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彌陀經

提昇心的品質―勤修戒定慧 /陳珮淇

在《宗鏡錄》序文中:「諸佛真語,以心為宗,…若人以佛為鑑,則知戒定慧為諸善之宗,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如來,由此而出。若以眾生為鑑,則知貪瞋癡為諸惡之宗,修羅傍生地獄鬼趣,由此而出。」我尚學淺,想與大眾分享共勉:唯隨心念起,期許我們皈依佛、法、僧三寶進入學佛的門後,能夠言行如理如法,堅定安住斷惡因,經由受戒持戒實踐信仰增長慧命。我將分兩期次與在家修學者分享以「勤修戒定慧」及「滅除貪瞋癡」用以提昇心的品質。

「戒律」是我們學佛路程的行為規範,也是學佛者必修的課程,其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此五戒是學佛人基本的戒律,學佛須要發心受持五戒,進而受菩薩戒。遵守戒律能夠讓我們不造作惡因,洗滌我們的心性;堅定信念時刻持戒,讓自己能夠止息惡因,且行善利益有情。親近正法道場、多參加共修與聽聞開示、深信業果等,可以涵養遵守戒律的心性。此外研讀蓮池大師的《威儀門二十四章》及寂光寺住持慧深法師講述編…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77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經文:「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阿彌陀佛又稱為「無量壽佛」,就是由這段經文而來的。不只是佛的壽命無量,就連在西方極樂的人民,壽命也是無量無邊。

  「阿僧祇」譯為「無央數」,一個大劫是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阿彌陀佛發願,讓祂的人民有無量無邊阿僧祇的壽命來修行,直至等覺菩薩而圓成佛道。

  我們從無始劫以來,流轉到現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這個果報體太短命了(忉利天一天是人間一百年)。譬如在人道生活幾十年,好不容易適應了,無常一到就死掉了;又去投胎,又換一個新的環境,又適應了,又死掉了,弄到最後,眞的是迷糊了。

  總之,我們就是必須不斷的適應新環境,等到你摸清楚開始修行了,又死掉了…;因此,在三界當中,最大的傷害,除了老病之外,死亡是最嚴重的障道因緣。這個「分段生死」,讓我們整個修行過程中斷,沒辦法串連,被片段的切開來,一加一不能夠等於二,都要重新開始,…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76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經文:「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本經的不可思議,在於沒有人可以提問,都是釋迦牟尼佛在自問自答,由佛陀親自來解釋這些問題,令後世的佛弟子更有信心。

  「阿彌陀」是印度話,譯為中文是「無量光」,也稱為「無邊光」、「無礙光」、「超日月光」…等。不管譯成什麼,都表示這尊佛的光明,非常殊勝沒有限量,勝過日月的光明千萬億倍,而且是所有佛的光明之中,最光明的,可以照耀到十方的佛國土,沒有一點點的障礙,所以《無量壽經》稱讚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十方諸佛,都具有三種光明:(一)「本光」:佛的「法身」本具的光明,這是真如之光,是圓融無礙的。(二)「智光」:佛的「報身」所感的光明,是智慧之光,普照法界。(三)「身光」:佛的「應身」光明,隨機應現。

  應身的光明,又分為「常光」和「放光」兩種:(1)常光:佛身有圓光一尋…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75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極樂世界的「有情」眾鳥,能演揚妙法;這次再介紹「無情」的風、樹、羅網,也能隨風自然演奏微妙音樂。

佛又告訴「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從這段經文我們就可以了解,整個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清淨法身所變現的,絕對不是業力所感的世界。蓮池大師說:「極樂世界處處都是『佛寶』,不管是眾鳥或是行樹、羅網,都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極樂世界的人民,不但有安穩的果報體,更重要的是在極樂世界,能跟「佛寶」經常的接觸,你整個大乘的智慧善根,就一天比一天增長,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娑婆世界「佛寶」的力量太薄弱了,大部分遇到的都是妄想的境界。請諸位想一想,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跟人事因緣接觸的時候,你是「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還是「自然生起無明、妄想… 閱讀全部

追思覺眼師父 /陳允賢

2018年5月26日是寂光寺朝山日,清早天空才微微露出晨光,前往蓮友朝山車會合地點的時間已經很緊迫。在此之前的兩個月內,工作與照顧家人體力負擔下,雖然得了重感冒但幸好也即將痊癒。快走到捷運站時,發現感冒藥忘記帶出門,既怕趕不上朝山車,也怕藥物中斷,好不容易好起來的感冒又嚴重起來,於是我背著大包包,用盡全力跑回家拿了藥再趕跑至捷運站時連第三班都沒趕上,只能搭上第四班車。但也不知道為什麼,彷彿有一種力量,催促著我,無論如何都要跑起來,一定要趕上朝山車,所以當我趕上第四班捷運時,我的上衣已經濕透,滿頭大汗;幸運的是,朝山車也因為某些緣故延遲了15分鐘出發,我也才趕上了朝山車。

朝山車的去程,有固定的功課,先是讀《彌陀經》,後是讀《地藏經》。一上高速公路沒多久,三鶯段就開始塞車,延誤的出發時間加上二高的北部路段部分塞車,各種一連串的巧合下,原本《彌陀經》持誦完畢的時間點應該都已經過了二高苗栗段的各出…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