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經

地藏經的意義 出處/觀自在的心樂章網站

《地藏菩薩本願經》又稱為佛門孝經,內容除了弘揚首善的孝道,更諄諄告誡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初學佛者必讀的經典。

按《地藏經》所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即將離開人世進入涅槃時,仍悲憫擔憂迷途的眾生,因此在彌勒佛(未來佛)降生人間之前,這段無佛住世的期間,佛陀便暫時將六道眾生,全部託付給地藏菩薩教化。地藏菩薩亦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因此我們尊稱他為「大願地藏王菩薩」。既然釋迦牟尼佛指示地藏菩薩作天人鬼神等六道眾生的導師,我們就應該遵循地藏經教誨,學習地藏菩薩大孝與大願的精神。

長久以來,地藏菩薩均被民間信仰所誤會,以為他是專門管理地獄的;其實地藏菩薩是接受了釋迦牟尼佛的託付照顧六道眾生,因此與我們有很深的因緣。更有人認為讀誦地藏經會招來鬼眾厄運,實是極為錯誤的迷信。事實上,經文內明白告訴我們:這部經是佛在天道為母親所說的,而且來聽經的都是大菩薩及天人龍眾,鬼道一般的眾生並無… 閱讀全部

參加彌陀佛七法會的迴響 /師父及蓮友

張進德居士:

佛七已劃下圓滿句點了,可是每思及整個過程,內心猶悸動不已。

聽著鼓聲雄渾低沉之呼喚,大家井然有序的到大殿排班!

禮佛畢,鼓聲一起,歌喉遽發,開始唱誦「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渡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等等。字字清脆,聲音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從七字而八字,或緩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轉腔換動之處,百變不窮;相信任何歌曲都比不上當下的唱誦聲了!

「南無阿彌陀佛」佛號或「阿彌陀佛」,隨著鼓瑟磬聲,只覺身體自然的飄盪而出,如隨著風兒浮沉於雲霞間,如醉如痴,繼續繞著大殿而行。

在佛號聲中,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之妙境,五臟六腑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服貼,三萬六千毛細孔無不愉快。

當坐下念佛時,漸漸地越唱越快,驟然間一個大轉折,像一線網拋到天際,令人不禁暗暗叫絕!

哪知那極高的地方,卻又能廻… 閱讀全部

爸爸的現世因緣果報 /顏美珠

學佛瞭解因果後,慢慢回憶家父往生前所受的一切折磨,真是可用「不得好死」來形容。人不怕死,就怕病來磨。死,人的一口氣上不來,斷了氣就走了;病,沒完沒了,一樣一樣接著來卻是好也好不了,不斷折磨著身心,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痛苦至極!經師父慈悲提醒,應將其化於文字,與大眾共同警惕!

二○一一年爸爸往生,那年他虛歲九十二歲,算是長壽。爸爸是老榮民,平常很少生病,連小感冒都很少,七十五歲時還在工廠工作賺錢,當時我已有經濟能力,便要爸爸在家陪媽媽享享清福,不要再勞碌命了。那時他還是老當益壯,沒有慢性病,但卻常年筋骨痠痛(爸爸今生常斬截眾生肢體、隨意砍花草樹木的果)、頭皮癢(愛吃雞頭、魚頭、豬頭皮的果)、全身皮膚癢(吃水族類眾生、殺蛇、殺螞蟻、用農藥毒害樹木的果)。

爸爸愛吃水族類眾生,尤以深海魚、鰻魚乾、螃蟹、蝦米為最愛。他自己也知道越吃皮膚越癢,卻還是無法戰勝自己的口腹之欲。今生在家鄉(浙江省定海縣)時,… 閱讀全部

不戒肉,念佛百年往生西方也無望 /王欣宜

近日閱讀「五台山文殊菩薩的化身(原名:現代因果實錄)」一書,獲益甚多。此書乃是一位生長於中國的果卿居士,某次到五台山旅遊,巧遇一高僧妙法老和尚收其為徒,之後有因緣親眼目睹老和尚嘔心瀝血、為法忘軀、教化無數眾生之事,因此記錄了很多因果故事,每一則都警醒世人因果報應之規律。這本書在一開始就寫了一篇「病從口入」的警語:

「燉肉煎魚為解饞,不知動物心不甘。

廚房變為屠宰場,開膛破腹上刀山。

煎炒烹炸諸刑罰,生吞活嚼是美餐。

神識寄住你身上,遲早要你把命還。

善惡到頭終有報,病從口入莫等閒。

時日不久惡盈滿,疾病纏身進醫院。

破腹開膛下刀剪,全是廚房景再現。

早知今日下地獄,當初何必太嘴饞。」

全書共計記錄了62個因果故事和開示,在在都與慧深師父教導大眾的佛理相同,連持誦「地藏經」回向冤親債主及作為因果警醒的教導都相同,因為其中就有兩篇文章題目為「懷孕就念地藏經」、「胎兒喜歡聽地藏經」,其餘文章中提及地藏經的次數也非… 閱讀全部

親得離塵垢 子道方成就 /王欣宜

欣宜從大三開始接觸佛法並親近佛教蓮社,迄今學習佛法已有二十餘年,期間難脫凡夫習氣,總是進進退退,雖然大三、大四吃素,但畢業之後就越吃越不清淨,念佛誦經也不太用功。比較如法的是與同修結婚時,舉行佛化婚禮,以素食宴客;在準備生育時,向佛菩薩祈求「不信佛者,勿生我家」,懷老大時的狀況尚稱安好,但老懷老二時總是做惡夢,同修勸我誦地藏經、抄寫地藏經以求夜夢安穩,這是我與地藏經結緣的開始。往生咒雖在二十歲出頭就已會背誦,但多用在平日在路上看到被車撞倒而往生的小動物時,念誦回向給牠們,此外並無其他特別之處,學佛不甚精進,心中時感慚愧。

去年九月廿二日家父往生,雖學佛廿餘年,但身為人子,心中仍充滿哀傷與憂愁,哀傷是因為痛失至親,憂愁是因為父親生前並未學佛,沒吃素、會抽煙、喝酒,更年輕時還會賭博、吃檳榔,心中很擔憂七七四十九日後,不知父親的魂魄會往何處去?

在父親往生當天,平常親近的佛教蓮社念佛班的佛友們即到家…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