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超渡祖先應如何做? /慧深法師(板橋法會開示)

我不知道每一次參加法會時,大家有沒有抓到來參加法會的精神,我們應該怎麼做?我想,今天的《水懺》,很多人在別的地方,也許只有一佛一拜,我們這裡有很多蓮友,堅持拜雙拜,是不是這樣就能夠收到效果?其實我們如果想要事半功倍,最主要是在法會當中,“觀想”非常重要,不是只有用嘴巴。比如法會每天例行的中午要上個午供,在我們超度的牌位面前薦食,是不是把這個形式做完就圓滿了?應該不是這樣的。當你在念「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及六道品」時,你的心有沒有隨著這三句話的意義觀想?我們擺在佛菩薩面前的東西,是平時我們認為食物中最好的,我有沒有用我的虔誠心?我常告訴許多人:「不是香一斤上萬元,或花了多少錢買來供品。而是用最大的誠心,認為這些東西,因為佛菩薩給我一點智慧,我要供佛,來表示我對佛菩薩的恭敬。」「中奉諸聖賢」,很多人了解佛的道理以後,不厭其煩的來教化我們,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管語言、思想、行為都有所改… 閱讀全部

無量壽的意義 /慧深法師開示於板橋法會(201105)

各位蓮友,阿彌陀佛!

  三天時間用來修行實在很短,但是我們還是要抽出一點點時間了解佛法。今天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三字是梵文,譯成中文應該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這位佛有無量的壽命與無量的光明。我在去年到西藏,藏人對佛非常恭敬,但是到西藏的大殿裡頭,藏人介紹他是長壽佛、無量壽佛,不說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一步步都念著阿彌陀佛,其實就是念著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過去的歷代祖師,消災念阿彌陀佛,祝壽也念阿彌陀佛,他真真實實知道阿彌陀佛的意義。但以現代人來說,祝壽時念消災延壽佛,他會延我們的壽命,不肯念阿彌陀佛。說來有沒有矛盾呢?稱念消災延壽藥師佛名號,但是看到一個人身體不好,往生了,要為他念阿彌陀佛,家人不肯,說:「我這個長輩是病死的,吃很多藥。應該為他拜《藥師懺》,誦《藥師經》,稱藥師佛名號。」這有沒有矛盾?

  早上我說過,很多人是以嘴巴念佛,不是用心念佛。用心,不是指不動嘴巴,不出聲音念佛,而是指了解經的… 閱讀全部

養愚的智慧 /慧深法師

有一次有個年輕人,住在新加坡政府租屋,如同現在這裡的國民住宅,家庭經濟能夠買房子,但又不算很好的。好像學校教室一整排的,一間間連接著,三四間就有一座樓梯,七八間就有電梯。牆很薄,大概只是一塊磚直立的厚度,隔音很差,這邊做什麼隔壁一定知道。起初學生聽完課就離開,一般學佛的人去聽講經,也是沒有雙向溝通,你心裡的問題我不知道,也沒辦法答覆你的問題。後來,上完課他們會坐下來跟我聊聊天。

有一次有個女學生向我說:「老師,我有個問題請教您。我的鄰居我拿他沒辦法。」這是凡夫,左鄰右舍一定會有的問題。她說鄰居很自私,每天早上起來都看到門口一大堆垃圾,因為她不肯拿畚斗,左邊的垃圾掃到左邊那家,右邊的垃圾掃到這邊來,每天如此。我說這的確是很苦惱的問題,問她怎麼做?她說:「簡單!她掃過來,我掃過去。」你們會想:這麼做沒錯,她掃過來,我就掃過去。

我說:「這麼做解決不了問題。假如她掃過來要十幾下,妳掃過去也要十幾下,… 閱讀全部

國人十大死因 肥胖頭號殺手 /楊濟鴻醫師

衛生署昨日公布國人去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二十九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性疾病重回十大死因之列,國人過於肥胖更是關鍵原因。高血壓與生活形態、肥胖及抽菸等有關,例如國人飲食口味偏鹹,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良好率只有三成,導致高血壓的死亡率上升。

6項死因 皆與肥胖有關

國人十大死因中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病六項都與肥胖有關。十五歲以上台灣男性中,五十一%有過重及肥胖的問題,女性則有三十七%,全民都應重視肥胖問題,一起減重。

根據統計,一天吃鹽不超過六公克,血壓可以降低二.八毫米汞柱,每減一成的體重,血壓可以降低六毫米汞柱。減肥、少鹽是降低罹患高血壓的重要準則。四成以上國人腰圍超標,腰圍過粗者多數有血壓異常,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國外研究發現,當腰圍每增加一公分,小中風發生機率會增加二%,男性腰圍應維持在九十公分、女性要維持在八十公分以內。

小孩過胖 爸媽溺… 閱讀全部

真的,凡所有都是「因緣果」 /楊濟鴻醫師

今早有一位50多歲來看睡眠障礙的女性病患跟我說,這一個月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步調都亂了,因為其先生發生中風(梗塞性),她一直很感嘆的說:「啊,怎麼這樣無常…」,聽到她如此一說,我馬上用斬釘截鐵的跟她講:「歐巴桑,您先生不是很無常的,這就是因緣果報。您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這是因),但他又不配合藥物治療,飲食更是無節制,建議他吃全素,他又不肯(這是惡緣),當然病情必然會控制不好,而糖尿病又伴隨有高血壓時,依據所有的醫學研究報告,其發生心血管病變的機率是會高很多的,如:中風、心肌梗塞…,所以您先生就得了梗塞性中風(這就是果報)。」

聽我如此跟她解釋之後,似見她心有戚戚焉,頻頻點頭,好像又很惋惜的說:「早知會這樣,當初就一定強烈要求他配合。唉!」只見她長嘆一聲,才離開診間。

我們每天的生活其實就是不斷地在上演「因緣果」。 請不要以為「因緣果」是只有佛教才講的,是很神奇、很玄,甚至是什麼很神通的概念。你愛吃…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