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醫師建言

醫師群專欄

身為醫生,為什麼我要患者吃全素(不吃奶蛋魚肉)? /楊濟鴻醫師專訪

「吃素夠營養嗎?」
「發育中的小孩及體力不好的病人、老人或孕婦可以吃全素嗎?」
「吃全素一定就能健康不生病嗎?」
「為什麼不要吃奶蛋呢?」……這些都是許多人對於全素飲食的疑問與擔憂。
本文為今年大愛電視台專訪楊濟鴻醫師之全文記錄,讓我們來看看楊醫師怎麼說。

問:
  當醫生的人就是希望大家都健康,楊醫師您從醫那麼久了,為什麼現在強調要吃全素才能保持健康呢?

楊濟鴻醫師答:(以下簡稱答)
  這個過程是不可思議的因緣。我學中醫和西醫(擁有中、西醫師執照),從傳統醫學或是以前所學的現代醫學、營養學,也都主張奶、蛋、魚、肉、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種種營養都要兼顧,我想現在普遍大家還是抱持這個所謂六大營養素均衡攝取的觀念吧。臺灣以前是農業化社會,逢年過節才有魚、肉可吃,無形中加強動物性食材比較營養的印象,老一輩的人都有這種概念。

  但是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因緣,這個因緣來自於我的皈依師父慧深法師。我現在開中醫診所,中藥當中含有動… 閱讀全部

身為醫生,為什麼我要患者吃全素(不吃奶蛋魚肉)? /專訪楊濟鴻醫師

「吃素夠營養嗎?」
「發育中的小孩及體力不好的病人、老人或孕婦可以吃全素嗎?」
「吃全素一定就能健康不生病嗎?」
「為什麼不要吃奶蛋呢?」……這些都是許多人對於全素飲食的疑問與擔憂。
本文為今年大愛電視台專訪楊濟鴻醫師之全文記錄,讓我們來看看楊醫師怎麼說。

問:
  當醫生的人就是希望大家都健康,楊醫師您從醫那麼久了,為什麼現在強調要吃全素才能保持健康呢?

楊濟鴻醫師答:(以下簡稱答)
  這個過程是不可思議的因緣。我學中醫和西醫(擁有中、西醫師執照),從傳統醫學或是以前所學的現代醫學、營養學,也都主張奶、蛋、魚、肉、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種種營養都要兼顧,我想現在普遍大家還是抱持這個所謂六大營養素均衡攝取的觀念吧。臺灣以前是農業化社會,逢年過節才有魚、肉可吃,無形中加強動物性食材比較營養的印象,老一輩的人都有這種概念。

  但是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因緣,這個因緣來自於我的皈依師父慧深法師。我現在開中醫診所,中藥當中含有動… 閱讀全部

專訪楊濟鴻醫師–為什麼吃全素才能保持健康?

說明 錄音長度 檔案大小 日期 下載 線上收聽
楊醫師專訪 34:40 32 M 2014 按右鍵存檔

閱讀全部

你是我永遠的朋友!! ——善緣相聚之見証 /馬芳傑醫師

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動物出乎意料地湊成一對的例子。不一樣的動物為什麼會湊成一對?生物學家常常發現,這對其中一方或雙方有明顯的好處,例如防備略食者(海狗與企鵝一起防備北極熊),清除寄生蟲(寄生小魚幫助鯨魚清除寄生蟲),取暖(寒冷時牛、羊類及鳥類互相取暖),覓食(狼、狽與野狗等)等方面。科學家稱這樣的關係為片利共生或互利共生,但有些案例並不是這麼簡單明瞭,有些是其中一方演了親職或保護的角色,可能只是出於本能,有些則找不到合理解釋。最近讀到紐約時報暢銷書──【47個不可思議的動物友情故事】,其中五則與大家分享。


1.潛水員(尚)與鬼蝠魟(瑪里娜)
當尚.派思在協助水底攝影進行伊氏石斑魚的拍攝計畫時,看到一隻黑色小魟魚,朝他游過來。魟魚對潛水員往往很好奇,不過通常只會從他們旁邊掠過,停在潛水員碰不到牠們的海底沙地上!但這隻小魟魚直接就游到他的下方,帶領他跳起探戈的轉步,硬是把身體塞到他的手裡。他的手摸過…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