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往生咒

人生最大的資產 /David Lai

部門一位女同事秀萍,她未來的公公吃素,
先前長年「穩定」待在安養院,問她怎麼個穩定?就是「持續昏迷」,聽了差點暈倒。二個星期前開始聊起她公公的病情(罹癌),上週六已經往生。

二個星期前,她公公因為身體狀況急轉直下,隨即轉往台南奇美醫院安寧病房。我利用貞余師姊分享文「來自內心的懺悔」(https://jiguangtemple.org/wwwtest/node/824)中所提及師父教導:「趕緊用心向眾生懺悔,專心念阿彌陀佛」,現學現賣地請同事秀萍於探視她昏迷中的公公時,務必於耳邊輕聲轉告上述二句話,說也奇怪,「聽到這二句話後,公公流眼淚了……」秀萍這般轉述。

基於能拉一個是一個,進一步教導秀萍持往生咒給她公公及冤親債主,向她解釋,往生咒並不只是念給往生者,也能讓現世者增福延壽。進一步建議秀萍,「雖然妳尚未過門,但夫妻倆已辦理登記完畢,但形式上你已是人家的媳婦了,是該盡一份孝道,現在最能出力的部分就… 閱讀全部

甘願受,感謝心 /黃讌婷

去年年底,公司接了一個商品外包裝的設計案,主管屬意讓我執行這個案子的視覺設計,剛開始當我知道是商品設計的時候心裡還高興了一下,平時工作所做的都是一些會議或活動,心想終於可以做些不同的東西了。但怎麼樣也沒想到,這個案子居然是我做設計工作以來,最難受的一次。

「妳這次要做的是某公司的帝王蟹海鮮鍋與牛排禮盒的包裝視覺設計,海鮮鍋比較容易一點,我們就先從這個開始吧…首先呢………」基本上,我聽完第一句話腦子就一片空白了,我完全沒料到是食品! 而且還是眾生肉!!!

學佛之後,瞭解了因果,那些被安置在陶鍋裡等著被煮沸的海鮮,看在眼裡已經不是螃蟹、蚌與蝦子,而是如同我們一般;一樣會害怕、會掙扎、會痛苦的生命。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差別只在於盛裝靈魂的容器不同、語言無法溝通而已。 所以,當我必須在網路上搜尋看起來美味可口的海鮮鍋,好讓產品包裝上先有個圖片可以拿來做提案的時候,整個人呈現非常焦慮的狀態。我沒辦法心平氣和甚至… 閱讀全部

身為醫生,為什麼我要患者吃全素(不吃奶蛋魚肉)? /專訪楊濟鴻醫師

「吃素夠營養嗎?」
「發育中的小孩及體力不好的病人、老人或孕婦可以吃全素嗎?」
「吃全素一定就能健康不生病嗎?」
「為什麼不要吃奶蛋呢?」……這些都是許多人對於全素飲食的疑問與擔憂。
本文為今年大愛電視台專訪楊濟鴻醫師之全文記錄,讓我們來看看楊醫師怎麼說。

問:
  當醫生的人就是希望大家都健康,楊醫師您從醫那麼久了,為什麼現在強調要吃全素才能保持健康呢?

楊濟鴻醫師答:(以下簡稱答)
  這個過程是不可思議的因緣。我學中醫和西醫(擁有中、西醫師執照),從傳統醫學或是以前所學的現代醫學、營養學,也都主張奶、蛋、魚、肉、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種種營養都要兼顧,我想現在普遍大家還是抱持這個所謂六大營養素均衡攝取的觀念吧。臺灣以前是農業化社會,逢年過節才有魚、肉可吃,無形中加強動物性食材比較營養的印象,老一輩的人都有這種概念。

  但是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因緣,這個因緣來自於我的皈依師父慧深法師。我現在開中醫診所,中藥當中含有動… 閱讀全部

往生咒的意義

《往生咒》全稱「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又稱「四甘露咒」、「往生淨土神咒」、「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是佛教淨土宗的重要咒語。由劉宋時的求那拔陀羅所譯,原文註明本咒出自《小無量壽經》,是部已失佚的《阿彌陀經》之異譯本。在所附錄的《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中約略提到此神咒是龍樹菩薩「願生安養、夢感此咒」,耶舍三藏誦此咒,天平寺法師從耶舍三藏口受此咒。並述說此咒功效為:1.滅現世所造罪業。2.現世所求皆得。3.不為惡鬼神所亂。(前三點即現世利益)4.面見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西方淨土的經典中,原來也很少有咒語;而約於西元440年譯出的《往生咒》的出現,其實在淨土的發展史上有重大的意義,因為修行者開始使用咒語,且自只對來生利益的追尋(得生淨土),轉向也兼顧現世利益的獲得「拔一切業障根本」。在阿彌陀系咒語中,《往生咒》是第一個出現的咒語,此咒文內共使用四次甘露,因此另有一個俗名叫「四甘露咒」。

顧… 閱讀全部

學佛修行要下工夫 /楊思偉

我說一下這幾年學佛的心得。在大學裡面,吃素還是少數,特別大學校長吃素更少。在很多場合,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吃素?剛開始不方便多講,只說是健康因素和環保因素,最近我才直接講是宗教因素,我信佛教。

這幾年在大學服務,一心想培養優質的下一代。我一直遵循師父給我的教誨,希望我們的下一代,除了讀書,把自己的專業學好以外,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人生真正的價值觀、理念、人生的智慧。我時時秉持這個信念。

卸任前,我比較有因緣開放的跟同仁分享一些事情:人生生老病死都是苦,如果從平常一般人的角度來看,希望我們能夠幸福、能夠快樂、身體都能夠健康,有著這種期待,請問怎樣才能真正得到這些呢?告訴年輕一代要追求幸福,追求功成名就,一般人都講求這些世俗的觀念。以前我那個年代有一本書,羅家倫先生寫的《新人生觀》,也都在講類似的概念。

後來我一直在體會,人在生活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困難、很多挑戰,怎麼解決呢?為什麼會碰到這些問題呢?…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