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64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眾鳥「白鶴」、「孔雀」,此次介紹「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

「鸚鵡」:會模仿人講話。你講好話牠也會講好話,你講不好聽的話牠也會學,你念阿彌陀佛,牠也會念佛。經上說「佛佛道同」,古佛今佛所說都是一致,絕無不同的說法。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所以我們要以佛為師,常隨佛學,依教奉行。

「舍利」:此鳥眼光非常銳利、清澈。末法時期的眾生應具備這種眼光,了解念佛是唯一讓眾生解脫生死的法門。

「迦陵頻伽」:中文叫「妙音鳥」。這種鳥兒在卵中還沒有出殼時,就能鳴叫,而且聲音非常微妙好聽,牠美妙的歌喉,超過一切的鳥兒,所以叫做「妙音鳥」。三時繫念佛事「迦陵出殼壓群音」,就是這個意思。佛陀的聲音也稱〝迦陵頻伽音〞,所以唯有念阿彌陀佛的聲音,才能與此鳥媲美,是純善無惡的語言,所以大家要多念佛。

「共命之鳥」:這種鳥有兩個頭,各自不同的心識,共同一個身體,所以叫做共…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63

各位蓮友:

此次釋迦牟尼佛再介紹極樂世界的眾鳥說法。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

這一段是說明阿彌陀佛,為了讓西方極樂世界的聖眾,能常常聽聞佛法,所以就以他的神通妙力,以他的大悲願力,變化了這許多的鳥兒來演說妙法。

其實極樂世界的鳥,種類無量無邊,世尊只是略舉一二。為什麼阿彌陀佛要以他的神力,變化出這許多珍奇異鳥,來為大家講經說法,而不現佛身來跟大眾開示呢?

十方眾生根性不一樣,有時候想要親近佛陀,就到法堂去聽阿彌陀佛說法,有時候想要暫時遠離人群,就可以到樹林去散步。但也沒有錯過聽法的因緣,因為在樹林當中有鳥類,牠也能為你廣宣妙法,所以在極樂世界當中,聽法因緣不一定要依止佛陀,鳥類也可以說法,但這都是阿彌陀佛的威神力變化所作。就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的「普門」示現,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來說法。應以白鶴身得度,就現白鶴身來說法,真是… 閱讀全部

修行不進則退 /嘉茵

前幾天週日水懺法會之後,向師父上人告了假,看見一位小友背著行囊要離寺。我問他:「你也告假啦!一個人走啊!」他說要叫計程車去車站。我說:「我女兒要開車載我去高鐵站,一起走啊!」他說:「我要去火車站搭國光號。」我說:「我的信用卡訂高鐵可以打八折喔!」他說:「我這個月只剩一千元,我搭國光號就好。」我說:「好!我們一起搭國光號。」

我在師父上人以前主持的道場就認識小友,他長得圓潤憨厚可愛,每次都跟家人南下到寺裡共修,聽說他更小的時候在住家附近的精舍法會時扮演過小小地藏菩薩。我親近道場一年多之後,他們全家才來親近師父上人。不久之後一次的梁皇法會,這位小友突然邀請同修一同去雙拜區。同修基於不能輸給小孩子的心理,每天他們兩人就一起拜雙拜。到了第三天下午,同修已經拜到無力起雜念的境界,突然有一拜起身時,原本大殿前金色的西方三聖佛像都不見了!他看到藍藍的天,金色的樓閣,他看見了西方極樂世界!同修登時愣神了!但…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62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慈悲的阿彌陀佛,為我們這些生死凡夫,創造了一個那麼莊嚴安樂的環境,讓我們能夠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迅速增長福德與智慧。

佛陀警告我們這些初發心菩薩,不要往生「欲界諸天」,天上雖樂並非究竟安穩處。在享樂之中,會把前生的善業全部耗損,接著就墮落到三惡道去。在欲界天我們不能積集福慧資糧,只有浪費福報,使令內心放逸、墮落而已!

極樂世界就不一樣,它提供我們一個安樂的環境,一方面享樂,同時又可以提升境界不會墮落。讓我們在這樣的安樂當中,可以供養他方一切諸佛,積集廣大的福德與智慧資糧!

「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極樂世界的人民,一清早出去供養他方世界的一切諸佛,到吃早飯的時候,隨即回到本國,大家一起吃早餐,吃完後,便各自逍遙自在的漫步經行。

極樂世界的聖眾,因為證得了神足通,一念就可以遊遍十方,立刻就可以回到住處,這都是仰仗彌陀教…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61

各位蓮友:

此次解釋「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在極樂世界,除了阿彌陀佛以外,所有的人民,每天天剛亮的時候,各人都用自己的衣襟,盛著許多勝妙的天花,去供養各方世界的十萬億諸佛。

「衣祴」:有兩種解釋:1、用布做成裝花的袋子,2、衣服的下襟。

「盛眾妙華」:除了上次介紹的曼陀羅華(白色的天華),還有各種美妙而高貴的花朵。

「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極樂世界的眾生,怎麼知道要去供養他方世界的佛呢?怎麼知道哪一個地方有佛出世?阿彌陀佛的國土也要提供一個非常清楚的資訊。四十八願有一願「樹現佛剎願」:在極樂國土的寶樹上面,有很多的樹葉,這些樹葉會放光有影像,就像看電視螢幕一樣,看得一清二楚。在樹葉當中,能夠看到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在教化眾生的情況。

四十八願有一願「應念受供願」:供養諸佛所需的供品,不只是美妙香潔的天華,只要念頭一起,心裡想的供品,就隨念現前。而十方諸佛,於此時此…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