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吃全素對重訓及登山的好處 /蔡富兆

十四年前(就讀大學),開始到健身房重訓,當時還沒吃素,為了要增加肌肉量,刻意去吃了很多肉類和蛋,想從中獲取更多動物蛋白。這樣連續了一年多,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體態和肌肉量。

開始吃素後,心裡還是會擔心營養不足,沒有足夠的蛋白質,影響到爆發力和無法長肌肉,每當起了這個念頭,我就告訴自己如果要吃眾生來增加肌肉,讓身體變得更壯、更有力量,那麽我寧願不要!這樣太自私和殘忍,而且全世界一些全素的運動員都那麽頂尖,他們可以我也一定做的到,因此,我就很有信心。認真去找資料哪些植物含較多蛋白質,以及能促成長肌肉的營養。就這樣持續半年多,身體起了很明顯變化,肌肉量逐漸增加,力量也沒減少,肌耐力變得更持久,整個體態更結實。最重要的,原本吃肉練完重訓,隔天肌肉很僵硬,吃素後,肌肉變得很有彈性。

五年前,開始爬台灣高山的百岳(3000米以上),大部分的人知道我吃全素,都抱著懷疑、不看好,這樣哪來的體力和負重能力?一趟… 閱讀全部

車禍經歷的省思 /寇宸瑋

現代人多以為加入各宗教門派聽經聞法、誦經念佛、會靈靜坐、加持灌頂……等活動就是修行,為求而求的加入宗教,或常有造神運動式的人格崇拜等錯誤觀念(我以前也是如此)。修行的真正目的是自渡利他,不是求神通異能,以清淨感恩的心面對日常、把握當下,並多行善立德,訓練自己學習放下,化惡緣為善緣、轉惡業為善業,事事以懺悔、感恩、慈悲時時繫念,而能有所得。這不是空談,有心一定做得到。

以下是我過去發生意外交通事故的經歷,從這幾次經歷中,我有所感悟:

某日下午,我和同修自台中回嘉義,走第二高速公路,行到古坑段時,在一陸橋下方,忽然車子左右搖擺,雖緊握方向盤,但是卻無法控制。剎那間,在我左邊有一輛車,不知何原因,撞向路中間的分隔島,發出好大的一聲。同一時間,右邊也有一輛車撞向右邊的橋墩。這些都是在同一瞬間發生,而我則在搖搖晃晃中往前行走。回想當時,真的是嚇壞了,只記得當時一直念觀世音菩薩。

這事過後,大約過了兩個月,…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97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經文:「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

  這部《佛說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的一部經,沒有人請問,自己說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殊勝境界,恐怕有人懷疑,不肯相信,以為是釋迦牟尼佛自說自話。世尊為了證明他所說的,都是真實不虛,特地請出十方世界無量諸佛,選些代表來作證明。

  「阿閦鞞佛」譯為中文是:「不動佛」,這尊佛已經證到無漏聖果,祂的法身再也沒有生滅來去,是常住不動的。學佛的目的是「不動」,這是大小乘佛法的共同基礎,修西方淨土也不例外。

  我們念佛為什麼念不到一心不亂?為什麼功夫不能成片?就是沒有定功,在境界裡頭不能保持不動。外面境界小小一勾引,心就動了,就隨著境界跑了。必須訓練在境界裡面如如不動,這句佛號念得才得力。第一尊佛說明修行的基本條件,非常重要,這是基礎。

  以下三尊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都是以「須彌」為名…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96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經文:「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講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前面已經講了很多,現在再扼要的複習幾點:

  一、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時時照耀十方世界所有念佛的眾生,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自然能消業障、開智慧。

  二、阿彌陀佛的無量壽命,能令眾生不再有分段生死輪迴之苦,不再受老、病、死的干擾,不用再重複生死,讓修行中斷;又能夠不退轉的修行,成就法身菩薩,再回入娑婆世界,度化一切有情眾生。

  三、阿彌陀佛的智慧、願力與神通妙用,變化的眾鳥、樹林、羅網,都能演說妙法,甚至連流水聲、風吹聲,除了演奏音樂以外,也都在講經說法,使得因念佛往生的眾生,都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道心,這又是另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四、往生西方的眾生,在那裏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什麼有什麼,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想穿什麼樣的衣服,就立刻披在身上,一切受用自然具足,不必耗盡精神體力去爭取。

  五、生… 閱讀全部

修行的榜樣

柯師姐跟我們分享幾件事,是我們修行的榜樣。

她說她尊重每個人事物。有一次她去某地插花,插完花,大家要走了,她說:等一下,還有一件事沒有做。她跟花說:「我回去了,你們留在這裡,把你們最華麗的一面供養呈現給所有經過的人看喔。」她認為,花也是需要被尊重,所以她插的花都很美麗。

公司有一個小花園,她如要離開,會跟花草說:我要走了;如要來澆花,會說我回來了,因為她覺得花草也有靈性,跟家人一樣。

有時回家,看到家裡的小狗跑出來,她會說:孩子,叫爸爸來幫我開門,小狗咚咚跑去,搖著小屁股,去叫她先生。先生跑來開門後,她就抱著小狗說:媽媽謝謝你,你很棒。雖然她可以自己開門,但藉由這些小動作,讓家裡的氣氛更快樂充實。

教育孩子也有獨到的一面。孩子如果從外地要回來,她一定事先把家裡的冰箱填滿孩子愛吃的。去接孩子,也一定親自下車。她說,做模範給孩子看,她跟孩子說,以後我們老了,去你們家,你們也要用這種模式接待我們。

平時,…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