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醫師建言

醫師群專欄

啟動自我療癒力 第二部:「超越死亡」,身心靈平和的開始 /陳怡貝醫師

「死亡」一向是憂傷、未知、深藏在隱蔽的角落。人們害怕提及, 因為「死亡」碰觸到生物體的敏感神經,陌生無助的議題,貼近人類最深層的脆弱,同時面臨著生命碎片的重組。明瞭「死亡」,幫助我們體會「生」的喜悅、「離」的哀愁、「別」的不捨。唯有深刻地經歷,認真的看待才能超脫,從而全盤改變生命的方向。面對死亡的態度不僅能治療我們的身體,修復既往的創傷,甚至有益生命的再復甦。

每一次的患病經驗和生離死別,總是不斷地提醒我們生活中一直被忽略的深層感受和精神需求。著名的臨終關懷研究學者Elizabeth Kubler-Ross在1969年《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提出臨終者面對死亡時內心經歷的五種階段會交互出現:1.否認(Denial)即將面對死亡。2.憤怒(Anger):對於死亡為何會降臨自己身上而感到憤怒。3.討價還價(Bargaining):藉著自我欺騙式的約束、否定、祈求及承諾試圖改變… 閱讀全部

生命的印記(一) /馬芳傑醫師

2017年農曆新年時,剛好看到李昌鈺博士(國際知名刑事檢驗專家)出席一場「挑戰不可能」的電視節目,第一例是血跡犬用嗅覺可偵查到尖端科學儀器無法偵查到稀釋兩千萬分之一的血跡,第二例是一位先天視障女士經過外婆的撫養、教導、磨練下,可以戴眼罩遮眼後,再用自己發聲的聲波(如蝙蝠)以及自己近似繞圈圈的拍掌聲(近似雷達掃描),測出所偵查對象的外表(如有無頂冠、雙耳等)、所持物的大小與形狀(被測試者為穿著十二生肖娃娃的十二幼童中,選出一只雞冠的雞,雙耳的虎等三位生肖幼童)。李博士結論:「是超出現代科學所能解釋的不可能事件」。但我們知道此二例,如果根據西方唯物論的學者觀點是不可能或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其實如果用能量或訊息的角度去解釋,這是自然界的本有現象。

第一例,雖然血液稀釋兩千萬倍(2X107倍),但仍有少許的紅血球分子與血跡犬可感應到的血訊息場,(比DNA魅影更好理解)。德國同類療法中,稀釋1024倍… 閱讀全部

從醫學角度看因果 /馬芳傑醫師

人類之所以會在地球上繁衍延續,主要靠著大自然所提供的飲食,光、電、磁、熱等能量與宇宙星系的訊息而生存下來。但因為個人內在、外在或其他因素不佳,而導致疾病產生,自然而然醫學就應運而生。

醫學有許多分類,大致上分中醫、西醫、自然醫學等。雖然西醫是目前大眾化的醫學,其優勢就是急診、開刀、器官移植等急症。對於慢性病處理則不盡理想。為什麼會這樣?就是慢性病也稱為「生活習慣不良病症群」。經學者研究發現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慢性病與飲食(因)都有關係,再加上情緒壓力、生活方式、缺乏正確運動等因素就形成了慢性病(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表到2020年,世界上生病人口1/3是糖尿病,1/3是癌症,1/3是冠心病或其他病。又最新醫學研究發現慢性病從重症如癌症、糖尿病、血管硬化到氣喘、過敏、皮膚炎檢驗結果等都有發炎體的存在(Inflammasomes),也就是慢性病(果)是慢性發炎(因)的結果。而發炎是一種免疫… 閱讀全部

啟動自我療癒力 第一部:「聆聽」~找回與身體的連結 /陳怡貝 醫師

緊張的生活,充滿壓力的工作,對自己或周圍的諸多批判和不滿,填滿了生活的每一分鐘;絕大多數的我們有了問題會先向外求助,卻很少從自身先開始思考。面對痛苦,我們習慣抵抗,因為碰觸到內在負面情緒和脆弱是我們不熟悉, 甚至陌生的,不懂得面對內心的焦慮或糾結,我們選擇逃避不去面對;於是,漸漸對自我失去觀照,與身體解離,身心失去平衡,最終導致疾病。所有的疾病都是失衡的結果,每一種負面情緒以及疾病的背後帶來的終究是一份良善的禮物等待被發掘。

學習從自身下功夫,不斷地向內挖掘便能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和需求,與內在的自我產生深刻的連結,釋放過去,騰出新的空間,給于自己真誠的尊重,才能獲得最深刻的療癒。療癒是恢復機體和組織的活性及平衡性,使自身趨向完整。當我們更加了解和接受自己,所做的這些努力將培養出不同面向的同理心,不論在對待他人或是自己都能漸漸地感受到柔軟和慈悲。而慈悲是對苦難最深刻的理解,幫助人們更加平靜、真… 閱讀全部

瞭解物質、訊息及能量—不吃蛋、不飲酒 /馬芳傑 醫師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關於健康的概念也在逐漸轉變當中。

最近科學家研究,宇宙萬物是三項形成的:物質、能量、訊息。假設一杯熱水,物質來說是H2O有氧有氫,能量方面它有熱能,訊息方面它會燙手;以冰水來說,它的物質是H2O,都是氧和氫,能量它是比較低的,訊息它是會冰會冷。以車子來講,車身是物質,它的電瓶就是能量,它的導航系統就是訊息。人呢,我們的血肉之軀是物質;我們的神經、腦波及大家知道的筋絡脈輪是能量;我們的基因、念頭,就是訊息。基因我們知道是不可改的,生出來本身就是註定的。可是我們知道,在壓力當中,可能會改變基因的表現。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基因很好,是一棟好房子,可是外面有人打破玻璃,有老鼠進來,有人進來偷盜,最終結果來說,這個表現也是不好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家族基因很好,可是他卻到了癌症末期。如果我們要身體健康的話,我們的血肉之軀,我們的神經,我們的脈輪,我們的筋絡,還有我們的念頭,都需要…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