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本站分享

一段超越時空的故事

喆雅最近來寺裡住一段時間,據她自己說,她來住呢,是因為有眾生出來說她「有業障」,另一方面,自己確實在工作上、感情上、與人相處上也都遇到了障礙瓶頸。所以她從過年前的半個月就自己帶了衣物棉被,準備來寺裡「消業障」。

剛到寺裡,喆雅就自己做了很好的安排:每天除了誦經禮佛,儘量不與人交談,早晚課及共修也都照表操課,不會耽誤。只是她說,「那到底我這樣做,有用嗎?」「業障如果真的這麼多,我這樣能消得完嗎?」…心裡有很多的疑問困惑不安。

因為喆雅跟我年紀比較接近的關係,要是遇到一些問題或想法,喆雅很自然地會跟我聊。這段期間也不知道為什麼,老是跟喆雅提起住在台中的曉薇(化名)的故事。曉薇非常年輕優秀,雖然與她只有一面之緣,但是約略知道她在音樂方面造詣很高,氣質、家世背景各方面也都非常高貴,見過曉薇的人就知道,要是謊稱她是哪國的公主皇后之類的,大家絕對也都會深信不疑。只是人生真是無常到「令人髮指」,曉薇在近幾年… 閱讀全部

歡喜信受 依教奉行 /法塵

「佛經中的最後,常常是以諸聖眾聽法之後,『歡喜信受,依教奉行,作禮而退。』作為結束。」師父在林王靜英老菩薩出殯前功德中開示說。「雖然佛經裡常常見到這幾句話,但是我們現在真正能做到如此的,能有幾位呢?」

「林王靜英老菩薩,做到了。」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蓮友當中的出殯前功德。不是我選人,誰的我參加,誰的我不參加。今天來到這裡,主要是因為陳建興居士所說的一句話:『常常拜佛、參加法會用功求懺悔的人,最後這樣往生,是不是應該要讓大家瞭解一下這其中的道理?!』」在大家用完午齋後下一炷香開始前的一段時間,師父上人慈悲應孝眷林本舜、本情兄弟的懇請,為大家開示。

林王靜英老菩薩是板橋大願團的成員之一,每個月都殷殷期盼著能夠到寂光寺參加朝山求懺悔的機會。雖然不識字,老菩薩還是跟著大眾拜誦經,一心只想好好把握能夠消業障的機會。老菩薩自從嫁入大家族之後,必須分擔許多責任與生計,在長輩的要求之下,老菩薩曾經養豬,把豬養大… 閱讀全部

「木魚」的故事 /法嚴

「木魚」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木魚是魚形木製的法器,中間是空心,扣之作聲。為什麼佛門當中要用一個像魚形的東西來當法器?因為一切魚類的眼睛都是終日睜著不閉,所以取此義以表示精進,不敢稍有懈怠。

木魚為佛門中用於集眾及修行時的法器。原先只掛於大寮或齋堂門口,呈長魚形狀,為集眾時擊打的法器,因此又稱為魚梆或飯梆。

到了明代以後,木魚演變為頭尾相接、魚身圓形中空的的造型,做為持經或唱誦時用的法器,配合魚身中空的共鳴腹腔,使聲音清脆遠傳而沉定,具有攝心的效果。木魚除了有攝心的效果外,另有提神及作為節拍器的功能。在誦經與法會的梵唄或共修念佛時,藉著木魚保持不快不慢的速度,使每個的心都靠在木魚的聲音上,讓每一個修行的心念能靜下來,好好的觀想經文中所現示的意理或將心靠在佛號上,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木魚為什麼在佛門中是一項重要的法器。

木魚的由來,有幾種說法:一是《教苑清規》中所提:有一位僧眾生前因為毀謗佛及他的師… 閱讀全部

選佛道場 法柔

從前有一個人決心遁入空門
他一進修道院便立誓要持守靜默戒 在五年裡 他不可以開口說出半個字
五年過後 他才獲准和院長講五分鐘的話
五年過後 院長把他召到面前
你對於在這的日子有什麼話說
這名修道士想了想 說
剛開始 我對於三位一体的說法有疑惑
但是後來就懂了 此外我原本很難每天清晨四點起床 不過也漸漸習以為常了
你想說的說完了
他點點頭
很好 五年後我在同你談

又過了五年 他來到院長面前
你有什麼話說
嗯 教義的道理不容易接受 但我後來都接受了
另外每天只吃一碗麥片粥實在很難填飽肚子
你想說的都說完了
他點點頭
很好 五年後我再同你談

又過了五年
你有什麼話想說
我本來很難接受主恩這個觀念 但我後來也接受了
還有 連張草席都沒有只能睡在硬梆梆的地板上
實在不怎麼舒服 但是我慢慢習慣了
你都說完了
還沒 還有一件事稟告 我想還俗
是阿 你也該滾了
從你來到這裡 你別的不做 只會抱怨這個挑剔那個

我記得師父常常告訴我們 我們是選佛道場 以前都聽不懂
到我們搬來這裡師父也告訴我們 這裡是選佛道場
後… 閱讀全部

新聞事件有感 /法嚴

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魏拙夫醫師,在本月三日與醫界朋友相約去爬陽明山,至傍晚解散後開車行經台北市承德路六段時,突然心臟病發作,當時身上並沒有帶藥,於是他緊急將車停在路邊,並以微弱力氣爬出車外,試圖向路人求救,當時附近很少有店面與住家,行經的車輛雖多,但速度快,5分鐘之內竟沒有任何一輛車停下來「相借問」,正當求救無門時,剛巧石牌派出所的鍾姓與楊幸警員,騎警車要去前方的加油站簽巡邏箱。

鍾警員與魏拙夫醫師是舊識,一下認出當時因缺氧面無血色且盜冷汗,四肢虛脫的魏拙夫醫師,魏拙夫醫師表示身體非常的 不舒服,急著向警員要氧氣筒,此時後方剛好來了一輛閃警示燈未鳴迪的台北縣消防局的救護車,原來此車是剛送完病人正要返隊,員警趕緊將救護車攔下,並連同車上的兩位救護員合力將魏拙夫醫師扶上救護車,大量供給氧氣,魏拙夫醫師邊吸氣邊指示救護員將他的雙腳放底,並且調整擔架將背部調整至約15度微斜的角度,以助於體內血液供輸。
休…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