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本站分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18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福田第一」的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的故事,這次講「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的故事。

「迦留陀夷」譯為中文是「黑光」,他的皮膚長得像黑炭非常粗糙,又能發出一種耀眼的光芒,尤其在黑暗中特別明亮,所以叫做「黑光」。

為什麼他會有這種果報體?只因過去生中曾經赤身露體在佛前點燈,因而遭感了全身粗黑的惡果,又因他發心虔誠燃燈供佛,所以招感到全身光耀的善報。在《慈悲三昧水懺》中,悟達國師也特別提到要我們懺悔的:見佛形像不能盡心恭敬曾無禮敬,或裸露像前。說不定過去生中我們也有犯同樣的過失,在此也一起懺悔無知的罪業。

佛教的戒律當中有一條「過午不食」的規定,是因迦留陀夷尊者而引起的。

他因長相怪異讓人看了退避三舍,托缽時經常化不到飯食,他的個子又大食量當然比別人多,不得已只好夜晚偷偷的去托缽。有一天晚上他去乞食,到了一戶人家門前站立求乞,有一已懷孕的婦人拿飯菜要出來供養,打開門時剛巧天空一陣閃電,婦人…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17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天供第一」的憍梵波提尊者的故事,提醒我們要慎護口業的重要性,那怕是一句玩笑話也要很小心。

這次要講第十二位「福田第一」的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的故事。

「賓頭盧」譯為中文是「不動」,是名字;「頗羅墮」譯為中文是「利根」,是姓氏。

這位尊者的智慧高超聰明過人,根性非常利,遇到任何事情不被外面一切境界所動搖,所以取名「不動利根」。

在《法苑珠林》(42卷)裏,記載一段有關賓頭盧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樹提伽長者,用旃檀木造了一個精緻的缽,故意把缽掛在一根很高的桿上,然後大聲說道:無論何人,不用梯杖而能取缽者,此缽就贈送給他。當時有許多佛弟子在場,包括目犍連,賓頭盧……等,大家都默默無語,只有賓頭盧感到不服氣,怕被人家瞧不起,以為出家人沒有能力,就對神通廣大的目犍連尊者說:你是神通第一這點小玩意兒,對你來說實在是雕蟲小技,算不了什麼,你就當眾表演一番,把它拿下來,讓大家看看你的本領吧!

目犍連想到…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16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密行第一的羅睺羅尊者,讓我們了解到學佛就是要有善知識的教導,問題是我們能不能虛心接受?能不能改正過失?像羅睺羅受到佛陀的教誡,及舍利弗師父的教導,而能痛改前非向佛道精進,他的這種「密行」值得我們學習與讚歎!

想一想自己學佛已多年了,遇到事情總是找理由來原諒自己,說別人的不是,放縱身口意三業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雖有師長的諄諄教誨策勵,但壞習氣還是依舊不改,真是太對不起師長,太對不起眾生了。

有一句話說:學佛就是要改過,改過才算是在學佛。記得陳怡貝醫師有分享一句話:唯有看見自己的不好,才能明瞭,該如何讓自己變好。改正不好的習氣,我們的心才能平靜,法才能入心。所以自省的功夫很重要,這是每天要做的功課,共勉之。

這次要講阿彌陀經中,第十一位「天供第一」的憍梵波提尊者的故事。

憍梵波提:譯為中文是「牛齝」(牛反芻)。

過去生他是出家的小沙彌,看到老比丘在誦經,老人家年紀很大牙齒差不多都掉光了… 閱讀全部

飛蛾撲火 自燒自爛 /法致

分享幾件最近發生的事。

之前曾經腹痛,有冤親債主說我以前煮太淡給他們吃,導致他們肚子痛。還說我現在煮菜都沒加油鹽…,說到這裡我心裡很不服,「哪有可能都不加油加鹽,只是加少加多而已。」師父看出來了,說我不承認,還想辯解。師父很厲害,他看得出我們的習氣,甚至深層的的起心動念都能察覺,所以他不給我們辯解的機會,就是要我們徹底改變。後來有位師兄在旁說,有人跟我反應菜味道太淡,我回答他說:「自己加醬油啊!」事後我自己回想,我在煮菜之前,會先想這個菜如果煮太鹹,變剩菜時我就不能吃了―煮菜前不是想到如何煮出讓大眾吃了健康又美味的菜餚,而是先想到自己能不能吃…。過去生我應該也是用這種自私的心念,做出傷害眾生之事,眾生及時教導及提醒我這種習氣,如果我一昧只覺得不服及委屈,又如何能察覺及改正自己的習氣?人家說我怎樣,第一反應是找理由辯解,師父常說,如果還想辯解,表示不願承認及改正自己的習氣。只有願意自己努力去反… 閱讀全部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015

各位蓮友:

上次講到難陀與阿難兩位尊者都有三十種相好莊嚴,若要解釋三十二種相好會佔很多時間,若欲了解者可查Google「三十二相」裡面有詳細介紹。(註)

欲得三十二種相好,必須生生世世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廣修六度萬行愛護一切種生,不捨身命利益一切眾生。成佛必須是要: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福慧具足,相好莊嚴要度人就容易了。阿難尊者出家,就是看到佛陀的相好莊嚴跟他出家的,舍利弗尊者就是看到馬勝比丘的威儀莊嚴而出家的。

三十二相是表法,代表種善因得善果,每一個相都是善因善行修得的果報。

今天講第十位:「密行第一」的羅睺羅尊者。他是佛陀的兒子。

羅睺羅:譯為中文是「覆障」的意思,有障自,障佛,障母三種意思。

有的典籍記載佛陀是有了兒子才去出家,另一種說法是佛出家後六年兒子才出世的,我們就以後者來解釋吧!

1,障自:羅睺羅過去生中是一個頑皮的小孩子,為了好玩將老鼠洞堵塞了六天,老鼠在裡面餓了六天,所以今生遭受到被… 閱讀全部