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01

各位蓮友:

解釋《佛說阿彌陀經》的緣由,起於有蓮友反應,有時讀一些經典或懺文,不解其意,想要法滿開個佛學研討班來講述。一來我才疏學淺,二來也沒有很足夠的時間,後來才想到現今網路發達,才用此一方法來傳達訊息。

在此聲明一點,您們滑了三至五分鐘的手機,我可要用三小時才能完成一位尊者的介紹。但值得欣慰的是教學相長,受益最多的是我自己,當我看到經文中大迦葉尊者的十二種頭陀苦行,對照今日的自己,真是又感動,又慚愧,就會對外在的一些衣、食、住不敢太放逸。難怪佛陀會說:「有頭陀行在,我法久住。」

讓我們回顧兩千多年前,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經說法的勝況,我們無法參與其中,真是不勝唏噓。有一首偈語:
佛在世時我沉淪
今得人身佛滅度
懺悔此身多業障
不見如來金色身

雖然不值佛世,但讀到佛經就如同我們是與會大眾,與舍利弗、目犍連……一同聆聽佛的法音宣流。

他們是前段班,我們是後段班,但只要我們肯學、肯做、肯依教奉行,相信大家都能…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02

各位蓮友:

上次解釋「如是我聞」,今天講: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

一時:佛陀為眾生說法,機緣成熟的時候。

舍衛國:在印度北方,憍薩羅國的首都。

衹樹:衹陀太子花園的樹。

給孤獨園:本名須達多長者,有名的慈善家,對於鰥、寡,孤,獨非常同情,常常救濟他們,大家稱呼他為「給孤獨長者」。

有一天他去鄰國王舍城,遇見佛陀,聽經聞法後法喜充滿,恭請佛陀去舍衛國講經,佛陀答應他,但要有住所讓常隨身邊的弟子居住,長者歡喜答應要建一座精舍供養佛陀及弟子們。

回去找地方,看中衹陀太子的花園,但是太子不賣,他一再懇求,後來太子說:假使你用黃金鋪滿花園我就賣。長者很高興,把家中的黃金搬來鋪滿花園,太子深受感動就說:我們合作,你供養地,我供養樹,豈不兩全其美,後來就把精舍建起來了。衹樹給孤獨園也叫做:衹園精舍,佛陀在此講經說法二十五年。

長者發大心,請佛陀弘揚佛法,讓眾生得大利益,值得大家尊敬,讚歎。

「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解…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各位蓮友,阿彌陀佛。經徵得師父上人及法滿師父同意,陸續於寂光園地轉貼由法滿師父為大家講解彌陀經文章,也感謝為大家保存文章檔案之蓮友。以下由法滿師父解釋講經緣由開始。

「如來十號」講解(十) /慧深法師講解 弟子王龍童紀錄

十、佛世尊

  佛世尊應該是兩個號合併的,《成實論》就將它分成佛和世尊兩個,佛為第九,世尊為第十,現在是依《涅槃經》,合併佛世尊為第十號。

  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一般人的想法,雕塑在大殿被拜的是佛,其實那是佛的形相而已。我暫且拋開書的內容,來講佛像的問題,用眼睛看得到的形相的問題。我以前學佛也有這種想法:某尊佛長成什麼樣子,某尊佛又是長成什麼樣子。甚至說張校長有張校長的臉相,吳老師也有吳老師的臉相,每個人的臉相不同。其實經裡面說,因為所有的佛都是三十二相具足,每尊佛的臉相都相同,只能從他們打手印或手上所拿的東西來分別,像藥師佛手上拿一座寶塔,拿蓮華的是阿彌陀佛,拿缽的是釋迦牟尼佛,不是看他們的臉相。其他的魚籃觀音、龍頭觀音,都只是應化身。其實,佛相都是三十二相,都一樣。

  每一尊佛的發願不同,但是都能到達佛的境界。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藥師佛發十二大願,大家回去看看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和阿彌陀佛的四十… 閱讀全部

追憶我的父親侯心慶 /侯一釗

父親侯心慶,一九三一年八月十七日生於印尼,祖籍廣東梅州。早年爺爺與兩位兄弟從梅州到印尼發展,從事建築方面的生意,在當地是頗負名望的僑領。日本侵略南洋時,救過不少當地的抗戰人士,受到當地百姓的擁戴。抗戰勝利以後,父親跟隨他的堂姐,回到祖國念初中,後來考上湖北醫學院。大學畢業在山西太原工作數年後,調回廣州紅十字會醫院工作。一九六九年文化大革命期間,下放到廣東化州縣鎭安公社衛生所,長達十年之久。一九七八年到香港定居,從事醫藥方面的工作。父親於二○一五年四月三日病逝於廣州,享年八十三歲。臨終時多位親屬陪伴在旁,聽著阿彌陀佛的佛號,走得十分安祥平靜。

父親一生為人正直、善良、樂於助人,種下不少福田。記得我小時候下放農村時,他會急病人所急,想盡辦法為他們排憂解難,時常親自陪救護車送病人到縣城醫院搶救。在醫院的同事遇到經濟困難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慷慨解囊給予經濟上無償援助。他在病人與同事心目中是一位好醫生、…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