。比起能够真正照顾自己的言行及真正改革自己,我们是不是更愿意照顾自己的感受?如果到头来,真正最想照顾的还是自己的感受和尊严,还是没真正进得了山门。如果能够正视自己的缺失过患并迫不急待想要修改,那么我们对于愿意苦心苦力订正我们的人,只有无穷无尽的感恩。

「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我们千万不要瞧不起自己的缺失过患。这些缺失过患,常常在适当的时候能把我们推倒,然后我们才知道自己仍然站得不稳、行得不正,仍然有很多可以往前进的空间;如果我们只看到别人有缺失过患,没看到自己也有,这可能正是我们的缺失过患;如果身边有愿意苦心苦力提点我们的善知识,也许我们应该放下自己的不开心,宝珠璎珞顶戴受,以自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