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110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五濁惡世」:

  四、「眾生濁」:眾緣和合而生,名為眾生。我們的生命相續不斷,現在修五戒十善,將來死後投胎為人或是生天;如果造了地獄、餓鬼、畜生的業,將來墮落三惡道。永遠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一直循環不息。眾多的生死,就像一股污濁的流水,所以稱為「眾生濁」。

  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微妙相好。我們在眾生濁裡面,對於極樂淨土必須要有信願之心,對於娑婆世界要有厭棄之心,才能夠「轉眾生濁為蓮花化生,清淨勝妙。」

  五、「命濁」:人生的旅程,數十寒載,生命都是非常的短暫;就算活到一百歲,還不是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縱然這一生榮華富貴,一生都在順境裡面,可是一年比一年衰老,青春沒辦法永遠保存住。在世間你有再大的福報、再多的金錢、再高的地位、再大的權力,也沒辦法叫你不老、不病、不死。還有天災人禍,一切不可抗拒的苦惱逼迫,隨時可以奪走我們寶貴的生命。眾生就是這樣在六道中輪轉,被種種煩惱所…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109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五濁惡世」:

  一、「劫濁」:「劫」就是很難計算很長的時間,「濁」就是染污、渾濁。

  人的壽命最長有八萬四千歲,每過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十歲,稱為「減劫」;再從十歲每過百年又增一歲,一直增到八萬四千歲,稱為「增劫」,這樣一減一增就叫做「一小劫」。

  當人壽遞減到二萬歲時,五濁的現象就發生了,開始有三種災難發生:

  第一、饑饉之災:在二萬歲之前衣食自然,根本就沒有饑餓的情況,到二萬歲以下是,農作物就開始欠收了。

  第二、疾病之災:眾生就開始有病痛了。

  第三、刀兵之災:人跟人之間開始發生戰爭,以前的眾生是沒有戰爭的。

  劫濁之時,種種災難接踵而來,眾生的感受將是苦不堪言。本師釋迦牟尼佛降生的時候,人壽正是在減劫百歲之時,佛陀入涅槃距今也有二、三千年了,現在一般人的平均壽命是七十歲。

  我們這個世界是濁惡不堪,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國土,壽命無量,也沒有種種的災難,是值得我們嚮往居住的環境。

  二、「見濁」:是指…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108

  各位蓮友:

  此次介紹經文:「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這一段經文是釋迦世尊稱讚一切諸佛,都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在這個同時,十方諸佛也經常在讚歎釋迦牟尼佛,能夠成辦甚難希有之事。「甚難希有」是指二件事:

  第一、能夠在娑婆國土「五濁惡世,成就無上菩提。」這個世間是一個非常惡濁的國土,又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麽長久時間的修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如果沒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是難以修行成佛,所以值得十方諸佛的稱揚和讚歎!這是完成自利的功德。

  第二、能夠在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弘傳此淨土難信之法。」這個世間的眾生是剛強難化,煩惱特別多。釋迦世尊為了恆順眾生的機宜,說出了八萬四千的法門,這種觀機逗教,善巧方便攝化眾… 閱讀全部

何苦吃蛋? /呂正中

有些蓮友已念佛、吃素多年,卻還是有很多障礙,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還在吃蛋及含蛋食品,要知道,蛋是眾生的胚胎,禽類眾生就是從蛋孵出來的,蛋就是全雞、全鴨,吃蛋就是吃全雞、全鴨料理,有人自稱吃奶蛋素,其實有吃蛋及含蛋食品,就是還在吃雞、吃鴨,不能說是吃素。

依據因果律,吃眾生肉、吃蛋及含蛋食品會有業障問題,要受果報的,吃蛋的人身上有很多雞而不自知,吃豬腳及雞腿的人腳不好,吃眾生什麼部位,其相對應的部位就會出問題,一邊吃肉一邊超度的人請三復斯言。

許多人吃了多年的眾生肉與蛋,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若有病也會歸因於身體的自然老化,認為很正常。例如腰痠背痛、退化性關節炎、手腳無力、嚴重失眠等,一般人都認為是人體的正常老化,其實都與吃眾生肉、吃蛋及含蛋食品有關,屬於業障病。

慧深法師說,很多人在受報時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受報。不少人經師父的指導,認真念佛、拜佛、吃淨素(蛋及含蛋食品亦不食)、斷惡修善、虔誠懺悔之後… 閱讀全部

固執與接受 /盧桂櫻及尋聲成員

昨天我們群組又以「固執與接受」的話題做了一些分享跟討論,談的都是生活中夫妻常發生的成敗改過的例子,我覺得也可以跟大家分享: 
 
A: 
1、我跟先生說地藏經經文看不懂,先生說你不要學習,因為你很執著,所以你跟佛無緣,我要如何精進修改? 
2、先生因為工作會流汗,他會帶毛巾出門擦拭,可是回來他就會放在辦公桌,我說你應該順便拿去浴室放,有時會有業務人員或客人來,他說放那裡沒有關係,為了不跟他有很多衝突只好自己動手。 
 
盧老師: 
1、你可以跟他表達你想修行改進的決心,但是自己有盲點,請他具體地告訴你他認為你的執著有哪些?可以舉例讓你聽懂嗎?如果他說的有道理,你就真的改該給他看,如果沒道理,也不要辯解,謝謝他就好。 
2、隨手隨地放東西,是很多人的毛病。我認為如果你真的看不過去,你就幫他收,否則念了也沒有用,他也不會改,只是增加雙方不高興的機會而已。這點是我從跟師丈的互動中體會出來的,唯有這樣才不會起苦惱。 …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