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醫師建言

醫師群專欄

有效控制糖尿病的主要膳食管理 /陳怡貝醫師

純素飲食(Plant-based diet)已被列入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的主要膳食管理!

醫學專題的Po文大概很少人有興趣看,然而,每個疾病除了器官和組織的障礙造成病痛,其背後都有一份情緒等待被覺察。轉化情緒,有時能為生病的機體帶來曙光。

2017年1月,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以下簡稱ADA)發表了一份「2017糖尿病標準醫學照護指南(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2017-supplement 1)」。除了詳細描述糖尿病人口分佈、疾病診斷流程、用藥指南、併發症及預防以外,生活方式的教育與膳食管理(Life style management-Nutrition therapy)亦成為最大討論區塊!而ADA提倡純素飲食(plant-based diet),是第二型糖尿病的最佳飲食方案同時能防止併發症。(在此,簡單總結一… 閱讀全部

醫學若不講到因緣果則無法究竟圓滿 /楊濟鴻醫師

「醫生啊,真的要如此堅持吃全素嗎?真的吃到一點點葷的都不行嗎?」

「一個月三十天,我已經吃二十九天半的全素了,已經吃很清了,那只有一次去吃到海產粥,或一塊小牛排,或一個蒸蛋…,這樣真的就不行了嗎?」

像這種情形您幾乎無法從任何醫學、營養學的角度來跟他說為何不行,真的,若不講到因緣果您就無法究竟圓滿解釋清楚。

反而,對於那些怕營養不夠而吃奶蛋素或蛋素,或者是那些本來就是全素者,後來因為身體出狀況(如癌症化療時)而被要求吃葷食,或自己又開葷的…,像這種情形反倒是比較容易用醫學營養學來教育他,讓他改變觀念。

我以前也一直質疑:真的要如此堅持吃全素嗎?但現在我不但明白,而且堅持此一原則,為何能如此轉變?

在跟著師父學佛這近十年期間,經常會在師父的會客室見到眾生出來很生氣或埋怨或惋惜地說:他還有再吃葷食,或他沒有吃很乾淨…,所以他有什麼條件讓身體能好起來(會來找到師父,很多都是醫學上根本查不出病因,或是雖然知… 閱讀全部

自律、自由與健康 /馬芳傑醫師

去年在一場醫學研究會中看到一幅前所未見的畫面——糖尿病併發症— 糖足的自體截肢(autoamputation)(病患因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腳趾缺血性壞死後;會從腳掌自行脫落),此患者十隻腳趾大概只剩四、五隻,而且已缺血呈暗黑色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評估2020年世界罹患慢性病人口的三分之一是糖尿病。

其實除了意外,疾病的發生是屬於漸進式的。根據德國同類毒療學——疾病過程在基質調節(ground regulation)架構下,都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病程可分六個階段 — (1)外分泌期(如感冒不停的流鼻水) →(2)反應期(伴隨發燒)→(3)沉積期(如果病無法痊癒,毒素沉積在基質中,病加重,但症狀變少,如鼻炎、支氣管炎<生物性區分階段>→(4)浸漬期(毒素已變成基質的一部分,症狀變嚴重,且結構性,功能性已變差,如鼻息肉,氣喘)→(5)退化期(病情造成嚴重損害,大區域的器官細胞被破壞,如肺氣腫、糖尿… 閱讀全部

生命的印記(三) /馬芳傑醫師

美國人類學家麥可.哈納(Michael Harner)1979年起,深入全世界薩滿(巫醫、巫師、藥師等代名)跨文化調查、實驗及個人練習,創辦了非營利組織FSS服務眾生。1990年代初期,被診斷出患有眼睛的黃斑部病變,1990年代末期,病情惡化,無法逆轉。一位夏威夷的靈性巫師,藍納奇拉連續五天的早晚在布滿樹葉和花朵的傳統夏威夷木製神像群的祭壇前為他祈禱,治療眼疾。第五晚麥可博士感受,有一位亡靈進入他的意識中,以麥可博士不懂得語言清楚的對他說話:「黑勒黑勒阿庫伊卡波諾」(去吧!去吧!朝一切正面前進,意思是:「在生命中全力往前進;一切都是正面的,你走在筆直的道路(道德之路,正確的道途)」)果然,幾個月後,眼科醫生完全找不到黃斑部病變的跡象(依照西醫醫病經驗這種逆轉狀況是不可能的)。

麥可.哈納博士(他自己也是薩滿)說:「薩滿共有的特色,是在非尋常世界裡,有紀律的與靈性存有互動,以幫助和療癒他人」。「… 閱讀全部

生命的印記(二) /馬芳傑醫師

記得幾年前,有一位學密的師兄告訴我,他的母親經營魚塭養殖業,宰殺成習慣;連弟弟買回來當寵物的小白兔第二天都變成了桌上的菜餚,害得他的弟弟哭得吃不下任何東西。母親幾年後病逝。師兄知道母親必墮惡趣,費盡心力找到了一位密宗上師請他幫忙,沒想到上師觀說:「母親是在地獄,但地獄眾生太多,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看不清母親的位置」,囑咐他持續念經、點燈直到找到母親為止。他依照上師指示去做,過了一到兩個星期,他再請上師幫忙。上師觀到他的母親在一角落,並得知母親將會投胎到一人家做女孩,只活到五歲;之後又會投胎當人,但也只活到十幾歲。根據上師所提供的資料,他們努力去尋找,幾年後終於找到那戶人家,可是他們的女兒已經死了,上述事件見證了《地藏菩薩本願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

我當小兒科醫師時,有一些患者的父母親,對子女都很疼愛,對親戚朋友也很好,可惜有的在市場賣雞殺雞,有的在賣豬肉,賣…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