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74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極樂世界的眾鳥會宣說佛法,此次講經文:「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

佛陀恐怕舍利弗及其他弟子會懷疑:西方極樂世界,既然沒有痛苦,為什麼還會有這些畜生道的鳥類呢?所以佛不得不趕快向大家說明:「舍利弗!你千萬不要以為這些鳥兒,是由於前世造作罪業,才來受報投生的。為什麼不是呢?因為極樂世界是清淨的佛國,當然沒有畜生、餓鬼、地獄這三種惡道。舍利弗!那裡連惡道的名稱尚且沒有,哪裡還有實在的惡道存在呢?」

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作法藏比丘時,所發的四十八大願,第一大願就是「國無惡道」。《無量壽經》說:「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如果真有三惡道的話,那豈不是違背了阿彌陀佛的本願嗎?

經文又說:「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許多的鳥兒,都是阿彌陀佛,為了讓極樂世界的眾生,…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73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極樂世界的眾鳥,每天都會演暢「三十七道品」,種種修行的方法,讓極樂世界的人民,每天都可以聽聞佛法開啟智慧,在修行路上得不退轉。

此次講:「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是念佛、念法、念僧」。佛、法、僧稱為三寶,「寶」具有最尊貴、殊勝的意義。

「佛」具足了「福德」與「智慧」這兩種德性,稱為「兩足尊」。「佛法」是修行的軌則,任何眾生聽聞佛法以後,能遠離世間一切物欲、一切煩惱,稱為「離欲尊」。「僧」是清淨的修行人,能為人師表,作為眾生的模範,是值得尊敬的,稱為「眾中尊」。

世間的金銀財寶,讓我們暫時得到生活上物質的滿足;而佛法僧三寶,卻是精神方面的無價之寶。所謂道:「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燭,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燄燄火宅中,三寶為雨澤。」若能依法奉行,能出離生死之苦,獲得法身的永久之樂。

講到「三寶」有好多種分類,舉出三種比較容易了解的來說明:

一、「住持三寶」:「住世」、「維持」,也就是「世…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72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四正勤」:四種合乎正理,讓我們勇猛精進向前修持的方法。

一、「已生惡令斷」:人的心念,時常起伏不停,有時起善的念頭,有時起惡的念頭,若警覺到不好的念頭生出來時,就趕快把它轉回來,運用慈悲心把它斷除,以免弄得不可收拾,正所謂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二、「未生惡令不生」:應時時刻刻看好這一念心,不要讓惡念生起來;時時念佛、想佛,惡念當然就不會生起來了。

三、「未生善令生」:每天要培養善心,時時發起慈悲心,想到眾生的苦,如何去幫助他們離開痛苦。修淨土的人,念佛的當下,惡念不容易產生,就能夠啟發智慧,生起一切的善法。

四、「已生善令增長」:好好保持這一念善心,讓它持續下去;念佛之人,心心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都是極樂世界,發願乘願再來度化一切眾生,自然能夠增長一切善法,將來必然能夠往生西方。

再介紹「四如意足」:

「四念處」、「四正勤」的修習,重點在於智慧增多,定力比較不足,故須再以修習「…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71

各位蓮友:

此次再介紹「八正道」之三種修行方法。

六、「正精進」:「精」是不雜,「進」是不退。念佛的人,只有一心念佛向上,勤求往生西方,所有的努力,都是依佛法而挺身向前,不生退轉之心。

七、「正念」:正當的憶念。對一切善法,都能夠念念不忘。念佛之人,專念阿彌陀佛,其他一切妄念都不會產生出來。

八、「正定」:正當的禪定。集中精神,澄清思慮,不會胡思亂想,遠離散亂,身心會獲得寂靜、輕安。念佛之人,時時想到西方極樂世界,時時想到阿彌陀佛,自然會獲得內心的安定,而生起大智慧。

「三十七道品」有七科,只講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四科;還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三科,經文中就用《如是等法》一句,來包括其他三科。

一般來說,三十七道品是聲聞、緣覺小乘行者,基本的修持科目;嚴格說起來,這三十七道品是一切大小乘共通的。所有學佛的人,不管是大乘或小乘,都應該精進的去修持這三十七道品。…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70

各位蓮友:

上次介紹「七菩提分」,此次介紹「八聖道分」。

「八聖道分」又名「八正道」,是八種修行的方法。「正」是不偏不邪,正大光明;依此修行,能夠超凡入聖,證到聖果。「八正道」可以說是直通涅槃的光明大道。

一、「正見」: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認識。對於世間、出世間的真理,能夠徹底的認識,一點都沒有錯誤。修淨土法門的人,認定專心念佛,心不貪戀,一定能了生脫死,一定能成就佛道,這就是「正見」。

二、「正思惟」:正當的思想。思惟對修行上有幫助的善法,而遠離一切胡思亂想。念佛之人,保持意業清淨,所思念的對象,唯有阿彌陀佛,所嚮往的只有極樂淨土。

三、「正語」:正當的言語。《金剛經》中所謂的真語、實語;遠離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花言巧語)。念佛之人,口業清淨少說閒話,終日阿彌陀佛不離口,「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就是要防止多說閒話,多造口業。

四、「正業」:正當的行為。學佛的人一切舉止,都要循規蹈矩,身體上一切…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