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醫師建言

醫師群專欄

心理與疾病–重組生命的DNA /陳怡貝醫師

情緒的失衡及內外壓力的出口阻塞均成為現今世界中疾病發生率提高的重要原因。與其不斷地思考如何治療疾病(果),不如追溯疾病的來源(因)。臨床上一對一的醫療對於患病者的幫助是有限的, 醫療系統的失衡、醫護人員人力心力、時間的侷限往往追不上疾病發生的速度。家庭中一人患病是全家的擔憂,畢竟每位家族成員於家族中都有其重要性,而遺憾不該繼續發生。

一九四八年世界衛生組織為健康下了完整的定義,健康是建立在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群居的祥和狀態。當身、心、靈的金三角出現失衡時則疾病伴隨。疾病是內在心靈衝突及扭曲的表現,身體的不適往往是最後警訊,而失衡的情緒經常是最初的徵兆,卻容易被忽視或者淡漠處之,因此探討疾病的根源,必須回到「身心靈平衡」的本質,如何獲得心靈上的平靜,便是值得我們深思的生命課題。在幾年粗略的觀察和經驗中發現對起心動念的深度覺察、意識的轉化以及相信自身的療癒能力是最有能量和支持系統的。若能從個人自… 閱讀全部

過敏之誘因與飲食 /楊濟鴻 醫師

臺灣現在的國病幾乎就是過敏。根據統計,臨床上台灣人目前至少百分之八十都有不同程度的過敏狀況。氣候轉變期間,很多過敏症狀就容易出現,如皮膚癢、鼻子過敏,此時,你更會發現家裡有很多人都有這個現象,不會只有你一個人而已。你有過敏,家族裡一定找到很多人過敏,當然症狀不一定相同;有人是鼻子過敏,早上起來打噴嚏;有些人皮膚癢: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有些人眼睛癢到不行:過敏性結膜炎;甚至有些人白天好好的,睡覺時突然間胸悶,呼吸不暢或氣喘不止。

對於過敏病,不論是表現在身體的何種部位(眼睛、鼻子、皮膚、支氣管…),也不論是輕度或是嚴重發作,一般都要瞭解兩件事情:第一,人為什麼會過敏?過敏常表現在鼻子(過敏性鼻炎)、眼睛(過敏性結膜炎)、皮膚(異位性皮膚炎,在背腹胸產生紅疹)、蕁麻疹(突然間一個紅紅的,好像蚊子叮咬,不搔它,第二天就消了)、哮喘(支氣管)、腸胃道有問題(腸胃道的過敏醫學上不好診斷,便祕、腹瀉林… 閱讀全部

一般人對感冒的一些誤解 /楊濟鴻 醫師

感冒,不論是普通感冒或是流行性感冒,基本上在每天的臨床上還是占比重較高的疾病,每個人幾乎都有過感冒的經驗,很多人甚至是「常客」。它雖普通,但還是有很多人存在一些誤解,在此舉兩個例子說明:

一、 淋到雨、吃到冰、吹冷氣真的就會感冒嗎?

答案:當然是不會的。但事實上仍然有很多人都如此認為,其中不乏許多高知識分子。所以很多小朋友很可憐,他經常要穿很多衣服,夏天同學、家人都能享用西瓜、冷飲、冰品,但他就是被禁止,因為被禁的理由是:「淋到雨、吃到冰、吹冷氣,你會感冒」。

感冒的大前提是要有病毒感染存在。當你感染到感冒病毒後,若你再淋到雨,吹到過強的冷氣,甚至熬夜、過勞等,讓你的免疫力下降之後,病毒就趁機發起來了。如果你今天身體並沒有遭受到感冒病毒感染,那你吹到冷氣,吃到冰,淋到雨,甚至到北海道去雪祭,都不會因此而感冒的。而且,感冒也不是因為「冷身」引起的(對於「冷身」一詞,我個人有一看法,附錄於後)。

我常常…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