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12

各位蓮友:

梁皇法會結束以後,到現在才稍微有空,趕緊來介紹《阿彌陀經》中佛陀的第八位弟子「難陀」尊者,中文叫做「歡喜」。

他是佛陀同父異母的親弟弟,大家都知道佛陀誕生七天後,母后就去逝了,是由姨母把他撫養長大的,姨母是他父王的第二夫人,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就是「難陀」。

兄弟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佛陀是四月八日出生,他是四月九日出生,出生時全身黃金色,相貌與佛陀相彷彿,佛陀有三十二種相好,弟弟有三十種相好非常莊嚴,常常被人誤以為是釋迦佛,所以在佛陀的弟子中稱他為「儀容第一」。

他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嬌妻叫「孫陀羅」,夫妻感情很好如膠似漆,終日形影不離。

佛陀成道以後回到王宮教化眾生,許多親屬都隨佛出家(王子、兒子……),唯獨難陀捨不得嬌妻沒有一起出家,佛陀沒有放棄他,等待機緣要度他出家。

有一天佛陀到王宮去托缽乞食,正逢難陀與他的妻子在吃午餐,佛陀就拿了缽向他化飯,他很高興接下缽盛飯,那知佛陀轉身就走,他手捧缽…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11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佛陀的常隨眾,第六位「無倒亂第一」的離婆多尊者。這次講「義持第一」的周利槃陀伽尊者。他的名字中文叫「繼道」或「小路邊」,他的哥哥叫做「大路邊」。以前印度的風俗,婦女將臨盆時一定要回娘家去生產,兩兄弟都是他們的母親等不及回到娘家,在路邊生的,所以一個叫「大路邊(生)」一個叫「小路邊(生)」。

哥哥很聰明,隨佛出家精進用功,弟弟後來也出家,但天生愚鈍(因過去生當大法師,自恃多智輕慢他人,因吝法故感得此報)。哥哥教他半首偈語:「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但是他一直背不上口,經過一百天還是記不熟,把哥哥氣得啼笑皆非,要把他趕回家去。

他雖笨卻也有善根(過去曾出家過),對僧團依依不捨不肯離去,倚在門口哭泣。世尊剛好從外面回來,看他哭得這麼傷心問他:「你為什麽哭呢?」他說:哥哥嫌我笨要我還俗回家。世尊說:你可以繼續留在僧團不必回家。

佛陀憐憫他資質太差,一下子要他念十四個字當然沒辦…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10

各位蓮友:

上次講「答問第一」的摩訶俱絺羅尊者。這次講佛陀的大弟子中,第六位的離婆多尊者,他是「無倒亂第一」。

離婆多,中文叫:「室宿」。是中國古天文學,二十八星宿中北方的星宿之一。他的父母晚年無子,每天向「室宿星」祈禱,結果生下他來,所以就取名為「室宿」。

無倒亂:就是對一切事理認識得很清楚,既不顛倒也不錯亂。因他常參禪打坐,內心很安定,時常保持清醒不會倒亂,所以在《楞嚴經》中,大眾也尊稱他是「禪定第一」。

出家的修道者一般稱為:沙門。中文叫做「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持戒生定力,因心定而開啟智慧,做事情才不會倒亂。戒定慧也稱「三無漏學」:三種清淨沒有煩惱的修行方法。

貪瞋癡稱為三毒:能毒害人們的身命與慧命。

貪是貪愛五欲:財,色,名,食,睡。瞋是:愛發脾氣不能忍耐。癡是:固執己見不信聖人之道,不信因果。

就是因為有了這三毒,衍生出:身造作殺生、偷盜、邪淫。口造作兩舌、惡口、妄語、綺語…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09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議論第一」的迦旃延尊者,這次講「答問第一」的摩訶俱絺羅尊者。

摩訶:是「大」的意思。

俱絺羅:中文是「膝」的意思,合譯是:「大膝」。大概這位尊者的膝蓋很大,從形貌特徵而立名字。

這位尊者口才很好,隨便問他什麼都能回答,所以稱為「答問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

前面有講到舍利弗尊者有一位舅舅,常常跟他的姊姊辯論,每次都贏過她,後來姊姊懷孕了以後,再辯論就都輸了。他想以後若再輸給外甥,那就太沒面子了,所以奮發前往南印度去遊學,博覽當時18種經書,及詳細研究《四吠陀經》(很深奧的智慧之書),每天精進不息,忙得連指甲都沒空修剪,所以指甲很長,大家都叫他「長爪梵志」(梵志是指修外道的修行人)。

遊學十六年,滿腹經論學問廣博,一回來就想找他的外甥辯論比比高下,那知舍利弗已經跟佛陀出家了,他知道後一肚子氣,想說:瞿曇(釋迦牟尼佛的姓氏)是什麼人,竟敢收我的外甥做徒弟,難道他的智慧辯才比我的外甥…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08

各位蓮友:

上次講「頭陀第一」的迦葉尊者,這次講「議論第一」的摩訶迦旃延尊者。

迦旃延:中文叫「文飾」,是印度四姓階級中的婆羅門種族。

迦旃延尊者辯才無礙,出口成章,說得非常巧妙,聽了讓人心悅成服。所以世尊在經中讚歎他:「說法人中,迦旃延第一」。

在一些事例中,可以看出他的辯才無礙:

1,有一無神論者,認為「人死如燈滅,什麼也不存在,那有來世?」如果惡人死了會去受苦,按理他應該回來哭訴,怎麼就沒有回來過?

尊者答:譬如人間犯罪之人,被判刑關在監牢裡,他還能逃脫回來告訴我們嗎?同樣道理,作惡的人死後墮到地獄去,每天受刑罰,又怎能回來告訴家人他受苦的情行呢?

2,那我再問一個問題:做善事的好人死後能生天,行動自由,應該可以回來告訴我們天上享樂的情形,但是他也沒有回來,可見是沒有後世的。

尊者答:譬如人墮糞坑,全身又髒又臭,有人把他救起來全身洗乾淨,那他還會回到糞坑去嗎?同樣道理:生在濁惡世間,是受苦的地方,一…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