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January 2010

《养愚斋随笔》耕耘与收获 /慧深法师

古人说:「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虽然只是一心耕耘,不去计较有多少的收获,但是只要耕耘得当,不是「揠苗助长」,必定是会有收获的。

有一位老伯,很多人羡慕他田里的作物收成比别人多,他总是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收成这么多)?反正我是戆戆仔(老老实实的)种,该收多少就收多少,我也不去操烦。」阿伯真的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可是往往有许多人只看到别人的收获,却没有看到别人的努力耕耘,所以当别人在收获时就会说:「哇!你的福报真好,像我就没有人理我!」他没有想到自己平时与人相处,根本不去理会别人、关心别人,甚至经常揶揄别人,和别人斤斤计较,不肯耕耘,岂能有收获?而被他羡慕的人,每天不但见到人就亲切的微笑,有好东西就欢喜的跟别人分享,遇到生病的人就自动的关怀,遇到别人有困难,也不辞辛劳的帮助人家,如此耕耘,怎能不丰收?

颠倒众生就是不种因而期望有果,「不问耕耘 只问收获」,一旦无法达成自己的愿望,就只会怨天尤人,… 阅读全部

《养愚斋随笔》杀生、抢劫、邪淫的现世报 /慧深法师

现在的社会道德沦丧,从传播媒体上,每天都可以看到杀人、抢劫、奸淫甚至奸杀老幼妇孺的消息。

凶狠残暴的杀手,从成人降到只有十二、三岁的青少年,盗人财物的已不是过去的梁上君子,而是大白天公开抢夺,甚至为了抢夺一些金钱而用枪、用刀致人于死,手段凶残的狂徒,这些人都是因为欠钱、欠赌债、毒瘾发作…等铤而走险;花甲老妇、年方四、五岁的小女孩,被摧残的消息更令人发指。

这些杀、盗、奸淫的狂徒,只顾目前的兽欲得逞,绝不会想到果报的可怕,所以为所欲为,甚至于一犯再犯。

记得十几年前,我曾经到一个山寺中拜访一位老和尚,适巧老和尚正在主持寺务会议,知客师父招呼我到客厅,不久又带进几位访客,他(她)们神情肃穆,大家都不讲半句话,客堂的空气好像凝结了一样。

就在我想开口和他们打招呼时,有一位约莫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端茶进入会客室,先把两杯热茶递给我和我的徒弟,然后再转向后来的那些访客。端茶的青年突然没头没脑的转向我,蹦出一句… 阅读全部

《养愚斋随笔》拂去心中尘 /慧深法师

  谭日初老师出国旅游,为我们这些已毕业四十多年的学生带回精致的小掸子,每位同学一把,老师疼爱学生的心,使同学们都感到无限的温馨。

  掸子当然是用来掸去灰尘,让我们所处的环境能够纤尘不染,窗明几净,只要「时时勤拂拭」,当然周遭的环境必定少尘埃│这是外在的。外在的尘埃容易清理,可是我们内心的贪瞋痴慢疑如果想拂去,谈何容易?

  记得我初学佛不久,看到有一位居士向一位法师说:「法师啊!我如果有一串您现在挂在胸前的念珠,我一定天天念佛!」四十多年前,在台湾想要有一串小星月菩提的念珠已经不容易,何况法师挂的一串念珠是「特大号」的,这位居士不但没提法师手上的小念珠,还特意说那串「特大号」的,真没想到法师居然毫不思索的把胸前的念珠摘下来,双手奉送给那位居士,而且向那位居士说:「既然居士有心念佛,不可反悔,我就成就您了!」我和那位居士都愣住了,但是法师还是坚持要那位居士收下好好念佛,当那位居士回去时,我对法师说:「他… 阅读全部

《养愚斋随笔》业力与愿力 /慧深法师

从去年九二一地震以来,台湾的灾难不断,固然那是无法抵御的天灾,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的检讨,长久以来大家为了私利,不顾一切的破坏大自然,天灾加上人为过失,大家才会蒙上那么大的灾难和痛苦。

地震之后,地形位移改变,再加上台湾的人近年来不断的砍伐可以保持水土的大树,拼命的种植高收入却破坏水土保持的槟榔和茶树,还有为了自己想居住在视野较广阔的山腰,和为死去的祖先觅得好风水,不顾别人的安危而滥垦滥葬,如今只要大雨一来,到处都是土石流。我们如果好好的检讨,地震和大雨固然是天灾,如果平时都能在自己要做事之前先有长远的考虑,虽然难免有灾害,但是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悽惨。所以今天大家承受的灾祸都是众生共同的业力造成的;如果那是少数人的行为,灾祸也不会那么大,可惜的是众生的错误心理:他可以开发,我为什么不能开发?他开发赚了那么多钱,我不能为了保护土地就做傻人,不赚白不赚…,于是一窝蜂的大家一起造业,既然业是大家共同造… 阅读全部

《养愚斋随笔》怕听风铃响 /慧深法师

以前去过大愿精舍的人,都听过我挂在屋簷下的风铃叮当作响;的确,我很爱风铃。在我未出家之前因为在电台主持了「佛教之声」节目,因此和很多寺院结了缘。有一段时间,因为我准备以后要出家,深怕住在家中有亲情的牵绊,所以借故调到离家较远的电台,仍然继续在电台播讲佛法,因此在工作之外的时间都到寺院中,一方面亲近出家人,学习一些佛门仪轨,作出家的准备;一方面也喜爱寺院环境的宁静,除了冬季比较寒冷之外,我总是喜欢搬张椅子到树下,或坐在台阶上看书,除了徐徐的微风不断飘送寺院中所种植的树香、花香,让我觉得无限舒爽之外,我还喜欢聆听挂在大殿四个角落的铜铃声,随着风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清脆的铃声真的像「百千种乐,同时俱作」,让我暂时忘记了自己尚处在红尘滚滚的凡间。

出家之后,有一段时间曾奉一位老和尚之命,前往国外担任佛学院的教职。几年以后再返回台湾,受到许多人的鼓励,决定再返回电台弘扬佛法,因为弘法工作,作息时间无…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