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這次我用不同的方式,參加精進佛七    /盧桂櫻

緣起

之所以說這一次(111年3月5日至11日),是因為去年十月,已參加過寂光寺舉辦的第一次。上次結束我曾向內護志工說,下次你們參加,換我來服務大家,不過大家體貼我年事已高,連續七天怕荷負不來推重物上上下下的工作。

這次基於我個人的一些私人因素,加上我家同修答應全程護持我,於是決定自己在家,依寂光寺的所有程序與規矩,同步進行。

準備就緒

上次由於知道得太晚,決定得太匆促,事後回想起來,似乎在緊張與昏沉中,便很快的度過那七天。有了這個經驗,於是這次我把身心先準備好,真的用心來迎接即將到來的精進佛七。

所以早在二月中旬就開始在家裡,每天先練習拜佛500拜並在寂光寺報到的同一天,我把所需要用到的東西都先準備齊全,例如把海青、上一次的精進佛七時間表以及手冊都找出來,還為手機換了新電池,並規劃好繞佛的動線,也把能預想到該交代的事情,向家人、團體都交代好,意思就是告訴相關的大家:接下來的這七天,我等同閉關,對外… 閱讀全部

一場身心淨化之旅          /正思

第一次精進佛七不敢貿然參加,掙扎了很久才報名,全程功課低空飛過。初次體驗佛七的震撼,雖然清晨早早進入大殿拜佛,日拜千佛,念佛九炷香,但真是奇妙!一點都不覺累;又好像進行一趟排毒、淨化之旅,藏污納垢的身心藉由念佛拜佛頓時清淨許多。

一場法會的殊勝是種種因緣會合, 是很不容易的事,心想要一次一次的把握因緣才好,雖然去年第一次有參加,那是生命中的第一次體驗,但心力不足總覺得有進步的空間,我是屬於低段班的學生,只能一步一步的,慢慢在每一次學程中稍微成長,笨鳥飛慢,雖然吃力但求盡力。

第二次報名参加精進佛七,沒有猶豫,但是在確定報名後,我依然緊張,因為每日除了九炷香的念佛外,還要再1000拜以上,第一次參加勉強完成,但每一個時空點不同,不一定代表這次就可以完成,我對自己沒有信心。眼看著日期一天天到來,像小時候參加遠足心情一樣既緊張又期待。

報到日當晚念佛一炷香後,糾察師父宣布當晚拜佛次數可以併入隔天,語畢,… 閱讀全部

懺悔業障,求生淨土            /智悅

報名參加精進佛七後,我自備藥石,準備應戰。不料講規矩前一天是農曆初一,師父在巡寮時特別開示:師公在世時的精進佛七,參加者過午不食,真正身體有病的,才藥石。哪像現在,參加者一直問,可不可以吃這個喝那個?法輪未轉,食輪先轉。目前俄國烏克蘭開戰,許多人在戰爭中喪失了性命,無常迅速,當面臨生死關頭,你還會想先喝杯咖啡,沒咖啡不行嗎?你還會想吃維他命、高蛋白,補充營養,沒這些不行嗎?精進佛七要當生死七來打!佛七開戰前夕,師父一席話,如醍醐灌頂,我心生慚愧,不敢再想喝藥石。於是從隔天講規矩開始至佛七圓滿,都過午不食。除了第一天胃部稍感不適,晚上洗澡時發現腰身回來了,隔天早晨如廁時,發現胃腸負擔減少了,身心輕安,非常高興。參加精進佛七,如法而愉悅的開始。感恩師父,弟子上戰場,念佛禮佛去也。

上次精進佛七,第四天我起了一個心念:「我眼觀鼻,鼻觀心,不亂看,無論什麼樣的境界來,我都不會受到影響!」沒有正念,愚… 閱讀全部

精進佛七生死關           /法致

平時普通法會共修,出家眾因為要負責職事,所以很多人無法專注在大殿內用功。只有精進佛七才能有福報全身心什麼事都不用管,完全禁語。

寂光寺第一次精進七時,法會前須策劃討論包括規矩、護七事宜及製作手冊等問題,真正開始打七時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念佛。這次第二次精進七,心想一定要好好拼,絕不能再打妄想破規矩。

我們除了須達到規定功課之外,還需要領眾,因此體力、聲喉要比一般打七者還要強。雖然如此,告訴自己一定要相信佛力。

第三天早上喉嚨開始沙啞,心想晚上大回向領眾沒有聲音怎麼辦?後再想到第一次精進七第五天下午完全無法出聲,經祈求佛菩薩借我聲音之後,晚上領眾大眾一聽到我沙啞的聲音,所有在場打七的出家在家眾大家都很慈悲齊聲幫忙出聲,有位師姐還跟菩薩祈求:菩薩慈悲,請借給維那師父聲音。所以唱了幾句之後,聲音漸漸地回復。

雖然每天都會有短暫無法出聲的狀態,但當我專注在拜佛念佛上,聲音很快就恢復。只不過因怕自己又沒聲音… 閱讀全部

行堂初學    /莊嘉茵

   婆婆的三七佛事適逢寂光寺舉辦精進佛七的第二天,我們到一樓大殿隨喜念佛一天迴向婆婆。因為一週之後還要回寺做四七我就想留在寺裡洗碗洗菜,畢竟參加過三次精進佛七曾被妥善護持過。常住說齋堂行堂需要人手,這次讓當行堂志工!

   週日午供前護七組的志工跟我說今日參加隨喜的蓮友較多,請我去齋堂幫忙。我說做七要上香才行,他說那麼上完香我不要入列直接到齋堂。上香時我除了召請婆婆,同時也召請夫家及自家祖先,因為婆婆往生當日是東港莊氏老祖廟的開廟典禮,我特別召請莊氏祖先及其怨親債主尤其是水族類眾生。

   午後工作告一段落趕忙到師父會客室,因為同修他們已先行去跟師父上人告假。一進去就有善知識跟我說:「妳召請了祖先及其怨親債主,來了很多人,密密麻麻的眾生數量多得看不到盡頭,擠得彼此毫無空隙。來了卻看不到妳,又都走了!」「啊!我在齋堂啊!」「妳沒交待,大家怎麼知道?」「祖先沒有看到…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