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蕅益大師《十大礙行》語譯事理淺釋 |王智隆居士
我是修學淨土宗的初學者。淨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為目標,看似容易,實行困難。為什麼?難就難在「一心不亂」這四個字上。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就是在事相上處處磨鍊自己,倘能真正做到《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才能達到「一心不亂」的境地。「一心不亂」,不是沒有心念,而是沒有妄念;「無所住」即是「不亂」,「生其心」即是「生一心」。怎麼才能真正做到呢?有沒有什麼標準或規則可行呢?感謝前代大德指出了修行要道,這要道就是《十大礙行》。
倘能在這末法時期以此《十大礙行》處處檢點自己的一切言行乃至一切念頭,把它當作牧牛的鞭子,不使妄念賓士,那末,「一心不亂」終究可以逐步做到,而往生資糧也以有所積聚了。
這就是我為什麼不揣淺陋把讀《十大礙行》寫成語體文的原因。
元朝妙葉禪師所著的《寶王三昧念佛直指》裡說:「仔細審察妙明真心本來平等。無論從體上說還是從性上講,都是不會增多或虧損的。因此這真心雖被業識…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