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87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如何念佛,才能讓我們心念專一?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他說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有三個重點要注意:

  第一個「念」:「念從心起」。很多人念佛的時候,佛號不是從心裡生起,是從嘴巴生起,嘴巴念佛,心裏沒有佛。在內心深處 ,要生起依靠佛的心,這個叫做「念」。

  第二個「誦」:「聲從口出」。很多人念佛不出聲的,這就不對了,不一定要念很大聲,但是多少要創造聲音,金剛念(嘴唇動)也可以。要靠嘴巴的振動,創造一點聲音出來,當做「所緣境」。

  第三個「聽」:「音從耳入」。再把自己所念的佛號,再聽回去。如果是打佛七的時候,有一、二百人在念佛,每個人都創造一個聲音出來,佛號要與大眾和合,當下只能夠聽你自己的聲音,音從耳入,才能夠達到一心不亂。

  「一句彌陀念、誦、聽(專注力),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續力)」

  這是印祖常常教導念佛人的名言。

  「寧可少念,不可草率」,這個很重要。當佛號在心中運…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86

  各位蓮友:

  《彌陀經》上說:「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然而,我們念佛已經念了好幾年,甚至數十年,為什麼還不能達到一心不亂呢?常常會把佛號忘掉而不能一向專念?那是因為:

  一、業障太重,罪業過失太多。《地藏經》上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惡念多、善念少,都是自私自利的心。

  二、出離六道輪迴的心太薄弱,追逐財、色、名、食、睡五欲之心太強。

  三、不知佛號在我們生命當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是可有可無?還是非它不可?

  上次有提到《善導大師》是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為根本,對於念佛,他提出要具備兩種深信: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地藏經》上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又說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旋出旋入…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85

  各位蓮友:

  關於「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經文又說:「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蕅益大師的說法:「多善根」是指「聞說阿彌陀佛」之後,對於阿彌陀佛的聖號,產生眞實的信心,立定誓願,信願具足,這就是多善根。按照聖道門來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叫做「福德」。從淨土的角度來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叫做「多福德」。

  善導大師的說法:「夫論善根多少,只約念佛。」今生不能聽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的人就是「少善根」;能夠聽聞到阿彌陀佛的淨土教法,專心念佛的人,這是過去生的善因,這是「多善根、多福德」之人。

  經文又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千古年來為了「一心不亂」有多種的見解:

  一、「一心不亂」就是專心一意,把全部的心力集中在一個地方,沒有任何其他雜念。念佛人,時時刻刻誠心的念佛,用阿彌陀佛的聖號,控制自己的這顆妄心…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84

  各位蓮友:

  《阿彌陀經》經文:「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往生西方的主因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號」為「善根」,以所作的一切福德為「助緣」。

  「發菩提心」是要發成佛的心,發廣度一切眾生的心,然後切切實實的深信、切願、執持名號,臨終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謂「福德」在《觀無量壽經》有提到,要往生西方淨土的助緣要修「三福」,這三項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修行的大根大本,就像是打地基,概括四個字:「孝」、「敬」、「慈」、「善」,這是修「人天福」;四項能夠做好,念佛可生到「凡聖同居土」。

 所以說修學佛法最基本就是學做人,不能說整天只懂得念幾萬 聲佛號,待人接物什麼都不管了,連自己的父母或師長都沒有一點孝敬心,如果是以這樣自私的心,念佛是沒有效用的。

  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二乘福」,好好…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83

  各位蓮友:

  上次提到在西方極樂世界:「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的好處,我們要知道,眾生在三界流轉當中,不是你想修行,你就可以修行。你不是諸上善人,我也不是諸上善人,你有煩惱,我也有煩惱,那怎麼辦呢?今生你刺激我,來生我就障礙你!

  就是這樣子:今生你修行的時候,他來刺激你,你就產生恨,雖然你沒講出來,但這個就是因緣法,除非你能夠原諒他,把心中的怨恨化解掉,不然只要你產生恨,來生就該你報仇了,換你去障礙他;第三生他又開始回報你,兩個人從此就沒完沒了,眞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我們在娑婆世界修行,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跟人有關係,所以阿彌陀佛有大智慧,祂的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避免人跟人之間的障礙,在那裡修行,大家的道業都能日日增上,又能夠不退轉;這是阿彌陀佛的悲心、願力所成就的,感恩阿彌陀佛的大恩大德!

  經文:「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也就是說:往生的正因是「多善根…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