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56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九種品位往生之時間與事跡,下三品往生都是造惡業、破戒,或犯五逆罪,欲墮三惡道或墮無間地獄之人,只要臨命終前遇善知識開導,起大慚愧心深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都能夠救度他。

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阿闍世王子,受了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的挑撥教唆,要除掉釋迦牟尼佛,自己當新佛;然後搞政變要害死父親,奪取王位自己當新王。母親為了要救國王,也被關起來,所以阿闍世王,他算是殺父、殺母造五逆重罪。後來他也生了非常嚴重的病,全身潰爛長滿毒瘡;他認為自己罪業太深,現在受這種苦,將來一定會下地獄受大苦, 想說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救他了。

後來聽了大臣《耆婆》的勸導,生起大慚愧心,悶絕於地。世尊遙見,知道機緣已成熟,為他入「月愛三昧」,在大定中放大光明照觸其身,這個光像月亮很清涼,毒瘡馬上就消除痊癒。耆婆說:「這是佛放光來加被你。」阿闍世王說:「佛為什麼要放光加被我?是什麼因緣呢?…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55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此次講「蓮花」。

「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這一段是描寫蓮花的殊勝微妙。七寶池是說明往生西方的處所,蓮花是念佛者托質受生的地方。我們平常所見到的蓮花,都是生長在污泥當中,西方的蓮花,它的根是生在金沙之中,花是浮在功德水的上面,光色輝煌燦爛,奇異芬芳,香飄十方,潔淨無染。四色的蓮花會發出四色的光芒,其實不只四色而已,四色可變化無量無邊的色彩。

「大如車輪」:並不是我們普通所見到的車輪那麼大,上次有講到:「池中蓮花或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車輪》:有運轉的意義,比喻蓮花能夠運載十方念佛的人,出離生死苦海。當世人念佛有了成就,臨命終時,七寶蓮台就會從空飛來,迎接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在七寶蓮池蓮花化生之人,大致分為九個品位,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這是以念佛人的功夫淺深,道行高下來作決定的。

1、…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54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八功德」水之妙用,此次講:「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四邊階道」:寶池四周圍的階梯和道路,要入池或登岸,可以互通上下,都是用四寶所砌成的。

「上有樓閣」:一、在寶池上面的樓閣,二、在地上的樓閣,三、在虛空上面的樓閣。完全是宮殿式的,古色古香,都是用七寶裝飾而成,真是富麗堂皇。

「硨磲」:是一種大蚌殼,在深海中經過千百年,受到大自然如海流、光線、水壓、溫度的變化,以及沉澱物等因素,而形成的海中化石。硨磲的成份大致與天然珍珠相同,外表之顏色是牙白與棕黃相間,有強烈的金色絲光,整體外表就像車輪與溝渠所構成之圖案,因而稱之為硨磲。是一種很吉祥的物質,所以稱之為寶。

「赤珠」:紅色的珍珠。「瑪瑙」:品質如水晶,有赤、白、灰多種顏色,都是非常珍貴的。

西方極樂世界不管是樓臺亭閣,或是任何的建築物,連樹木也一樣,都是用七…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53

各位蓮友:2018/06/08

上次介紹七寶池中的水,具有八種功德,此次再講更有三種殊勝的妙用。

一、「隨意變化」:沐浴在寶池中的諸上善人,如果只想將足浸在水中,那池水的深度,就剛好浸到足為止。如果希望水到腰部,或者將全身泡在水中,或者希望水從空中淋下來,水就確確實實從空中流下來灌身,池水都能夠隨各人的心意,升降到適當的位置。至於池水冷暖的溫度,也是隨心調節,使得整個身心,都能夠自在舒暢。水本來是無心的,沒有思想,竟然能夠隨意變化,真是不可思議!

二、「演說妙法」:池水緩緩的迴旋流著,發出輕微自然的妙聲:念佛聲、念法聲、念僧聲;演說寂滅、無常、無我、波羅蜜聲……聽了那微妙的法音,無不使人產生清淨心,對於無上菩提道永不退轉。水本無情,竟能演說妙法,真是不可思議!

三、「精進道業」:諸上善人在七寶池內沐浴完畢以後,有的安閒的端坐在蓮花上,有的在地面上講經說法,有的在聽經、誦經、念經;還有的在參禪、念佛…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52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八功德水」,它具有八種的好處。

一、「澄淨」:澄清、乾淨。池水乾淨得一絲毫污染都沒有。不像世間的水,污濁垢穢非常骯髒。

二、「清冷」:不寒不熱,很清涼非常舒適。不像世間的水,遇到嚴冬就結冰,逢到酷暑水份蒸發,乾燥得讓人受不了。

三、「甘美」:甘中帶甜,像甘露一樣,常喝能治百病。不像世間的水,鹹苦惡臭。

四、「輕軟」:輕揚柔軟,可以往上流注。不像世間的水很沉重,只能往下流。

五、「潤澤」:水滑潤而且充滿光彩,對皮膚有滋潤的功能。(不像世間還要抹化妝品)。

六、「安和」:平安和睦。水會隨你的意思,要淺一點它就淺,要深一點它就深,不會游泳的掉在水裡也不會淹死。不像世間的水,洶湧洪水氾濫,造成災害。

七、「除飢渴」:能止渴充飢,得到充分的養分滋養身心。世間的水可以解渴,但不能充飢,有時不乾淨,反而飽脹生病。

八、「養善根」:增長善根,啟發智慧。

七寶池裡頭提供的八功德水,無論是食用,或是用來沐浴…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