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事親

現在談佛教徒對自己父母及親人應有的態度。

出家人或在家居士奉事父母親,不是早晚問安,照顧他們吃飽穿暖就算盡了做子女的孝道。當然溫飽很重要,更重要的,我們學佛了,除了照顧父母親溫飽以外,還要讓他們脫離六道輪迴。人道中的我們,今生浪費財物,來生或許要墮入像伊索比亞那種饑民的狀況,從電視新聞報導的鏡頭,可以看出他們生活淒苦的慘狀,而三惡道的痛苦更甚於此千萬倍。由此可知,如果我們只在口體上奉養,卻不能讓父母了解三惡道的痛苦,任由他們繼續造業,我們就沒盡到為人子女的責任了。

《地藏經》說到我們造業,死後墮地獄,有人「飢吞鐵丸,渴飲銅汁」,餓了吃熱鐵丸,口渴了喝烊銅汁。雖然我們不能親眼看到地獄中的痛苦,可是醫院裡那些罹患喉癌或鼻咽癌的人,肚子很餓,卻什麼東西都吞不進去,硬吞下肚時的痛苦,好比熱鐵烊銅灌入一樣,而地獄中的痛苦必然勝過這樣千萬倍。有些人被開水燙傷或猛火灼傷,那種慘叫聲,就好像進入熱鍋裡水煮、油… 閱讀全部

道場規矩

出家人住的道場,不可以髒亂不堪,內外都要打掃清潔,桌椅窗戶擦得乾淨,杯子常清洗,東西不亂丟,書、食物和用具不混在一起,桌子上下保持整齊清爽。

早晚敲鐘打鼓的寺院,應該準時敲打,分分秒秒盡可能準確無誤。比如八點半安板,不能因為晚上要出外走走,六點半就安板了。安板是要求起居有個秩序,少個打鼓或敲鐘的人,也不可以因而提早或延遲。有人因為前一天做法會晚上很累,本來都是早上四點半起板,隔天卻遲至七點才起板,這就不如法。

早晚的鐘鼓一定要分明。聽說過去的老總統蔣中正,有時到日月潭的別墅住,鄰近的玄奘寺和慈恩塔都有鐘。老總統很愛聽鐘聲,一般人只是聽聽而已,他卻用心注意鐘聲是不是分明?是不是準確?聽鐘聲他就知道幾點鐘,因為撞鐘的時間分秒都不能誤差。有一次其中某寺院的鐘只敲了一百零七下,第二天早上老總統說:「昨天晚上你們幾點鐘敲鐘,而且少敲一下。」從此以後,大家對這件事非常警惕。負責敲鐘打鼓的人,也不是特地為了… 閱讀全部

敬僧

出家人看到戒臘高或年紀較大的長老法師、大德,要趕快端正站立,不能躺著或坐著不肯起來。在家居士看到任何法師或年紀較大的大德,也要有這種恭敬心。

什麼時候不必起來?誦經誦到一半,雖然有長老法師來,應該把經誦完再問訊。做法會誦經時,長老來了,由旁邊沒誦經的人去招呼就好,等誦完經再去打招呼。病很重,無法起床,不必硬著起來而傷了身體。如果還有能力,則應該起來問訊或頂禮。剃頭髮剃了一半也不必起來,剃好再作禮。工作很忙時也不必特意問訊,比如午供時間已經近了,忙著切菜、煮菜準備上供,不必因為長老來而丟下工作,站在旁邊侍候,頂多向他問訊就該忙自己的工作。

在家居士對任何法師都不可以批評,背後不說長老法師的過失。批評人家如何如何,若換成自己來做,未必做得更好。如批評;「某某長老在大眾面前吐痰,非常沒有威儀。」指名道姓說人家的缺失,很不應該。某些長老早年養成一些習氣,已經改不了了,不要因為小缺失抹煞他的優點而在背後… 閱讀全部

敬法

不論出家人或在家人,讀佛經律,必定要點香端坐,盡可能在大殿、讀書室讀誦。如受戒的人請出律藏來誦持,也要點香,而且恭恭敬敬坐著,如同佛就在眼前為我們說戒一般。現在很多人讀經時躺著、坐在床上靠著牆壁,或者坐在搖椅上面,顯得很放逸、輕慢,這表示對佛所教的經或戒律,沒有用一種嚴肅恭謹的態度來尊重。讀誦時隨隨便便,怎麼能全心全力依照這些道理認真執行呢?讀經是為了了解佛經裡的道理,或者佛的教訓,所以要在佛廳誦持。

捧經或捧佛像,或看到想請的佛經,都應該先把手洗乾淨再接觸,以免佛像、經典弄髒了。

無論事情再忙,進佛廳也要禮佛三拜,先靜坐一會兒,心中默念偈誦:「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念完後合掌,才將經本打開。誦經要用虔誠的心,假使一天打算誦一部普門品,或阿彌陀經,乃至一部地藏經,不能因為忙,進到 佛廳趕快打開經典,就飛快的讀完,速度很快,就像交差一般,讀完就 算誦了一部… 閱讀全部

敬佛

首先談有關敬佛的事宜。

每個人既然有心要學佛,最重要的,對佛須有恭敬心,不論在家或出家,只要看到佛像,不論是木雕、銅鑄、紙繪、綢絹畫的,都要整齊衣著,向佛像頂禮,至少也要將衣服整理好,問訊。現在印刷術發達,有些小張的佛像,可放在口袋裡面,大家請回去時也要恭恭敬敬,不可以因為小幀,隨便摺疊放在褲袋中,褲子的前面或後面袋子,都不應該放佛像;或者隨便丟在桌上,要用的時候又隨意放到一個袋子裡,這都是不恭敬的表現。對佛像不恭敬,卻希望佛陀保佑自己事事平安如意,有這種道理嗎?通常如果客人要來,或者要去拜見自己很尊重的人,我們會慎重地挑選合適的衣服穿,再照鏡子,檢查衣著整齊嗎?領結打好了嗎?對一個凡夫都這樣的恭敬,何況是拜佛,豈能不慎重?所以有些人居家隨便穿著內衣,男眾穿著短內褲,從佛菩薩面前經過,手隨便比個禮拜的姿勢,這都不應該。地方很狹窄不能禮拜,或路過人家廳堂看到佛像,我們也應該問訊或合掌。

在佛殿或…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