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經

眾生重要?還是兒子重要? /劉宜喬

端午將至,時序也將進入典型夏季。這「晴時多雲偶陣雨」的氣候變化,令人感到全身黏膩之外,也讓體質敏感的我心悸不舒服;那噗通、噗通的心跳頻率節奏如鼓,更讓人感到煩憂。

向晚時分,一如往常到佛堂上香禮佛;我再也按耐不住一天沮喪的心情對著菩薩說:「菩薩!弟子今天不知為何整天心悸,非常的不舒服……」心裡才說完,突然內在的聲音說:「這跟累劫被我們傷害的眾生,以及在地獄受苦的眾生比起來,這一點苦又算得了什麼?」

當下,懺悔之心油然而起。淚流滿面的念著懺悔文,哽咽的對著菩薩說:「菩薩,您可以不接受我的懺悔,但請您慈悲救渡,過去生被我傷害的所有眾生都能離苦……」會有如此感觸,實在是我心裡還想著,那天在師父會客室裡的那一幕。

◎ 懺悔與精進 應「從心」做起

「有多少眾生因為你們,還在地獄受千劫之苦,你們知道千劫有多久嗎?除了懺悔、念經持咒回向,你們有誰真正想過,他們在地獄所… 閱讀全部

吃素可以吃蛋嗎? /釋法致

「格子籠蛋雞」飼養慘狀︰A4空間塞4隻雞 被迫不停下蛋
自由時報2012-2-24〔記者鍾麗華、楊雅民/綜合報導〕

二到四隻蛋雞擠在A4紙張大小的格子籠裡,牠們在窄小空間互踏、互啄,更無法張開翅膀梳理羽翼。母雞終生被迫不斷下蛋,一旦產蛋率下降,便以「禁食」手段逼迫雞隻換羽、代謝,以繼續產蛋。

「格子籠蛋雞」惡劣的飼養環境。雞隻吃喝拉撒都在窄小空間裡,多數的雞雙腳一輩子都無法走踏地面,蛋雞變成「生蛋機器」。動保團體呼籲四大超商所販售的「茶葉蛋」不要用「格子籠雞蛋」。

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指出,格子籠飼養的母雞往往代謝不良、骨質疏鬆,也容易因體弱而有疾病或感染,飼主須施打很多的藥物、抗生素、營養劑,這樣的雞蛋不僅營養價值低落,恐還有藥物殘留疑慮。

——————————

上面的報導,我們看到了… 閱讀全部

心一鬆懈,業障即現前 /王晴雯

四月中旬與朋友聚會,有位朋友建議吃火鍋,當時因不想破壞氣氛,加上朋友們的鼓舞,於是答應出席,至葷食店點了一鍋「素」火鍋,此時的戒律心已鬆懈,因緣成熟,業障隨即現前。

吃飽喝足的隔天,在沒有外傷、撞擊的情況下,一早起床右手腕莫名的腫、痛,立即就醫後,骨科醫師無法診斷疾病,只建議我服用消炎止痛藥及冰敷以緩解急性疼痛,因此吃了三天的止痛藥、肌肉鬆弛劑與冰敷,但腫痛情形未減反增,正當煩惱時,有一位同事提醒是否吃到葷食?於是認真回想每一餐的餐點,確定是那天與朋友聚會的火鍋,當下立即懺悔向眾生道歉,並發願下班後誦地藏經迴向給牠們,從這一刻起,我的手漸漸消腫,傍晚下班時已恢復正常,一點疼痛、腫脹都沒有!晚上回家後,因自己的惰性與服用藥物易疲倦之副作用,所以早早就寢,結果一句經文都沒誦,更別說要迴向給牠們,隔天醒來時,我的手竟然更痛、更腫!

腫痛的手無法做任何事,因此決定再次就醫,但醫師仍無法診斷疾病,依然建… 閱讀全部

回家 /陳韋年

以前過年時,我們都會回爸爸的老家過年,也陪媽媽回她的台北娘家。我發現,他們總是比我還興奮,他們不抱怨塞車,不顧慮人擠人,一心只想著回家。我不知道支持他們的是什麼,我想,是一種歸屬感吧!

我們總是經過鄉下的田中小徑,爸爸常說:「以前走這條路覺得好長,現在開著車,怎麼覺得一下子就到了。」他總是不厭其煩的介紹田邊的景物。看著他的神情,這些事彷彿昨天才發生過而已。他偶而會搖下車窗,伸手摸摸垂下來的枝葉,沙沙聲響,像和老朋友聊天似的,那有他熟悉的味道和印記。

我的外公,幾年前往生了。媽媽連夜奔喪的情景,令我難忘。她傻傻的看著車外,問著:「到家了嗎?」她不斷溢出眼眶的淚,擋不住也擦不完。那時,我才明白,台北是她的家,父母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去年,我的爺爺奶奶在很短的時間相繼往生。因為爺爺臨終前的幾聲「阿彌陀佛」,讓爸媽有因緣來到寂光寺。他們很認真的誦「地藏經」,也把共修的法會當做生活的一部份。其實,我心中… 閱讀全部

吃膽補膽? /簡伯如

父親往生後,全家人都非常悲傷,更擔心生前未全深信因果的父親,會墮落到不好的地方。 因此,我們發願要在四十九天內讀誦至少一百部地藏經回向給父親。此外,更依照師父指示,每個旬都如理如法的做佛事超渡父親及其冤親債主。

第三旬是在自家中舉行,依照習俗是「女兒旬」,我和妹妹決定要辦的「澎拜」一點 (台語:豐盛的意思)。當天,家中一大早來了約三、四十位親友及蓮友,在師父們的帶領下開始超渡儀式。午供後,我正要招呼大家用餐,看見一位師姐拉著性定師父的手,走進父親的房間,我想他們可能因客廳廁所不夠用,要進去用廁所,心裡正狐疑:他們怎麼知道那個房間內也有廁所?性定師父就出來叫我,「伯如,好像是你爸耶? 妳來問問。」一進門,那位師姐就坐在父親過去習慣坐的位子上,一模一樣的位置,卻縮抱著肚子,非常痛苦地望著窗外。 有了之前善知識出來指點的經驗,這次我比較鎮定的問:「爸,是你嗎? 你哪裡不舒服?」父親點點頭說:「你們準備了那麼…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