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經

我的吃素學佛過程 /許又心

一九九三年我父親過世時,全家眷屬發願吃素四十九天,迴向給父親,當四十九天之後,我娘家的兄弟姊妹們因緣未具足的關係又開始吃葷,而我全家則繼續吃素;當時已經瞭解眾生不是生下來就是給我們吃的緣故,全家選擇尊重生命不吃眾生肉。

因我服務單位的關係(一九九四年)而認識上慧下深法師;當時服務單位每個月邀請一位法師到南投講經說法,為了讓地方百姓更能親近善法而舉行佛學講座,也因為此因緣而串連出與師父上人的法緣!他讓我更深入了知佛法的殊勝及不可思議!

有一回一個從台北來的好朋友髮型設計師,她是虔誠的基督徒,她到鹿谷找她的徒弟。因為鹿谷離南投很近,所以她到鹿谷時一定得找我過去聚一聚。他徒弟的姑丈在溪頭附近開了一家小有名氣的餐廳叫「紫林莊」,所以她每次來南投一定去紫林莊餐廳,這次她來南投,當然也是去紫林莊,紫林莊照例也是準備一桌非常豐盛的晚餐,但我記得當時餐桌上少了一盤三杯黑鰻魚,是她特別喜歡吃的菜餚,所以我就提醒… 閱讀全部

見聞分享之三

有一位善知識勸告某位蓮友要篩選店裡的員工。

該蓮友的店裡有位學佛、受戒的店員,這位店員平時說話油腔滑調,並常常與顧客聊些不甚好的話題;雖是如此,這位老闆也秉持著地藏經中提到的:「世尊囑咐地藏菩薩不要放棄任何一位眾生」的這樣的理念,遲遲沒有辭退該員工;而且他想如果辭退這位員工,深怕他會因此不學佛了。

但是,善知識卻告訴他:一個受過戒的人,更應該知道守護自己的身業、口業、意業;一個學佛受戒的人,若是感恩佛菩薩,就不會做不道德的事。真正受戒的人,怎能不愛護眾生、怎能不吃一頓素?真正受戒的人,怎能讓自己的人品、道德有缺陷?

師父也提醒該位蓮友:世尊雖然將閻浮提眾生交付給地藏菩薩,即使閻浮提眾生來到地獄門口,也要拉他回頭。但是這個眾生如果一犯再犯,甚至不肯改變,菩薩也只有等待以後的因緣。

所以,師父說:只有我們真正的改變,菩薩才能不放棄。

發願容易行願難 /盧桂櫻

上週我和同修去旅行,在回程的火車上正在讀經時,突然聽到好長一陣像是刻意壓低,但卻停不下來,尾音又拉得很細長的咳嗽聲,就是像那種久咳不癒或氣喘病患會有的聲音。

由於我的肺功能向來很弱,又常被醫生提醒警告一定要避免感染。所以我只要在密閉的公共空間,一定會戴口罩,並且對不明的咳嗽聲或各種煙味,有一種莫名的敏感與恐懼。

再仔細聽,原來聲音是來自我前排靠走道座位的乘客,只見他同排的鄰座,不只頭臉一直轉向窗外,幾乎整個身子已經左靠到不能再移動的窗邊。我想他一定也心裡怕怕吧?

怎會這麼巧,我的位子竟這麼靠近他?他究竟何時才要下車?我是否該找找其它空位坐?等等一連串就是希望能快遠離他的想法,不斷地接踵而來。

後來我去上廁所,發現他的位子是空的,才剛在慶幸他終於下車了,哪知廁門一開,走出來的竟然就是他!當時我真的躊躇了一下,不知到底要不要接著進去?因為我又想,他剛剛讓我在門外等了很久,不知究竟在那小小的空間裡,發生… 閱讀全部

懺悔罪業 /王安隱

一、懺悔的意義:
懺即發露自己過去或今生所作的過錯,悔是知錯以後不會再作。懺悔是修行很重要的方法,有了懺悔,使有過錯的人,能夠改過向善,不致再犯過而墮落。華嚴經云:「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t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二、懺悔的目的:
佛教是講因果的,所謂造如是因,生如是果,人造善因必得樂果,人作惡業必受惡報,因果報應,如影隨行,絲毫不爽。大德說:「一日一時所造業,足繫六道滯三途。」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自作自受。每一個人,不論過去生或今世,其身口意三業,所為所思,未合於善法者,比比皆是。地藏經說:「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眾生因殺、盜、淫、所造重大惡業,何時會遭受報應,無人可以預料。
禮懺的目的,在於懺悔無始劫以來的種種惡業,消除無盡的障礙,改變自己心中潛藏的貪、瞋、癡、慢、疑…等足以牽引至惡道的… 閱讀全部

法淵師父帶業往生 /法致

跟大家分享法淵師父從往生後,她出來所說的話,還有她的境界,以及一些善知識的分享與開示。

二月十六日早上十一點,我跟法淵師父在師父的會客室,有兩位師姊是新進的,為了要鼓勵她們吃素,我們一起討論如何煮素食。當時完全看不出他的身體狀有任何異樣。十一點結束,我出來回自己的房間。後來他又跟師父討論一些事情,大概十一點二十分就結束了。吃飯時間,發現他沒來吃飯,十二點半又來了一批客人,仍然見不到法淵師父的踪影。等這一批客人走了,我走出會客室,內線打來,我趕快衝進來接電話,結果是跟他同寢室的師父很緊張的跟我說:「法淵師都叫不醒,怎麼辦?」我趕快衝過去,心裡很不能接受,因為摸她的手已經冰掉了。趕快做急救,心肺復甦術,血從她的嘴巴噴出來,就這麼走了。

當天晚上他出來說其實他很不想走,他很捨不得師父,師父渡眾的事還沒完成,他很不想走。後來知道是業力。他說:「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要下去二樓,已經十一點二十分了,已經…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